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探寻

【作者】 黄西西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光辉乡小学校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创新策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中,我们应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前提下通过采取教有疑策略、培养学生想象力、增添新异刺激等方式进行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养
【正文】江泽民同志曾经说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对人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奠基教育的语文平台,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创新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语文教学,深受“应试教育”影响,仅注重学生“得分”能力培养,强调“纸上运作”,发展解题技能。而在全面进行新课改,倡导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培养的今天,我们如何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其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教师教学观念更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是教学氛围的营造者,能不能激发起学生创新思维,其关键在教师。如果我们教师仍抱着为“应试”而施教,只注重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实施题海战术,那学生创新思维就只能供停留在“如何得高分”的层面上。因此,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的我们,一定要视社会期待为己任,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落实到实践中,就需要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更新理念,转变观念,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优势,创设情境,创造机会,注重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语文作为基础知识学科,既承载传统文化,又富有创新内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为此,我们必须摒弃旧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方式。在激励竞争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种担当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可以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培。这是前提,也是我们创新策略施教的前提。
  二、采取“教有疑”策略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触发器 
  古人说得好:“学起于思患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为学生有疑才会思,才会主动去思考,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我们现代学生,主动质疑思考的意识很差,需要我们引导诱思。南宋朱熹说到,学生无疑须教有疑。因此,采取“教有疑”策略是我们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触发器。落实在教学中,我们通过以疑诱思的方法,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古希腊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疑问是创新之舟,教师在课堂上要大力解放学生的头脑、嘴巴,让他们敢想、敢问,对学生的勇敢行为要予以鼓励,即使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也应循循善诱,以激发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的热情,从而敢于标新立异的思考,得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或答案来。
  三、引发学生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天然沃土,有着重要的学科优势。教学中,我们要以语文的人文性为前提,在愉悦民主的氛围中,让学生放开想象,大胆思维,通过已有的表象进行想象。这在实质上与创新生成没有两样。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想象力,可通过抓关键词句、设身体验、引发续写等方式进行培养。例如,在教学《登鹳雀楼》古诗时,“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寥寥数笔,高度凝练,把太阳依傍着山峦缓缓沉落、黄河咆哮着奔向大海的壮观景象描绘得气势磅礴,给了我们无数想象空间。我想,如果采取学生画图方式,让学生想象画面,其效果比我们反复讲解要好得多,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而且可以领会诗的意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时,我就有意识地这样引导: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看到了什么?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诗句内容在脑海中“放电影”。学生想象过后,我就提问: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生:我看到太阳慢慢地落下山去了,黄河水向大海流去。生:我看到太阳挨着连绵起伏的山慢慢落下去了,黄河水哗哗地奔腾着流向大海。师:同学们还能想象出黄河水奔腾时发出的“哗哗”声,真不错。来,我们把我们想到的通过这张纸画出来,结果很多学生画得很到位,不仅有落日是、山峰、黄海,还有滚滚河水,海鸟等。
  四、增添新异刺激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
  实践中,我们看到很多学生不敢想象,放不开,主要原因就是担心说出来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这种有心理压力的学生,其心底不会有灵动的思维,更不会有创新之需。这可以从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我们应在愉悦民主氛围中进行。在我多年实践中,我发现常给学生一种新异刺激,让他们在尝试新鲜事物中,增强自信心,增强学习内驱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这从教学层面讲,这种新鲜刺激能高度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自觉集中精力进行实践。这样做不但能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而且还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常使用激思励志的讨论法,使学生在对新问题的讨论中,克服不良倾向,增强学习信心,达到既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践行新课改的今天,我们不仅要重视,更要想方设法,创新策略去落实,让学生在教师耳熏目染和长期的实践锻炼中逐渐发展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唐自锡,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J].留学生,2015年。
  [2]黄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
  [3]马玲隆,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