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多媒体与美术教学的有效整合
【作者】 刘 佳
【机构】 四川省广安区大安镇第一小学校
【摘要】多媒体与小学美术教学相整合,只要科学运用,其有效性就会凸显出来,能帮助学生在强烈的兴趣中获得更多更好的美术教育。【关键词】小学美术;多媒体;整合;有效性
【正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知道,人们认识事物最先都是通过直现体验,多媒体正好顺应了这个认识规律。结合近几年来运用电教手段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我谈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因此,作为美术教学的第一任务,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多媒体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快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要科学设计,其效果自然会达成。而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们倡导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自发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自动投入到学习任务当中(这种投入还包括情感投入),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作出相应的调适,并能获得良好的高品质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上的满足体验。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正确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能最大限度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中去。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与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心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如《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欣赏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学匹配的教学挂图,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了,教学时我将各处搜来的图片扫描进电脑,部分是下载的,并精心分类设计。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的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很快产生了愉悦的学习氛围。然后,我点出用电脑制作的对比图,清楚的展示了生动别致的江南建筑美,大气古朴的北方建筑美,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再在个别的细节上,比如故宫汉白玉的石阶上的浮雕、天井上的图案等实行放大和特写,学生再也不是坐着听和看了,他们忍不住站起来想看得更清楚,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要跟老师问清楚,小声地和同学讨论起来。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二、多媒体有助于美术课的欣赏教学
传统欣赏课教学单一,缺乏艺术情趣,审美教育势必沦为说教,欣赏美术作品的感知过程必须依赖视觉形式进行,多媒体的表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艺术有相通之处,在视觉形式上其点、形、色、线信息强度和画面吸引力比课本图片要强许多倍。而且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常规教育手段富于变化,教学组织形式相对集中,突破常规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辅助手段在欣赏课教学中的优势,扩大欣赏容量,使学生能更多的吸收与内容相关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情感因素,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产生兴趣,激发潜能,激发学生从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邮票设计》这一课中,制作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邮票欣赏资枓,给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并对自己的创作有新的启发与创作。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到邮票的历史背景,等等。
三、多媒体有助于改变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使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个别化教学和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并举的局面。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各自的电脑上进行一题多解,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一课的作业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等。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和不同量的训练,而且可以让学生自我控制练习进度,做到每类同学都可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美术课的作业形式似乎没有什么可置疑的,那就是在纸上画——水彩笔、铅笔、颜料、毛笔墨汁,以及做——剪纸、泥塑、扎染等等。然而学生的智商和对科学技术的灵敏度都在提高,多媒体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不会因为画不好而丧失信心,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可见,充分利用多媒体能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教育。
古诗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多媒体与美术教学相整合,无疑给其改革打开了“活”水的闸门,让一股股源源不断、与时俱进的艺术潮流涌进课堂,既增添了课堂活力,又提高了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艺术畅想的能力。多媒体教学是新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作为新时期人、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教师,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信息素养提升,认真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让教育走向信息化的全新领域。
参考文献:
[1]王禹,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15年。
[2]庄海军,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2013年。
[3]蔺丛丛,多媒体与小学美术整合教学的几点认识[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
一、多媒体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因此,作为美术教学的第一任务,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多媒体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快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要科学设计,其效果自然会达成。而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们倡导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自发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自动投入到学习任务当中(这种投入还包括情感投入),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作出相应的调适,并能获得良好的高品质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上的满足体验。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正确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能最大限度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中去。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与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心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如《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欣赏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学匹配的教学挂图,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了,教学时我将各处搜来的图片扫描进电脑,部分是下载的,并精心分类设计。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的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很快产生了愉悦的学习氛围。然后,我点出用电脑制作的对比图,清楚的展示了生动别致的江南建筑美,大气古朴的北方建筑美,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再在个别的细节上,比如故宫汉白玉的石阶上的浮雕、天井上的图案等实行放大和特写,学生再也不是坐着听和看了,他们忍不住站起来想看得更清楚,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要跟老师问清楚,小声地和同学讨论起来。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二、多媒体有助于美术课的欣赏教学
传统欣赏课教学单一,缺乏艺术情趣,审美教育势必沦为说教,欣赏美术作品的感知过程必须依赖视觉形式进行,多媒体的表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艺术有相通之处,在视觉形式上其点、形、色、线信息强度和画面吸引力比课本图片要强许多倍。而且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常规教育手段富于变化,教学组织形式相对集中,突破常规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辅助手段在欣赏课教学中的优势,扩大欣赏容量,使学生能更多的吸收与内容相关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情感因素,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产生兴趣,激发潜能,激发学生从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邮票设计》这一课中,制作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邮票欣赏资枓,给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并对自己的创作有新的启发与创作。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到邮票的历史背景,等等。
三、多媒体有助于改变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使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个别化教学和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并举的局面。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各自的电脑上进行一题多解,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一课的作业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等。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和不同量的训练,而且可以让学生自我控制练习进度,做到每类同学都可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美术课的作业形式似乎没有什么可置疑的,那就是在纸上画——水彩笔、铅笔、颜料、毛笔墨汁,以及做——剪纸、泥塑、扎染等等。然而学生的智商和对科学技术的灵敏度都在提高,多媒体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不会因为画不好而丧失信心,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可见,充分利用多媒体能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教育。
古诗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多媒体与美术教学相整合,无疑给其改革打开了“活”水的闸门,让一股股源源不断、与时俱进的艺术潮流涌进课堂,既增添了课堂活力,又提高了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艺术畅想的能力。多媒体教学是新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作为新时期人、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教师,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信息素养提升,认真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让教育走向信息化的全新领域。
参考文献:
[1]王禹,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15年。
[2]庄海军,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2013年。
[3]蔺丛丛,多媒体与小学美术整合教学的几点认识[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