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英语运用动漫资源教学的实践探究
【作者】 王丽娟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虎城镇苏台小学校
【摘要】良好的英语动画是小学生学英语的重要平台,其提供给我们了三维的听、说、读、写的重要资源,还能让学生在观看中了解西方文化,形成跨文化知识。【关键词】小学英语;动漫资源;运用
【正文】以动画片为主的动漫资源,不仅在学生课余生活深受欢迎,在课堂上更是受到学生的青睐。新课标明确指出:“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教师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为学生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而针对我校实际,“班班通”已经进课堂,我们可以有效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于是,将动漫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就有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我们知道,动画片,特别是英文版的动画片,是文字、动画、声音和影像的有机结合,是一个立体的语言环境。片中大量丰富多彩的真实语言材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听、说、读、写活动场景,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的认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动画片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动漫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实践体会。
一、精选资源,贴近生活,难易适度
朱智贤曾说到:“儿童一般是按照形状、颜色、声音和形象来思维的,一些直观的、具体的事物比较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此,英语教学中,我们只通过简单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英语动漫整合其中,以其生动形象的画面,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置身于英语学习的情境中,感受到英语作为语言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富有启示性的动画片还能使学生更主动的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只有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为他们沉重的负担,学生才能乐学、爱学。
在教学中如果播放整部动画片,不仅耗时过长,而且不适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因此,使用英语动画片的第一步就是选片,选择动画时我们主要依据三个条件:一是对学生有吸引力;二是贴近生活,语言实用;三是难度适宜,便于教师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不同技能。选好动画片后,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片子进行截取和编辑,为己所用。在动画剪辑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动漫资源的作用,还让学生在反复倾听、反复模仿的基础上最终达到自己阅读、直至给动画配音。
二、反复欣赏,细致揣摩,创新思维
经过一系列探索,我们逐渐摸索出 “赏、析、模、演、配、编”动画教学模式:
赏:利用每节课前5分钟及每周的特色周五时间让学生欣赏动画,每一个动画要反复欣赏,反复地聆听、推敲、模仿、对比、再听、再模仿。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语速和听力都得到了集中的强化训练。
析:在学生充分听赏的基础上,对于简单的动画语言,学生已经能模仿脱口而出,对于个别有难度的语句,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动画中出现的困难词汇、句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活语言学习的潜能。
模:让学生模仿动画,模仿时要予以语音语调的指导,表情要丰富、到位。
配:这一步骤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师取消动画原声,让学生先集体给动画配音,再让学生分角色配音,配音不是简单地看着画面,朗读对白,对上口型,要求发音标准,语速恰当。同时在班内评选出最佳配音演员,给予适当奖励。
演:角色扮演也是学生最乐意做的事,日常中我们就可看到学生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在课堂的角色扮演中,我们不宜过高要求,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师生共同探索,互相协作,对动画中语音语调反复锤炼,对素材中人物的动作细致揣摩,力争动作能传达人物鲜明的特色,经过对素材数次揣摩,修改,使语言在反复表演中得以运用的升华,最终形成可以展示的节目。儿童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获得了成就感。
编:让学生只看一部动画片的开头,然后分成组,每组学生借助创造力和想象力,结合所学的英语知识,给故事一个合适的结尾,或者只看结尾,给故事一个开头;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补充的内容拍出来,然后再与原来的故事对比。这样既达到了在创造中学习,在对比中进步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在创编《飞行的乌龟》时,乌龟遇到了蝴蝶,学生自己创编时又加上遇到了小鸟时它们之间的对话。这一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联想能力,还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活用素材,搭建舞台,提升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口语活动,激励学生开口实践语言,才真正把语言用于交际的工具性凸现出来。兴趣小组活动时学生表演的配音、歌舞、故事、英语短剧还有课本剧表演,教师随时录下来,放给所有的学生观看,身边同学的展示吸引着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自由选择配音角色,在模仿的过程中,迁移动画片中的语音语调经验,对所说句子中的重音、语调、句子的语言色彩等把握的非常准确。学生在点点滴滴的语言实践体验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感。
总之,动漫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作用很大,特别是动画中的配音,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以英语原声动画片段为基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等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并且让学生在欣赏动画的同时,对于英美社会文化、人文风俗等方面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莫秀清,英文原版动画电影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年。
[2]李晓辉,情景创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
一、精选资源,贴近生活,难易适度
朱智贤曾说到:“儿童一般是按照形状、颜色、声音和形象来思维的,一些直观的、具体的事物比较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此,英语教学中,我们只通过简单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英语动漫整合其中,以其生动形象的画面,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置身于英语学习的情境中,感受到英语作为语言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富有启示性的动画片还能使学生更主动的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只有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为他们沉重的负担,学生才能乐学、爱学。
在教学中如果播放整部动画片,不仅耗时过长,而且不适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因此,使用英语动画片的第一步就是选片,选择动画时我们主要依据三个条件:一是对学生有吸引力;二是贴近生活,语言实用;三是难度适宜,便于教师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不同技能。选好动画片后,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片子进行截取和编辑,为己所用。在动画剪辑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动漫资源的作用,还让学生在反复倾听、反复模仿的基础上最终达到自己阅读、直至给动画配音。
二、反复欣赏,细致揣摩,创新思维
经过一系列探索,我们逐渐摸索出 “赏、析、模、演、配、编”动画教学模式:
赏:利用每节课前5分钟及每周的特色周五时间让学生欣赏动画,每一个动画要反复欣赏,反复地聆听、推敲、模仿、对比、再听、再模仿。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语速和听力都得到了集中的强化训练。
析:在学生充分听赏的基础上,对于简单的动画语言,学生已经能模仿脱口而出,对于个别有难度的语句,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动画中出现的困难词汇、句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活语言学习的潜能。
模:让学生模仿动画,模仿时要予以语音语调的指导,表情要丰富、到位。
配:这一步骤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师取消动画原声,让学生先集体给动画配音,再让学生分角色配音,配音不是简单地看着画面,朗读对白,对上口型,要求发音标准,语速恰当。同时在班内评选出最佳配音演员,给予适当奖励。
演:角色扮演也是学生最乐意做的事,日常中我们就可看到学生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在课堂的角色扮演中,我们不宜过高要求,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师生共同探索,互相协作,对动画中语音语调反复锤炼,对素材中人物的动作细致揣摩,力争动作能传达人物鲜明的特色,经过对素材数次揣摩,修改,使语言在反复表演中得以运用的升华,最终形成可以展示的节目。儿童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获得了成就感。
编:让学生只看一部动画片的开头,然后分成组,每组学生借助创造力和想象力,结合所学的英语知识,给故事一个合适的结尾,或者只看结尾,给故事一个开头;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补充的内容拍出来,然后再与原来的故事对比。这样既达到了在创造中学习,在对比中进步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在创编《飞行的乌龟》时,乌龟遇到了蝴蝶,学生自己创编时又加上遇到了小鸟时它们之间的对话。这一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联想能力,还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活用素材,搭建舞台,提升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口语活动,激励学生开口实践语言,才真正把语言用于交际的工具性凸现出来。兴趣小组活动时学生表演的配音、歌舞、故事、英语短剧还有课本剧表演,教师随时录下来,放给所有的学生观看,身边同学的展示吸引着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自由选择配音角色,在模仿的过程中,迁移动画片中的语音语调经验,对所说句子中的重音、语调、句子的语言色彩等把握的非常准确。学生在点点滴滴的语言实践体验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感。
总之,动漫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作用很大,特别是动画中的配音,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以英语原声动画片段为基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等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并且让学生在欣赏动画的同时,对于英美社会文化、人文风俗等方面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莫秀清,英文原版动画电影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年。
[2]李晓辉,情景创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