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让多媒体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 欧光梅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护安初级中学校
【摘要】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功能优势,是我们高效课堂创建的有效辅助手段。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特别是在激趣、化解教学重点难点,拓展教学资源方面的作用,更是我们应着力挖掘的功能。【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辅助;有效性
【正文】随着“班班通”工程的有效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手段走进了课堂,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展现出了极大的功能优势,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的单一模式,通过其集成的声、光、图、色、影的有机结合,让语文教学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既获得了良好的手段,又让知识更形象直观,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性的效果。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语文教学,谈谈如何让多媒体成为一种有效辅助手段而作用于语文课堂。
一、能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到:“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了兴趣,那么,他做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因此,培养兴趣就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首要追求。特别是在新课改实践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更是我们常下的目标。在运用多媒体的教学中,更是特别注重。因为多媒体本身就是激趣高手,其通过集成的声、形、光等介质,采取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例如,在教学《黄河颂》一课时,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在课伊始播放黄河壶口瀑布等景色图片,并配乐《黄河大合唱》。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渲染课堂气氛,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很容易就进入了课文。这种设计以一种轻松、抒情的方式创造出优美的情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能快速地化解教学难点
多媒体的集成性和交互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化抽象为直观,达到化复杂为简单的效果。我们知道,无言的文字,蕴含着抽象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学生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才能感知,这本身就是一个难度不小的问题。而多媒体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信息负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抓住重点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合作研究问题、汇总信息,师生共同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完成对问题的研究,形成共识或提出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观舞记》中,那些赞美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言,学生理解就很难。例文中“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这些语言虽然很美,但是有点抽象,“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是一种怎样的动作?学生还是不理解,为此,我们可在网上找到关于卡拉玛姐妹表演的一些影像资料,用大屏幕展示出来。直观的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他们纷纷惊呼起来。借此,笔者发动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然后再仔细读课文,这样就可以有效化解教学难度,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了。
三、能有效拓展语文综合学习资源
多媒体不仅在处理教材上具有突出优势,在拓展教学内容,引进课外资源方面也具有强大的功能,其通过预先存储或直接链接等方式,就可以把与课文相关的资源,如课文范读资料、微课资源、重难点词句理解等,都可以引入课堂中来,为我们所用。这极大地有利于拓展语文综合学习资源,更利于培养学生视野,拓展学生见识,发展语文素养。
(一)借助音像技术,优化文本诵读。现行教材,很多篇目都是文质兼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尤其是那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驰神往,只可惜很多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在运用多媒体辅助的今天,就可以借助其音像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进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诗句的教学,我们就可画配音的方式,让学生在视听盛宴中进行咀嚼鉴赏,并在模仿中朗读,诵读。这样教学,可以说,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说要好得多。这时给文本配上合适的声音和图像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美。
(二)拓宽信息渠道,延伸课堂内涵。新课标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而多媒体联接网络,其信息海量无限,能有效充实教材内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扩充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加大学生信息量的获取,开阔学生课堂学习的视野。例如,在学习《泰坦尼克号》一课时,可通过媒体展示反映主要内容的场景电影片断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到“泰坦尼克号”难情况、该片的全球票房收入和所获奖项等课本中找不到的知识。
总之,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增加了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为学生的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提供了便利,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给语文新课程教学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但语文教师要注意正确运用多媒体,扬长避短,让多媒体技术真正成为语文教师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吴探照,浅谈多媒体辅助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学文摘,2013年。
[2]陈艳平,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
[3]张磊,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J].神州旬刊,2012年。
一、能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到:“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了兴趣,那么,他做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因此,培养兴趣就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首要追求。特别是在新课改实践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更是我们常下的目标。在运用多媒体的教学中,更是特别注重。因为多媒体本身就是激趣高手,其通过集成的声、形、光等介质,采取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例如,在教学《黄河颂》一课时,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在课伊始播放黄河壶口瀑布等景色图片,并配乐《黄河大合唱》。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渲染课堂气氛,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很容易就进入了课文。这种设计以一种轻松、抒情的方式创造出优美的情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能快速地化解教学难点
多媒体的集成性和交互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化抽象为直观,达到化复杂为简单的效果。我们知道,无言的文字,蕴含着抽象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学生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才能感知,这本身就是一个难度不小的问题。而多媒体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信息负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抓住重点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合作研究问题、汇总信息,师生共同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完成对问题的研究,形成共识或提出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观舞记》中,那些赞美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言,学生理解就很难。例文中“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这些语言虽然很美,但是有点抽象,“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是一种怎样的动作?学生还是不理解,为此,我们可在网上找到关于卡拉玛姐妹表演的一些影像资料,用大屏幕展示出来。直观的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他们纷纷惊呼起来。借此,笔者发动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然后再仔细读课文,这样就可以有效化解教学难度,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了。
三、能有效拓展语文综合学习资源
多媒体不仅在处理教材上具有突出优势,在拓展教学内容,引进课外资源方面也具有强大的功能,其通过预先存储或直接链接等方式,就可以把与课文相关的资源,如课文范读资料、微课资源、重难点词句理解等,都可以引入课堂中来,为我们所用。这极大地有利于拓展语文综合学习资源,更利于培养学生视野,拓展学生见识,发展语文素养。
(一)借助音像技术,优化文本诵读。现行教材,很多篇目都是文质兼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尤其是那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驰神往,只可惜很多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在运用多媒体辅助的今天,就可以借助其音像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进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诗句的教学,我们就可画配音的方式,让学生在视听盛宴中进行咀嚼鉴赏,并在模仿中朗读,诵读。这样教学,可以说,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说要好得多。这时给文本配上合适的声音和图像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美。
(二)拓宽信息渠道,延伸课堂内涵。新课标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而多媒体联接网络,其信息海量无限,能有效充实教材内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扩充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加大学生信息量的获取,开阔学生课堂学习的视野。例如,在学习《泰坦尼克号》一课时,可通过媒体展示反映主要内容的场景电影片断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到“泰坦尼克号”难情况、该片的全球票房收入和所获奖项等课本中找不到的知识。
总之,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增加了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为学生的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提供了便利,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给语文新课程教学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但语文教师要注意正确运用多媒体,扬长避短,让多媒体技术真正成为语文教师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吴探照,浅谈多媒体辅助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学文摘,2013年。
[2]陈艳平,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
[3]张磊,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J].神州旬刊,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