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章利琼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悦来初级中学校
【摘要】“全面改薄”的的全面实施,改善了农村中小学教学环境,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运用项目中的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运用
【正文】小学生自制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阻碍。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如果我们一味强调纪律势必又会扼杀学生的天性,久而久之可能使学生养成不爱说话、不喜欢上课的坏毛病。我们知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他们不参与或参与效果差,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为了提高效果,我们就必须首先解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问题,要在课堂上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去想。随着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工程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其中一个大的改变。下面,我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一、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重大,担当着激趣、诱思、收心的任务。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如教师的导入教学枯燥无味,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就不能为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奠定人脉基础,就不能达到成功教学的效果。传统教学那种直奔主题的方法,就是高耗低效的。而运用多媒体库中的媒体资源,通过视频、动画、图片、声音等方式,创设轻松愉悦的情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在轻柔的背景音乐声中,播放了《乌鸦竭水》动画,动画中随着课文的朗读,故事的经过一一展现。这样就创设一个至真至美的场景,让学生看故事、听故事同步完成,对课文内容也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这种生动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有效地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示范,既标准又形象
多媒体是直观呈现的代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直观呈现功能,不仅快速,而且标准,实效性高。就拿学说普通话和识字教学这两个方面来说,就可以起到直观标准形象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开展的“读一读”活动,让学生通过范读、跟读、分角色朗读、分段读等,可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口读,读得投入、读得有趣。
在识字教学中,我利用“写一写”来进行生字的读写训练,再不用教师在黑板上画米字格了。鼠标轻点,课件中的生字便开始书写“撇、横、横、竖、横”,一笔一画,读得真真切切,看得明明白白。学生边看边比画,也说的有板有眼。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往往需要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展开想象与联想,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运用多媒体就能很容易地达到此目的。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画面。例如:在讲授《春雨的色彩》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画面:优美的雨境中显示着课文中最能体现意境的句子,让孩子通过图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这些能描写春雨的句子,图文并茂学生一下子便进入情境之中来切身的感悟春之韵美!引领学生步入文本的境界。又如,在《比尾巴》一课的教学中,我先通过课件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说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来进行一场比赛,大家来当当裁判。它们比什么呢?它们来比尾巴。再播放课文朗读的第一部份:“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学生边看画面边作答,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多媒体开展网络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达到“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效果,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链接网络资源进行,通过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情境,激发情感,启迪思想,使他们通过直观、形象,步入文本境界,感悟课文内容,达到既定的学习要求。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我们可在网络上下载视频,创设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感悟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和他们的身体发育过程,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通过配乐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使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升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学生在网站上自主查找、搜集资料,讨论交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和多样性的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自由选择诵读课文的有关段落,体会课文的感情。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重点的选择,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强化语言积淀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用巨大,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命,它为把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必须合理地运用多媒体,通过丰富的图、文、形象逼真的动感画面、惟妙惟肖的声音等创设情景,可使学生保持集中、持久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主体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学得更好,受到更有质量的语文教育。
参考文献:
[1]甘国琴,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年。
[2]王学敏,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4年。
[3]黄菊花,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革新,2013年。
一、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重大,担当着激趣、诱思、收心的任务。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如教师的导入教学枯燥无味,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就不能为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奠定人脉基础,就不能达到成功教学的效果。传统教学那种直奔主题的方法,就是高耗低效的。而运用多媒体库中的媒体资源,通过视频、动画、图片、声音等方式,创设轻松愉悦的情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在轻柔的背景音乐声中,播放了《乌鸦竭水》动画,动画中随着课文的朗读,故事的经过一一展现。这样就创设一个至真至美的场景,让学生看故事、听故事同步完成,对课文内容也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这种生动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有效地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示范,既标准又形象
多媒体是直观呈现的代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直观呈现功能,不仅快速,而且标准,实效性高。就拿学说普通话和识字教学这两个方面来说,就可以起到直观标准形象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开展的“读一读”活动,让学生通过范读、跟读、分角色朗读、分段读等,可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口读,读得投入、读得有趣。
在识字教学中,我利用“写一写”来进行生字的读写训练,再不用教师在黑板上画米字格了。鼠标轻点,课件中的生字便开始书写“撇、横、横、竖、横”,一笔一画,读得真真切切,看得明明白白。学生边看边比画,也说的有板有眼。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往往需要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展开想象与联想,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运用多媒体就能很容易地达到此目的。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画面。例如:在讲授《春雨的色彩》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画面:优美的雨境中显示着课文中最能体现意境的句子,让孩子通过图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这些能描写春雨的句子,图文并茂学生一下子便进入情境之中来切身的感悟春之韵美!引领学生步入文本的境界。又如,在《比尾巴》一课的教学中,我先通过课件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说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来进行一场比赛,大家来当当裁判。它们比什么呢?它们来比尾巴。再播放课文朗读的第一部份:“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学生边看画面边作答,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多媒体开展网络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达到“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效果,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链接网络资源进行,通过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情境,激发情感,启迪思想,使他们通过直观、形象,步入文本境界,感悟课文内容,达到既定的学习要求。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我们可在网络上下载视频,创设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感悟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和他们的身体发育过程,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通过配乐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使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升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学生在网站上自主查找、搜集资料,讨论交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和多样性的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自由选择诵读课文的有关段落,体会课文的感情。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重点的选择,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强化语言积淀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用巨大,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命,它为把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必须合理地运用多媒体,通过丰富的图、文、形象逼真的动感画面、惟妙惟肖的声音等创设情景,可使学生保持集中、持久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主体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学得更好,受到更有质量的语文教育。
参考文献:
[1]甘国琴,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年。
[2]王学敏,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4年。
[3]黄菊花,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革新,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