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运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 杨江梅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铅锌镇中心校

【摘要】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功能优势,能对数学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优化作用。教学中,其可促进学生兴趣提升、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解教学重难点,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运用;优化
【正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悄悄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它把声音、文字、图形、图象、动画、视频等电脑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近年来,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课堂教学密度,建构起新型的教学模式,有效的优化了课堂教学效应,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针对生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图像清晰、色彩鲜艳的秋天风景,并声情并茂地说:现在是秋天,你们看,秋天多美啊,火红的枫叶,美丽的蝴碟,青翠的松树……来到秋天的大自然中,你会发现很多美景。同时,多媒体一一抽出枫叶、蝴蝶、松树的图案,接着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特点。这样美的画面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起了学生们的审美感,欢悦的笑容在他的脸上绽开,他们就会不知不觉地饶有兴趣地进入到求知境界中。
  二、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而且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模拟成现实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圆的知识》时,上课伊始,我们就让学生看电脑演示的动画片,小猴、小兔、小狗、小熊几个动物在迸行自行车比赛,在比赛没结束时让学生猜一下,谁得第一?为什么?有的学生猜小狗得第一,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老师又问: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猜它得第一呢?聪明的学生会说:小白兔的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这时我们再提出问题,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这样引入新课,既利用了知识的迁移,又渗透了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不是学数学,不仅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思维就很容易激活,自然会产学习的兴趣,探索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三、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化解课堂教学难点
  运用多媒体的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引发学生注意,寻找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课件整理、摘录相对应的条件与问题,创设与题意相关联的活动场景,绘制线段图,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且费力费时。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用红色曲线表示圆的周长,用蓝色线段表示半径,用黄色表示面积部分,多层次地将一个圆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一个圆分成很多的扇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成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直线,并启发学生想象,分组剪拼操作: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形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还有的把圆剪拼成梯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①所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②它们的长(底)、宽(高)与圆的周长、半径是什么关系?学生迅速就抽象概括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又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育质量。
  四、运用多媒体揭示本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对于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很难的,这说明了小学生在学“几何与图形”部分时感到特别难的原因了。传统教学的口头讲解,即使在生活化、形象化,也难以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今天,就可以形象直观的演示,从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都可以进行动态模拟,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集合形体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他们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导入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把6个彩色的长方形(两两相同,通过平移,旋转等方法围成一个长方体的动画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一本质属性,是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同时,也是为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作了很好的铺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总之,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学中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创设丰富的情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发挥最佳教学效应,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参考文献:
  [1]郑福平,浅析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速读,2016年。
  [2]王武娟,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读写算,2015年。
  [3]孟庆江,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