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有效策略
【作者】 李国君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观音镇小学校
【摘要】相比于高年级的班级管理,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班级管理存在着更多的不稳定因素,班级管理难度更大。例如,学生年龄小,难以实现良好的自我控制;遇事易冲动、急躁;集体意识淡薄;对安全隐患认识不足等。结合当前学生实际情况,对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索。【关键词】低年级;班级管理;班风建设
【正文】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作为一线班主任,承担着组织、引导、协调、疏导、沟通等日常管理工作,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和谐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过加强班风建设、打造精细化班级管理平台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增强集体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将班主任从繁重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
一、实施人性管理
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过度过来,之前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经历,以及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很可能形成比较自由、散漫的行为习惯,甚至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当下的孩子始终是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的自主行为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此时如果班主任仅仅用一些规章制度来加以约束,可能难以产生预期的成效,我认为班主任可以实施人性管理,结合人性管理的方式来实施管理,力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传统的班主任教学管理给我们的印象是“班主任总是一副凶脸孔,任课教师也没有好生气”,对于低段孩子来说,班主任不必采用凶冷的一板一眼的姿态来对待学生,而是完全可以以亲和的、人性化的管理来实施教学。比如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交谈时,始终采用一种亲和的姿态,与学生之间保持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与学生之间保持推心置腹的交流,与学生之间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
二、班级量化记录措施办法
班主任为了比较直接全面地了解班级情况,量化班级学生情况,可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几人为一小组。每一小组选举一个组长,负责自己组的组员各项常规考核。每个小组长发放《小组长手册》,其中量化项目具体有早读、两操、佩戴、记录、卫生、作业等多方面内容。各小组长主要负责课堂纪律和作业数据汇总。班委会里面挑选出早读、佩戴、卫生等方面的负责人统计相应内容,并把分数汇报给小组长记录。每日一张表格(学生常规考核登记表),每周一张表格(一周学生常规考核汇总表),每周一次总结。次周安排召开专题主题班队,表扬并总结过去一周的班级情况。
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认真细心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富有个性地发展。首先,教师要注重日常观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如,有的学生比较外向,善于主持或者是辩论,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特长,积极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或是朗诵比赛等,让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展示,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但是文笔较好,善于写作,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作文比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教学中要鼓励这样的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能够得到锻炼,通过发言让学生敢于在公众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的优势或者闪光点得到充分展现,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充分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搞好家校联系,做到齐抓共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小学一年级前两三个月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且不少学生是留守儿童),所以在这段时间,除了在学校对学生严格要求外,我还经常通过电话、短信、QQ或微信与家长沟通或亲自外出家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同时让家长反馈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思想动态、家庭作业有关情况,同时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做到齐抓共管。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分担家务的习惯、自己的事情主动做的习惯。针对作业完成不及时等情况,除了每天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记在小本子上之外,还针对特殊家庭情况的学生或其他情况特殊的学生,把作业通过电话告诉家长。根据学生家庭区域范围,还设立学习片区小组长,督促、检查同学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以方便他们协助我们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明显提高。
如果班主任单凭一己之力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工具不会高效的、顺利的进行。班主任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是为了给班级管理工作打好基础,让学生愿意主动的,并且能够高效的配合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对优化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人性管理
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过度过来,之前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经历,以及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很可能形成比较自由、散漫的行为习惯,甚至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当下的孩子始终是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的自主行为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此时如果班主任仅仅用一些规章制度来加以约束,可能难以产生预期的成效,我认为班主任可以实施人性管理,结合人性管理的方式来实施管理,力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传统的班主任教学管理给我们的印象是“班主任总是一副凶脸孔,任课教师也没有好生气”,对于低段孩子来说,班主任不必采用凶冷的一板一眼的姿态来对待学生,而是完全可以以亲和的、人性化的管理来实施教学。比如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交谈时,始终采用一种亲和的姿态,与学生之间保持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与学生之间保持推心置腹的交流,与学生之间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
二、班级量化记录措施办法
班主任为了比较直接全面地了解班级情况,量化班级学生情况,可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几人为一小组。每一小组选举一个组长,负责自己组的组员各项常规考核。每个小组长发放《小组长手册》,其中量化项目具体有早读、两操、佩戴、记录、卫生、作业等多方面内容。各小组长主要负责课堂纪律和作业数据汇总。班委会里面挑选出早读、佩戴、卫生等方面的负责人统计相应内容,并把分数汇报给小组长记录。每日一张表格(学生常规考核登记表),每周一张表格(一周学生常规考核汇总表),每周一次总结。次周安排召开专题主题班队,表扬并总结过去一周的班级情况。
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认真细心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富有个性地发展。首先,教师要注重日常观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如,有的学生比较外向,善于主持或者是辩论,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特长,积极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或是朗诵比赛等,让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展示,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但是文笔较好,善于写作,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作文比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教学中要鼓励这样的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能够得到锻炼,通过发言让学生敢于在公众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的优势或者闪光点得到充分展现,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充分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搞好家校联系,做到齐抓共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小学一年级前两三个月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且不少学生是留守儿童),所以在这段时间,除了在学校对学生严格要求外,我还经常通过电话、短信、QQ或微信与家长沟通或亲自外出家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同时让家长反馈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思想动态、家庭作业有关情况,同时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做到齐抓共管。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分担家务的习惯、自己的事情主动做的习惯。针对作业完成不及时等情况,除了每天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记在小本子上之外,还针对特殊家庭情况的学生或其他情况特殊的学生,把作业通过电话告诉家长。根据学生家庭区域范围,还设立学习片区小组长,督促、检查同学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以方便他们协助我们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明显提高。
如果班主任单凭一己之力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工具不会高效的、顺利的进行。班主任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是为了给班级管理工作打好基础,让学生愿意主动的,并且能够高效的配合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对优化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