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体育实施愉悦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杨 川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街子镇小学
【摘要】“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主题思想,我们在促成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心理达到健康要求。而实施愉悦教学法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体育学习自信。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关键词】小学体育;愉悦教学法;实施
【正文】愉悦教学法在新课改实践中又一次获得了广泛应用。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化解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下的沉闷,增添快乐氛围,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体验到学习快乐。小学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平台,在其间实施愉悦教学法,更有利于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学习,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也促使其心理达到健康要求,实现体育“健康第一”目标。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体育教学,谈谈愉悦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一、愉悦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所谓愉悦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下,教师采取激励、表扬、肯定等手段使人感到心理愉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保持自然、开朗的心境,并积极、主动、快乐地进行学习与实践的一种情感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这种方法,就是“打情感牌”,是从感情方面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一种教育思想与方法。
愉悦教学法的思想内涵;首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在快乐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十分注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才能彻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意识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使之得到长期的维持。可以说,愉悦教学法是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策略。其次,实施愉悦教学法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愉悦教学法不仅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还要让学生能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让学生的智力、心理等素质得到综合的发展。以愉悦教学思想为指引,培养出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学生,使学生具备对美的热爱、鉴赏和表现能力,不但能够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还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再次,实施愉悦教学法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在体育教学中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可以激励老师从事体育教学的工作热,并在体育教学中变得更加专心致志,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学生对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产生抗拒心理,在心理上消除学生的恐惧和焦虑,并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对体育产生兴趣甚至是爱好体育,从而使体育教学的气氛保持在和谐状态,最终实现了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愉悦教学法在小学体肓教学中的意义
一是实施愉悦教学法,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是调动学生主体性作用所必需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利珀指出:“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并指导行为。”为了在实践中营造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加强跟学生的语言交流,并要努力增强交流的亲和力,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和亲切感。为此,我们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这看似一个简单问题,但对体育教师来说是很难的,因为大多数体育教师都是任多班,与学生接触少,对学情分析不够全面。为此,在备课时,要从多个方面征求学生对体育课的意见,深入了解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所在,这样就可以为实现小学体育教学变成快乐体育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并对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实施愉悦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兴趣是学生持续参与活动的动力支撑。实施愉悦教学法,不仅在语言上肯定肯定学生,在行为上信任学生,在评价上激励学生,还在具体的技能训练上也采取有效寓教于乐方式的教学方法,如100米短路,我们可把其换成4*100米的接力赛,这样就把竞争引入了学生的技能训练中。教学篮球运球时,我们可把体育游戏引入其中,也可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三、愉悦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实施愉悦教学法,就是要在体育教学当中,使学生达到快乐地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那么,要怎样才能使小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上真正感受到这种快乐呢?关键就是要引发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上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而真正体验到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当中,老师要多跟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才能对学生的心理了解得更加深入和透彻。老师在对一些体育运动进行指导时,应当多采取一些鼓励的话,来提高小学生做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在心理上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从而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最终使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体育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根据相关调查统计,我国有将近四成的小学生喜欢健身类的体育运动。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野外活动的场景来进行体育教学,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练习跳远的过程中,我们可将白、黄、绿、红四种小彩旗分别插在及格线、中等线、良好线、优秀线上,每种颜色代表一个等级,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整个教学活动,把健身、娱乐与趣味相结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并且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形成正确的动机,由厌学到好学再到乐学,从而掌握技术动作。通过这样的教学,就使学生感觉到趣从中来,从而避免了跳远训练的枯燥无味。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实施愉悦教学法,其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1]黄跃龙,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素质教育,2008年。
[2]覃勤,浅谈小学体育课堂快乐教学法的实施[J].教育学,2016年。
[3]王春飞,浅谈小学快乐体育教学[J].教育艺术,2010年。
一、愉悦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所谓愉悦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下,教师采取激励、表扬、肯定等手段使人感到心理愉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保持自然、开朗的心境,并积极、主动、快乐地进行学习与实践的一种情感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这种方法,就是“打情感牌”,是从感情方面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一种教育思想与方法。
愉悦教学法的思想内涵;首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在快乐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十分注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才能彻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意识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使之得到长期的维持。可以说,愉悦教学法是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策略。其次,实施愉悦教学法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愉悦教学法不仅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还要让学生能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让学生的智力、心理等素质得到综合的发展。以愉悦教学思想为指引,培养出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学生,使学生具备对美的热爱、鉴赏和表现能力,不但能够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还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再次,实施愉悦教学法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在体育教学中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可以激励老师从事体育教学的工作热,并在体育教学中变得更加专心致志,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学生对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产生抗拒心理,在心理上消除学生的恐惧和焦虑,并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对体育产生兴趣甚至是爱好体育,从而使体育教学的气氛保持在和谐状态,最终实现了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愉悦教学法在小学体肓教学中的意义
一是实施愉悦教学法,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是调动学生主体性作用所必需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利珀指出:“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并指导行为。”为了在实践中营造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加强跟学生的语言交流,并要努力增强交流的亲和力,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和亲切感。为此,我们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这看似一个简单问题,但对体育教师来说是很难的,因为大多数体育教师都是任多班,与学生接触少,对学情分析不够全面。为此,在备课时,要从多个方面征求学生对体育课的意见,深入了解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所在,这样就可以为实现小学体育教学变成快乐体育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并对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实施愉悦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兴趣是学生持续参与活动的动力支撑。实施愉悦教学法,不仅在语言上肯定肯定学生,在行为上信任学生,在评价上激励学生,还在具体的技能训练上也采取有效寓教于乐方式的教学方法,如100米短路,我们可把其换成4*100米的接力赛,这样就把竞争引入了学生的技能训练中。教学篮球运球时,我们可把体育游戏引入其中,也可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三、愉悦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实施愉悦教学法,就是要在体育教学当中,使学生达到快乐地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那么,要怎样才能使小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上真正感受到这种快乐呢?关键就是要引发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上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而真正体验到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当中,老师要多跟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才能对学生的心理了解得更加深入和透彻。老师在对一些体育运动进行指导时,应当多采取一些鼓励的话,来提高小学生做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在心理上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从而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最终使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体育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根据相关调查统计,我国有将近四成的小学生喜欢健身类的体育运动。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野外活动的场景来进行体育教学,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练习跳远的过程中,我们可将白、黄、绿、红四种小彩旗分别插在及格线、中等线、良好线、优秀线上,每种颜色代表一个等级,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整个教学活动,把健身、娱乐与趣味相结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并且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形成正确的动机,由厌学到好学再到乐学,从而掌握技术动作。通过这样的教学,就使学生感觉到趣从中来,从而避免了跳远训练的枯燥无味。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实施愉悦教学法,其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1]黄跃龙,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素质教育,2008年。
[2]覃勤,浅谈小学体育课堂快乐教学法的实施[J].教育学,2016年。
[3]王春飞,浅谈小学快乐体育教学[J].教育艺术,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