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新形势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作者】 唐 罡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初级中学
【摘要】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转化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参考。【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
【正文】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数学内容开始变得复杂,涉及的知识点也非常庞大,而学生的成绩差异性也就非常明显。数学成为了许多初中生的短板,甚至很多学生厌恶数学,成绩每况愈下。如何转化他们,提升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成绩,是数学教师执教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具体表现
(一)注意力差
初中三年学生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比较多,而且还需要面对中考,所以学生的学习时间就比较紧凑。小学数学简单,对于初接触的学生而言有趣味,但是当升入初中以后数学知识开始复杂,不管是深度还是广度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考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这个时候认识上就会出现偏差,情感体验也不再觉得数学美好。对于数学学习的表现上就会出现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随着时间的积累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学困生。这一类学困生还是很好发现的,上课喜欢偷懒,趁教师不注意搞小动作或者不关注听课等等。
(二)学习不认真
学困上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学困生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很认真,对于教师讲的课堂内容看似是听懂了同时也会做课堂笔记。但是当课堂上叫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发现,他们多数是回答不上来的,语言表达也支支吾吾。虽然教师留的数学作业都会完成,但是错误比较多。不是粗心计算错误就是步骤出错,每每都有状况发生,让人觉得可惜。这样的学生成绩下降是持续性的,如果不加以引导,那么一个学期以后很可能就会跟不上进度,再想提升就很困难了。
(三)学习动机被动
“你的学习是为老师学的”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往往很多学困生的表现就体现在了这句话上,学习动机被动。很多学困生并不是他们不学习,他们上课听讲,不搞小动作,但是不做课堂笔记。教师留的课堂作业会完成,但是不认真。平常没有复习的习惯,但是考试前会突击复习。结果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又找不到原因。认为自己学习了但是成绩差,如此循环最终成为学困生。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致使课堂效益低下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有很多种,有些学生本身对于数学是有兴趣的或者说是不排斥的,但是因为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较落后,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或者动力。有些数学教师对于教材理解虽然非常的透彻,但是教学深度把握不准确,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总是使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去教授每一届学生,而不是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实施教学。从而使得一些本身喜欢数学但是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的进度。
(二)家长逼迫使学生产生较大思想压力
初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中考的分数占比非常高。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很多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迫切的希望自己孩子成绩突出,考个好的高中从而能够考个好大学。这也导致很多家长张口闭口就是学习、考试、分数。数学本身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数学技能的同时拥有数学思维。但是到了家长眼中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在中考中获得更多的分数。这样的思想化到学生身上就是不停的督促其学习,提高成绩,获得高分。起到的效果就是使学生身心疲惫,睁眼数学、闭眼数学。过大的思想压力使学生忽略了数学本身的魅力,只看到了枯燥的公式,乏味的符号,从而产生麻木感。家长的急功近利,造成了数学学困生的出现。
三、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 合理调控课堂节奏,提高课堂效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的重要途径。所以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数学教师需要利用这个平台加以正确的引导。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来推进教学进度。
2 搭建提升学困生数学自信的平台?
数学学困生往往存在着不自信,多数学困生都认为数学难,认为自己学起来吃力。这个时候教师需要为其打造自信的平台,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上的时候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给予其表扬,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并带给他们成功体验。课堂表现机会的增多以及成功体验的累积,能够有效的提升学困生的自信心,并且改变他们的学习状态。多给予学困生关怀,多接触、多鼓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如此逐步的转变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打破学困枷锁。
3. 心理辅导与教育
在与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从心理上给学困生树立一个可以学好数学的理念,可以多与他们沟通,挖掘他们的潜能,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要一视同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地帮助学困生,唤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加强整体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4.注重信息的反馈
现在大多中学尝试启用“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利用20-30分钟时间讲课,剩余的时间里由老师对此做出补充和点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上课状态和课堂反应,我们应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节教学。在批改课后作业时,要发现和分析学生的错题之处,及时给予纠正,要告诉学生做好预习和复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5.做好思想工作
首先要与家长做好联系工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的教育与对事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我们要和学生在私下做朋友,经常联系沟通;其次要共同探讨合适的学习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优秀的学生多辅导学困生,这样既可以增强同学间的交流,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逐步树立起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在初中阶段,虽然有不少的數学学困生,但我们不能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人,而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学困生与优秀生之间没有智商高低之分,只是在思考问题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要想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就需要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使每个人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之上发挥最大潜力,为塑造更成功的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令春.浅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5).
[2]李俊.新时期教育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学困生教学方式分析[J].科研,2017(2):97.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具体表现
(一)注意力差
初中三年学生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比较多,而且还需要面对中考,所以学生的学习时间就比较紧凑。小学数学简单,对于初接触的学生而言有趣味,但是当升入初中以后数学知识开始复杂,不管是深度还是广度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考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这个时候认识上就会出现偏差,情感体验也不再觉得数学美好。对于数学学习的表现上就会出现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随着时间的积累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学困生。这一类学困生还是很好发现的,上课喜欢偷懒,趁教师不注意搞小动作或者不关注听课等等。
(二)学习不认真
学困上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学困生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很认真,对于教师讲的课堂内容看似是听懂了同时也会做课堂笔记。但是当课堂上叫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发现,他们多数是回答不上来的,语言表达也支支吾吾。虽然教师留的数学作业都会完成,但是错误比较多。不是粗心计算错误就是步骤出错,每每都有状况发生,让人觉得可惜。这样的学生成绩下降是持续性的,如果不加以引导,那么一个学期以后很可能就会跟不上进度,再想提升就很困难了。
(三)学习动机被动
“你的学习是为老师学的”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往往很多学困生的表现就体现在了这句话上,学习动机被动。很多学困生并不是他们不学习,他们上课听讲,不搞小动作,但是不做课堂笔记。教师留的课堂作业会完成,但是不认真。平常没有复习的习惯,但是考试前会突击复习。结果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又找不到原因。认为自己学习了但是成绩差,如此循环最终成为学困生。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致使课堂效益低下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有很多种,有些学生本身对于数学是有兴趣的或者说是不排斥的,但是因为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较落后,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或者动力。有些数学教师对于教材理解虽然非常的透彻,但是教学深度把握不准确,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总是使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去教授每一届学生,而不是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实施教学。从而使得一些本身喜欢数学但是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的进度。
(二)家长逼迫使学生产生较大思想压力
初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中考的分数占比非常高。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很多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迫切的希望自己孩子成绩突出,考个好的高中从而能够考个好大学。这也导致很多家长张口闭口就是学习、考试、分数。数学本身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数学技能的同时拥有数学思维。但是到了家长眼中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在中考中获得更多的分数。这样的思想化到学生身上就是不停的督促其学习,提高成绩,获得高分。起到的效果就是使学生身心疲惫,睁眼数学、闭眼数学。过大的思想压力使学生忽略了数学本身的魅力,只看到了枯燥的公式,乏味的符号,从而产生麻木感。家长的急功近利,造成了数学学困生的出现。
三、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 合理调控课堂节奏,提高课堂效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的重要途径。所以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数学教师需要利用这个平台加以正确的引导。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来推进教学进度。
2 搭建提升学困生数学自信的平台?
数学学困生往往存在着不自信,多数学困生都认为数学难,认为自己学起来吃力。这个时候教师需要为其打造自信的平台,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上的时候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给予其表扬,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并带给他们成功体验。课堂表现机会的增多以及成功体验的累积,能够有效的提升学困生的自信心,并且改变他们的学习状态。多给予学困生关怀,多接触、多鼓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如此逐步的转变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打破学困枷锁。
3. 心理辅导与教育
在与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从心理上给学困生树立一个可以学好数学的理念,可以多与他们沟通,挖掘他们的潜能,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要一视同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地帮助学困生,唤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加强整体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4.注重信息的反馈
现在大多中学尝试启用“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利用20-30分钟时间讲课,剩余的时间里由老师对此做出补充和点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上课状态和课堂反应,我们应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节教学。在批改课后作业时,要发现和分析学生的错题之处,及时给予纠正,要告诉学生做好预习和复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5.做好思想工作
首先要与家长做好联系工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的教育与对事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我们要和学生在私下做朋友,经常联系沟通;其次要共同探讨合适的学习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优秀的学生多辅导学困生,这样既可以增强同学间的交流,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逐步树立起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在初中阶段,虽然有不少的數学学困生,但我们不能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人,而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学困生与优秀生之间没有智商高低之分,只是在思考问题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要想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就需要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使每个人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之上发挥最大潜力,为塑造更成功的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令春.浅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5).
[2]李俊.新时期教育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学困生教学方式分析[J].科研,2017(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