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对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
【作者】 林 涛
【机构】 四川省蓬安中学校
【摘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超过上百种学习方法,能否让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高中政治课也是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会影响到政治教学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学习兴趣
【正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超过上百种学习方法,能否让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高中政治课也是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会影响到政治教学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高中政治课“生活化”就是提高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
现行的高中政治课教材分为四个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从原来的“常识”改为“生活”,这意味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要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要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教材构建的是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可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政治课的内容是源于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又为今后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回归生活”的理念还原教育教学的本来面目,加强教育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才能更好的实现预期的目标。笔者就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问题,尝试构建“四个一”模式,希望通过以下途径的实施能让学生对高中政治课感兴趣,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树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四个一”中的“教师”是指生活化教学中的政治教师应当树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这是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教师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一般情况下,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要转变原有的“填鸭式”的教学理念,要明确政治教学并非简单的“讲、练、背、考”,具体应当做到如下三条:首先,政治教师应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在备课过程中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三贴近的原则以及“以学生为本”为指导思想。要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要注意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想;要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备课过程中把严谨的理论生活化、生动化,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知识。其次,教师还要树立“教材、教案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的理念。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教师教案的准备提供了多样的生活素材,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多走进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中寻找与教材中有关联的典型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再次,学校要重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研究。政治教研组要组织政治教师多研究“生活化”教学资源,让“生活化”教学走进校本教研,形成本学校教学的有力资源,从而增强政治教学的实效。
二、教师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生活化”
“四个一”模式中的“一堂课”指教学课堂要充分体现“生活化”。具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学语言要“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中难免有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如果仅靠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难免有些让学生感到枯燥,从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应打破常规尽量用生活化的语言,如幽默的语言、通俗易懂的例子等来破解抽象难懂的理论和原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如,有教师在讲到《价格变动的影响》时举到“谷贱伤农”的例子,粮食的需求弹性较小,其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粮食价格必然下跌,所谓“谷贱”。而收益=价格×销售量价格下跌而需求量不变,农民得到的收益就减少,这就是“伤农”。通过例子很好的阐述了价格、需求、供给之间的关系,联系生活通俗易懂。第二,课堂导入要“生活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的课,课堂导入很关键,教师可以用创设生活情景的方式挖掘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景来导入新课。教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快要考试的时候,父母给大家一些承诺,如果考试考到第几名的话给你买什么?你们家买东西的时候会受到哪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我们的消费要受到收入、消费品价格、外观、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实,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因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呢?第三,讲解的内容要“生活化”。教师的课堂讲解要新颖,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要调动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生活情景,可用各种活动或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就直接面对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观念。此外,教师还要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学生活化,学会用多媒体技术不断整合教学资源,从而更好的展现教育内容。如在讲授内容的时候可以适时的用生动的音频、视频资源,丰富的文字、图片资源,可以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或模拟现实生活情景,使讲解内容“生活化”。第四,布置的家庭作业也要体现“生活化”。据笔者了解,很多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主要以背知识点和课时对应的学测为主,笔者认为这些虽然很有必要,但过于显得枯燥和单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挖掘生活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可以稍作调整,尽量做到“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情景只在促进政治知识的学习与政治事件相联系,引导学生利用政治知识实践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理解国家政治组织和政治权利中心的运用方式。高中政治采用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于学生创造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从教学情景和教学内容方面密切联系政治事件,而且要设计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郑永廷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刘铁芳著《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王攀峰著《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现行的高中政治课教材分为四个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从原来的“常识”改为“生活”,这意味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要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要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教材构建的是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可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政治课的内容是源于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又为今后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回归生活”的理念还原教育教学的本来面目,加强教育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才能更好的实现预期的目标。笔者就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问题,尝试构建“四个一”模式,希望通过以下途径的实施能让学生对高中政治课感兴趣,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树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四个一”中的“教师”是指生活化教学中的政治教师应当树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这是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教师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一般情况下,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要转变原有的“填鸭式”的教学理念,要明确政治教学并非简单的“讲、练、背、考”,具体应当做到如下三条:首先,政治教师应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在备课过程中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三贴近的原则以及“以学生为本”为指导思想。要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要注意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想;要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备课过程中把严谨的理论生活化、生动化,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知识。其次,教师还要树立“教材、教案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的理念。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教师教案的准备提供了多样的生活素材,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多走进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中寻找与教材中有关联的典型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再次,学校要重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研究。政治教研组要组织政治教师多研究“生活化”教学资源,让“生活化”教学走进校本教研,形成本学校教学的有力资源,从而增强政治教学的实效。
二、教师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生活化”
“四个一”模式中的“一堂课”指教学课堂要充分体现“生活化”。具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学语言要“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中难免有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如果仅靠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难免有些让学生感到枯燥,从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应打破常规尽量用生活化的语言,如幽默的语言、通俗易懂的例子等来破解抽象难懂的理论和原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如,有教师在讲到《价格变动的影响》时举到“谷贱伤农”的例子,粮食的需求弹性较小,其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粮食价格必然下跌,所谓“谷贱”。而收益=价格×销售量价格下跌而需求量不变,农民得到的收益就减少,这就是“伤农”。通过例子很好的阐述了价格、需求、供给之间的关系,联系生活通俗易懂。第二,课堂导入要“生活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的课,课堂导入很关键,教师可以用创设生活情景的方式挖掘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景来导入新课。教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快要考试的时候,父母给大家一些承诺,如果考试考到第几名的话给你买什么?你们家买东西的时候会受到哪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我们的消费要受到收入、消费品价格、外观、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实,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因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呢?第三,讲解的内容要“生活化”。教师的课堂讲解要新颖,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要调动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生活情景,可用各种活动或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就直接面对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观念。此外,教师还要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学生活化,学会用多媒体技术不断整合教学资源,从而更好的展现教育内容。如在讲授内容的时候可以适时的用生动的音频、视频资源,丰富的文字、图片资源,可以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或模拟现实生活情景,使讲解内容“生活化”。第四,布置的家庭作业也要体现“生活化”。据笔者了解,很多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主要以背知识点和课时对应的学测为主,笔者认为这些虽然很有必要,但过于显得枯燥和单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挖掘生活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可以稍作调整,尽量做到“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情景只在促进政治知识的学习与政治事件相联系,引导学生利用政治知识实践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理解国家政治组织和政治权利中心的运用方式。高中政治采用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于学生创造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从教学情景和教学内容方面密切联系政治事件,而且要设计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郑永廷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刘铁芳著《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王攀峰著《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