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作者】 范雪丽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苟角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识字教学中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有效方法。
【关键词】 语文;趣味;识字
为提高识字效率,为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师可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把抽象的汉字符号具体形象化,赋予汉字以全新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低年级学生识字面临的困难
1、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学校大门,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与高年级的学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活动刚开始由游戏逐渐向课堂学习过渡,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强,注意力也不能长时间集中,他们往往在这个时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学习生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主动接近它,认知它,掌握它;而对于没有兴趣的事物,就会产生厌倦甚至抵触情绪。同时,低年级的学生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即便是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如果长时间反复接触,他们也会失去以往的兴趣。再加上识字教学又有一定的枯燥性,不免就会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带来一些困难。
2、低年级段识字量较大
在整个小学阶段,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而大部分的识字任务是在前三年完成的,特别是前两年,其中一年级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400左右,二年级更是达到了750个左右,低年级的识字量就占了整个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50%。识字量大也是造成低年级识字教学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综上,要克服低年级学生识字面临的困难,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便成了识字教学的关键。
二、趣味识字尝试
1、联系实物,形象记忆
低年级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记忆为主,我们的汉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课本中的“日、月、水、火、马、牛、羊、鸟、鱼、山、石、田”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来的,和实物都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引导孩子们发现“物形”与“字形”的相像之处,这样,识记生字就轻松多了。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识记。如:学习“休”这个字,首先要想到木,一个人靠在树上,就是累了想休息了,这样一想“休”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削好的铅笔“一头小一头大”就是“尖”,小小的土就是“尘”引导形象记忆,既达到了识字的目的,又了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发展。
2、分析字形识字
分析字形就是结合组成生字的各部分的结构特点,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用分析出的鲜活的具体形象来帮助学生记忆。
例如“游”字,我是这样给学生分析的。“氵”——游泳当然要在水里游啦,“方”——表示游泳池是方形的,“”——是在水里游的人,“子”——古时指男人,女人是不能下池游泳的。这样一分析,“游”字的每一部分的结构和“游”的意思之间都有了一定的联系,学生自然就记住了这个字。
又如“笔”字。我首先问学生,古人用什么笔写字?——“毛笔”;毛笔的笔杆是什么做的?——竹子,所以“笔”字的上面是“竹字头”;毛笔的笔头是用什么做的?——动物的毛,所以“笔”字的下面是个“毛”字。
再如“啄”字,我是这样来帮助学生掌握的。把“啄”字分成三部分“口”、“豕”、“丶”来记。“口”即为啄木鸟捉虫子时在树上凿的洞口,“豕”多么像一只有长嘴巴并且羽毛丰满的啄木鸟呀,而那学生书写时最容易丢掉的“丶”,不正是被啄木鸟吞进肚里的小虫子吗!“啄”字通过这样分析就很容易记住了,学生写这个字时,因为想着被啄木鸟吞进肚里的小虫子,所以再也不会把“丶”丢掉了。
3、对比识字
“对比识字法”就是把多个字形相近的字联系起来,分析字与字之间的细微不同之外,在对比中区分字形,巩固识字质量。
例如,“己”与“已”,在教学中,为了区分这两个字,我就把它们放在了一齐,让学生对比着来看,并辅以口诀“己字不出头,已字半封口”。这样,学生就不容易再把这两个易混的字写错了。
又如,“瓣”、“辩”、“辫”、“辨”这四个字如果独立来记,字形不仅繁而且几个字学生又常记混。当学这几字中的某一个,我就把以前曾学过的另几个都列出来,让学生认真对比,找出相同之处,比较其不同之处。这样整个字就化繁为简,只需记住中间简单的几笔即可,另外还可根据中间的部分来辩析字义,用起来便不会出错。
4、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低年级孩子对绘画兴味浓厚,不仅喜欢集各种画片,更喜欢涂涂抹抹。如何把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到识字的兴趣上呢?我们的做法是集图——说图——贴图——识字。首先我们鼓励学生从废旧书报上剪取自己喜欢的图片,积累起来,夹进旧本中,就成了一个集画本。每星期学生从中选取最美丽的一幅,仔细观察。自由读写课上,老师精心指导学生说图意,然后小组交流,学生自由练习说图,老师巡回指导,最后据图识字。如一年级学习看图写词写句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写词统习:学生可任意剪贴或画一幅大山、白云、小鸟等图画,在画下老师指导学生写“一座大山”“一朵白云”“一只鸟”,这样不仅强化了识字能力,而且提高了说话写话的能力。
5、在实践活动中识字
我们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我当小导游”等识字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通过加偏旁、减偏旁和换偏旁的方法学习新的生字,灵活识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效率。如:学习“奶”,学生有的说“女”加“乃”是“奶”;有的说把“仍”的单人旁变成“女”字旁就是“奶”,这样很快就记住了“奶”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又复习了“仍”字。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充满趣味教学活动,一定会将识字教学进行的异彩纷呈,教师和学生都能体味到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 语文;趣味;识字
为提高识字效率,为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师可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把抽象的汉字符号具体形象化,赋予汉字以全新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低年级学生识字面临的困难
1、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学校大门,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与高年级的学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活动刚开始由游戏逐渐向课堂学习过渡,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强,注意力也不能长时间集中,他们往往在这个时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学习生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主动接近它,认知它,掌握它;而对于没有兴趣的事物,就会产生厌倦甚至抵触情绪。同时,低年级的学生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即便是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如果长时间反复接触,他们也会失去以往的兴趣。再加上识字教学又有一定的枯燥性,不免就会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带来一些困难。
2、低年级段识字量较大
在整个小学阶段,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而大部分的识字任务是在前三年完成的,特别是前两年,其中一年级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400左右,二年级更是达到了750个左右,低年级的识字量就占了整个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50%。识字量大也是造成低年级识字教学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综上,要克服低年级学生识字面临的困难,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便成了识字教学的关键。
二、趣味识字尝试
1、联系实物,形象记忆
低年级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记忆为主,我们的汉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课本中的“日、月、水、火、马、牛、羊、鸟、鱼、山、石、田”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来的,和实物都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引导孩子们发现“物形”与“字形”的相像之处,这样,识记生字就轻松多了。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识记。如:学习“休”这个字,首先要想到木,一个人靠在树上,就是累了想休息了,这样一想“休”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削好的铅笔“一头小一头大”就是“尖”,小小的土就是“尘”引导形象记忆,既达到了识字的目的,又了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发展。
2、分析字形识字
分析字形就是结合组成生字的各部分的结构特点,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用分析出的鲜活的具体形象来帮助学生记忆。
例如“游”字,我是这样给学生分析的。“氵”——游泳当然要在水里游啦,“方”——表示游泳池是方形的,“”——是在水里游的人,“子”——古时指男人,女人是不能下池游泳的。这样一分析,“游”字的每一部分的结构和“游”的意思之间都有了一定的联系,学生自然就记住了这个字。
又如“笔”字。我首先问学生,古人用什么笔写字?——“毛笔”;毛笔的笔杆是什么做的?——竹子,所以“笔”字的上面是“竹字头”;毛笔的笔头是用什么做的?——动物的毛,所以“笔”字的下面是个“毛”字。
再如“啄”字,我是这样来帮助学生掌握的。把“啄”字分成三部分“口”、“豕”、“丶”来记。“口”即为啄木鸟捉虫子时在树上凿的洞口,“豕”多么像一只有长嘴巴并且羽毛丰满的啄木鸟呀,而那学生书写时最容易丢掉的“丶”,不正是被啄木鸟吞进肚里的小虫子吗!“啄”字通过这样分析就很容易记住了,学生写这个字时,因为想着被啄木鸟吞进肚里的小虫子,所以再也不会把“丶”丢掉了。
3、对比识字
“对比识字法”就是把多个字形相近的字联系起来,分析字与字之间的细微不同之外,在对比中区分字形,巩固识字质量。
例如,“己”与“已”,在教学中,为了区分这两个字,我就把它们放在了一齐,让学生对比着来看,并辅以口诀“己字不出头,已字半封口”。这样,学生就不容易再把这两个易混的字写错了。
又如,“瓣”、“辩”、“辫”、“辨”这四个字如果独立来记,字形不仅繁而且几个字学生又常记混。当学这几字中的某一个,我就把以前曾学过的另几个都列出来,让学生认真对比,找出相同之处,比较其不同之处。这样整个字就化繁为简,只需记住中间简单的几笔即可,另外还可根据中间的部分来辩析字义,用起来便不会出错。
4、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低年级孩子对绘画兴味浓厚,不仅喜欢集各种画片,更喜欢涂涂抹抹。如何把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到识字的兴趣上呢?我们的做法是集图——说图——贴图——识字。首先我们鼓励学生从废旧书报上剪取自己喜欢的图片,积累起来,夹进旧本中,就成了一个集画本。每星期学生从中选取最美丽的一幅,仔细观察。自由读写课上,老师精心指导学生说图意,然后小组交流,学生自由练习说图,老师巡回指导,最后据图识字。如一年级学习看图写词写句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写词统习:学生可任意剪贴或画一幅大山、白云、小鸟等图画,在画下老师指导学生写“一座大山”“一朵白云”“一只鸟”,这样不仅强化了识字能力,而且提高了说话写话的能力。
5、在实践活动中识字
我们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我当小导游”等识字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通过加偏旁、减偏旁和换偏旁的方法学习新的生字,灵活识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效率。如:学习“奶”,学生有的说“女”加“乃”是“奶”;有的说把“仍”的单人旁变成“女”字旁就是“奶”,这样很快就记住了“奶”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又复习了“仍”字。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充满趣味教学活动,一定会将识字教学进行的异彩纷呈,教师和学生都能体味到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