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议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胡晓芳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第七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初中政治教学主要以理论为主,每个课时最终的呈现形式是板书。传统的教学主要是学生大量做笔记,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老师的讲解,无法及时思考,这样导致听课效率低,难以完全理解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直到“微课”资源出现在教学活动中,增加了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关键词】 微课;初中政治;运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更多更新的教育资源被开发和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微课作为一个新新产物正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看好。与传统的授课形式相比较,微课有其特殊的特点,其中更易被广大初中老师所接受的是微课的主题突出,目标指向明确,呈现方式多样化,使用起来方便,制作形式简單,学生容易吸纳。正因为有这样一些特点,微课才能在初中各个阶段的课程当中逐渐兴起。初中政治课程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也在课程改革和学生素养培养的过程中逐渐被微课所影响和渗透。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初中政治微课教学的特点
  传统课程是一种单一的、受时空限制的教育教学活动,而微课则是针对这种局限性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活动,其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时间短。
  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精力集中度比较短。因此,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我们微课视频不宜过长,一般都为5—8分钟,最高不宜超过10分钟。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学生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解决我们教学重难点。因此,和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课堂来说,微课在时间上则显得更加的短。
  2、教学内容精简化。
  传统的政治课堂往往需要完成许多教学内容、达成多个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准备大量的教学资源,从而丰富课堂内容和目标的达成。因此,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的主题则显得更为突出、内容更加精简、方向更为明确。从定义中可以得知,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任务中一个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易混点)的教学,或者是完成课堂中一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学活动。
  3、微课视频容量小。
  从教学资源共享性出发,作为教学资源的微课,除了方便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还可以用于教师教研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就是媒体设备以及网络的存在。因此,为了更加便利学生在线或者下载观看学习,教师观摩研究,微课视频除了要保存为比较常见的流媒体格式,还要尽可能的缩小视频的容量。
  二、当前初中政治微课教学方式的现状
  1、忽视“微课堂”教学核心宗旨。
  但纵观当前呈现的“微课堂”,过多的侧重多媒体技术,而忽视了作为教学核心的学生对其的感知与认识。甚至有些政治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忽视了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特点,不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能有效地设置教学情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场景中,不利用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整体素质的提升。
  2、“微课堂”资源体系未形成系统性。
  一门微课的设计构思出来后,需要经过老师和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完善,,这样的微课才会充满生机。片段化、碎片化的微课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划分和归类,需要在一定的结构上进行有意义的关联,但是这种关联是网状结构而不是线性结构的,是动态前进而不是静止不动的,师生在教学中的评价和反馈是形成动态化的学习资源的根本。建立系统化的微课资源,不仅能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也可以供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教学。
  3、老套教学方式与先进教学方式的结合。
  当前,初中政治微课教学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教师在微课教学中的角色没有转换好,仍然存在用“微课堂”这个新方式装下旧友教学模式这个“老酒”。简而言之,就是教学仍然“换汤不换药”,教师的角色依然是过去的“主宰者”“传授者”,而没有转变为“指导者”“激励者”“顾问”等角色。
  三、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1、拓宽学生视野。
  初中政治教材中收录了很多经典文章,并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对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深入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政治综合素养。教师尤其要注重在课堂上引入微课,为学生带来新奇的体验,让学生尽情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比如,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播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以来,民族地区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真正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并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应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教师借助微课辅助教学,能够让课堂教学氛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将文章重点内容提炼出来,并进行一定的补充,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储备。
  2、体现学科内涵。
  结合政治学科特点、目标要求、学科性质,要制作有学科内涵的微课,需要在素材选取上真实可靠、导向明确;在理念定位上要体现教学目标、围绕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从立德树人、情感润泽、人格完善上进行综合考量;在类型选择上,如果按照课堂教学进程分类,符合政治学科的微课类型常见有新课导入探究类、重难点突破类、课堂小结拓展类,如果按照教学方法分类,符合政治学科的微课类型常见有讲授类、问答类、习题讲练类;在内容选择上要有取舍定位,对于言语陈述就能讲清楚的知识、学生自学就能明白的知识没有必要做成微课;在内容呈现上,多用图片、视频、声音等辅助素材,文字素材要简洁明了,多用时政新闻、案例分析、情境解读等素材让微课丰富生动,理据相依,克服文字说教的枯燥,以短小精悍的特点呈现。
  3、提升教学实效。
  现如今,有些初中政治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好微课,很多人把微课教学内容做得华而不实,片段花哨,失去了核心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无法有效集中。更有教师微课内容做得和实际课堂内容没有任何关联,对学生学习知识文化记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当下微课制作画面应该以简洁为主,减少给学生带来的视觉疲劳和集中点的分散,充分发挥微课应用在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优势,这类问题是初中政治教师需要提高和重视的关键。例如,讲解“感受大自然之美”这一内容时,课前老师让学生去观察大自然中他们所认识的美,在微课中,给学生展示了关于大自然中各种漂亮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奇妙和自然的美,提升了学生保护大自然人人有责的意识。
  综上所述,在当下的信息科技时代,微课的教学方式已然不能忽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地将新事物传递给学生。在初中政治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当多展开讨论和研究,最大限度地用微课实现信息资源传递,同时也要解决上述笔者提到的问题,更多地研究学生学习的效果、反馈的意见等,希望今后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