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 吴 松
【机构】 四川省南部县东坝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为确保人类和地球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和环保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选择。在这种背景下,绿色化学理念应运而生。
【关键词】 绿色化学;高中化学;化学实验
绿色化学理念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且绿色化学理念符合中国特色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要求。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对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研发能力等具有积极影响。
一、绿色化学理念的含义
在开展化学研究与设计的时候,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物质的利用,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性、技术性等化学药剂及化学研究的科学被称为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教育中运用化学教育理念,其含义为“合理使用对环境没有危害的化学品,同时要合理处理化学废物”。本文则认为当代化学教育理念核心由三点组成:首先,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受到人口经济与资源稀缺等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绿色化学存在契合点,因此,要为学生树立科学观念,提高观念践行效果;其次,帮助学生培养绿色化学观念,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与化学之间的关系;最后,科学发展观和环境和谐观念,培养学生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科学发展观念,让学生明白了解自然是人类唯一可以依靠的家园。
二、将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渗透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助于加强环境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面对当今社会日渐恶化的环境现象,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环保意识。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期间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能提高环境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比重,帮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意义。“人和自然协调发展”是绿色化学的本质与最终的追求,而追逐经济效益的化学则显得片面、无知。同时,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是产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担负环境教育的重担,要将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渗透到化学教学当中,才能博得学生的认同感,并为学生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及习惯。
(二)有助于学生环保习惯的养成,能够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水平
高中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发现有部分学生存在浪费实验材料、试剂等情况;同时,也有一些学生直接将实验废弃物采用不规范的方式进行处理,如直接向水池里傾倒等。所以,教师要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环保习惯。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时,可以基于绿色教育为入手点组织教学活动。此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透明的玻璃瓶为什么不能放此类废液?”然后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寻找答案。通过此类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了解、掌握绿色化学理念,对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环保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等具有帮助。
三、教师要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里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理念
(一)改进化学实验装置,减少化学实验用品使用量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特定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装置,使得化学实验仪器更加微型化,从而减少化学实验药品的使用量,进而节约化学实验教学成本的同时做到环保与绿色化。
(二)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实验教学中。
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依托化学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化学实验,深入理解其反应规律,掌握化学知识。基于绿色化学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为了更好的实施化学实验,根据绿色化学实验设计,让学生树立起绿色化学理念。例如,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环保的实验材料,通过优化绿色化学实验,既减少了化学实验中产生的污染物质,又提高了化学实验材料的有效使用率。同时,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绿色环保的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融入到化学实验中。
(三)指导学生规范操作
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流程是决定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若在操作过程中稍有疏忽,就可能产生不必要的化学污染物。因此,在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前,教师要树立学生绿色环保的理念,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教师通过利用课前预习环节,引导学生按照化学教材对即将要做的实验进行步骤分析,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另外,教师要随时监测学生的实验过程,对实验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疏忽的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时提出来,增加学生的操作注意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降低实验误差。
(四)实验装置、药品的绿色控制。
绿色、合理的化学实验装置是实现绿色化学实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控制化学实验装置和原材料,对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手段进行优化和改革,将有毒实验转为绿色实验。对化学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运用少量的药物、药水进行试验,也可以有效控制化学污染物的产生。
(五)回收利用实验物品。
我们知道,大部分的化学实验都会伴随着有害气体、污染液体、废渣废气等实验产生物的出现。学生对这些有害化学物质处理的方法都是直接倒入户外或下水道,然而这些实验产生物中很多都含有酸碱等有毒物质,如果随意处理,就会产生一定危害,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化学实验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化学实验生成物。例如,对化学实验后产生的金属物质可以进行回收再循环利用,对于酸碱性溶液可以利用其他化学知识将其进行分类排放。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学生在对化学实验生成物进行二次利用或分类排放时也能扩展化学知识点,同时养成绿色化学实验习惯。
(六)与现代多媒体计算机相结合
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计算机已显得十分普遍,计算机投入到教育中也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因此在教学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计算机来进行模拟,比如那些污染性强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方式来进行展现。
综上所述,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是新世纪化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到了某些化学物品所带来的危害,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温其兵. 绿色化学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的开展[J]. 考试周刊,2017(65):148.
[2]李树春. 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 理科考试研究,2015,22(11):81-82.
【关键词】 绿色化学;高中化学;化学实验
绿色化学理念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且绿色化学理念符合中国特色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要求。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对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研发能力等具有积极影响。
一、绿色化学理念的含义
在开展化学研究与设计的时候,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物质的利用,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性、技术性等化学药剂及化学研究的科学被称为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教育中运用化学教育理念,其含义为“合理使用对环境没有危害的化学品,同时要合理处理化学废物”。本文则认为当代化学教育理念核心由三点组成:首先,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受到人口经济与资源稀缺等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绿色化学存在契合点,因此,要为学生树立科学观念,提高观念践行效果;其次,帮助学生培养绿色化学观念,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与化学之间的关系;最后,科学发展观和环境和谐观念,培养学生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科学发展观念,让学生明白了解自然是人类唯一可以依靠的家园。
二、将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渗透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助于加强环境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面对当今社会日渐恶化的环境现象,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环保意识。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期间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能提高环境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比重,帮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意义。“人和自然协调发展”是绿色化学的本质与最终的追求,而追逐经济效益的化学则显得片面、无知。同时,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是产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担负环境教育的重担,要将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渗透到化学教学当中,才能博得学生的认同感,并为学生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及习惯。
(二)有助于学生环保习惯的养成,能够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水平
高中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发现有部分学生存在浪费实验材料、试剂等情况;同时,也有一些学生直接将实验废弃物采用不规范的方式进行处理,如直接向水池里傾倒等。所以,教师要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环保习惯。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时,可以基于绿色教育为入手点组织教学活动。此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透明的玻璃瓶为什么不能放此类废液?”然后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寻找答案。通过此类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了解、掌握绿色化学理念,对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环保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等具有帮助。
三、教师要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里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理念
(一)改进化学实验装置,减少化学实验用品使用量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特定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装置,使得化学实验仪器更加微型化,从而减少化学实验药品的使用量,进而节约化学实验教学成本的同时做到环保与绿色化。
(二)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实验教学中。
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依托化学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化学实验,深入理解其反应规律,掌握化学知识。基于绿色化学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为了更好的实施化学实验,根据绿色化学实验设计,让学生树立起绿色化学理念。例如,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环保的实验材料,通过优化绿色化学实验,既减少了化学实验中产生的污染物质,又提高了化学实验材料的有效使用率。同时,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绿色环保的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融入到化学实验中。
(三)指导学生规范操作
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流程是决定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若在操作过程中稍有疏忽,就可能产生不必要的化学污染物。因此,在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前,教师要树立学生绿色环保的理念,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教师通过利用课前预习环节,引导学生按照化学教材对即将要做的实验进行步骤分析,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另外,教师要随时监测学生的实验过程,对实验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疏忽的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时提出来,增加学生的操作注意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降低实验误差。
(四)实验装置、药品的绿色控制。
绿色、合理的化学实验装置是实现绿色化学实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控制化学实验装置和原材料,对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手段进行优化和改革,将有毒实验转为绿色实验。对化学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运用少量的药物、药水进行试验,也可以有效控制化学污染物的产生。
(五)回收利用实验物品。
我们知道,大部分的化学实验都会伴随着有害气体、污染液体、废渣废气等实验产生物的出现。学生对这些有害化学物质处理的方法都是直接倒入户外或下水道,然而这些实验产生物中很多都含有酸碱等有毒物质,如果随意处理,就会产生一定危害,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化学实验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化学实验生成物。例如,对化学实验后产生的金属物质可以进行回收再循环利用,对于酸碱性溶液可以利用其他化学知识将其进行分类排放。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学生在对化学实验生成物进行二次利用或分类排放时也能扩展化学知识点,同时养成绿色化学实验习惯。
(六)与现代多媒体计算机相结合
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计算机已显得十分普遍,计算机投入到教育中也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因此在教学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计算机来进行模拟,比如那些污染性强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方式来进行展现。
综上所述,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是新世纪化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到了某些化学物品所带来的危害,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温其兵. 绿色化学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的开展[J]. 考试周刊,2017(65):148.
[2]李树春. 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 理科考试研究,2015,22(1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