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理念

【作者】 蔡 青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民族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对数学教育进行改革,既寓教于乐又不会偏移我们的教学目标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理念;解决问题;自主思考

  新课程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迎面而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当前的教改精神。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探索和追求,同时也促使了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在这种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由得去思考,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需要什么?在教学中怎样去实践新理念,真正走进新课程。
  一、以解决问题为载体
  解决问题是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在教学时,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使他们初步懂得应如何数学地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如何合理地计算出结果。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如在教《年、月、日》这一课时,首先提出问题:“爷爷每天要吃一片Vc,一盒有30片,够吃一个月吗?”要想知道够不够,需要知道什么?关于“月”你已经知道了什么?结合学习材料,观察分析,学习新知。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探究出了“大月、小月、2月”。这样以问题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问题“每盒30片,一箱一共有12盒,爷爷吃一年,够吗?”引领学生认识了平年和闰年,丰富了教学过程。巩固练习部分设计的问题非常贴近生活:问题1:学校小李老师要去支教,连续工作两个月,可能要多少天?(相邻的两个月之间有什么规律?)问题2:展示小李老师回来的车票,2013年9月30日,20:30分开,全程23小时,他几日回来的?(9月30日之后的那一天是哪天?)问题3:爸爸外出参会要带茶叶,每两天一袋,需要准备多少袋茶叶?会议通知:2月27——3月5日。(2013年的2月有多少天呢?)
  整个课堂以解决问题为研究载体,减少了单纯的识记,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方法,把握了学生对常识性知识的了解和数学学习的关系,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如我在教《平移和旋转》一课时。选择了孩子们喜欢的“游乐园”导入,让孩子们仔细观看运动着的小火车、摩天轮、旋转木马、小熊跳,并进行动作模仿,用动作来代替语言的不足,初步感知两种运动的不同,并分类,确定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平移。第二个大环节,播放小蚂蚁搬运食物的动画,它搬运的食物是黄豆、薯条和三角形饼干,分别代表了点、线段和面。这样的设计如此巧妙!
  在点的平移环节,明确描述了平移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在线段的平移中,第一个层次让学生初步感知线段的平移其实就是线段上点的平移,从而利用了刚刚学习的知识。第二个层次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找对应点,并且观察思考后得出线段的平移只需要找两个端点的对应点就可以,而平移的距离就是两对应点之间的格数。三角形用饼干表示的是面的平移,设计中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交流;然后引导学生想象“三只蚂蚁搬不动饼干,其实饼干上有无数只蚂蚁在帮忙呢!”,让学生感悟到面的平移其实就是无数个点有规则的平移。短短的一节课,一只小小的蚂蚁,几个看似简单的环节,注重了直观演绎和内涵挖掘相结合,在探寻“平移”本质特征的活动中,把本节课的重难点诠释的淋漓尽致,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三、自主思考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将失去生活的最大乐趣。”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展示并表达独具特色的思想,成功者大多数有极具个性的思想,有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如在执教《编码》这一节课时,课的开始没什么特别的,课的中间才深感神奇。基本的思路可以理解为100道口算题比赛,帮数学老师登记口算成绩,引导学生去编号,“只有21号的学生全做对”,对刚才的编号进行否定,也是本节课中的第一次否定,优化编码方法30621和3621,从而引出编码说明书的编写,总结出编码时不仅要简洁还要位数统一,“给自己编号”,第一次用编码——“小故事:以后可能发生的故事,请同学帮我找找30221”,制造第二次矛盾冲突,对前面的编码方法又一次否定,产生新的编码需求,即让编码的“保质期”变长,既能表明年级,班级还能表示学号,并且能用六年的号码。——“再次给自己编码”,第二次用编码——拓展到市教育局、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对学籍的管理。
  一节课在不断否定和相互争辩中升华到难以企及的高度,比如说老师告诉学生你的头发很乱,学生们就相互看着,老师说没有准备梳子,然后孩子们自己去找梳子,找不到的老师这里有。同学们就梳啊梳啊,最后一照镜子,哦,原来这样梳头发最漂亮!这算不算也是一种新的理念呢?
  四、探究感悟互动的亲和力
  新课程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交流是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合作学习,强调人际交往,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有利于鼓励学生之间真正交流思想,进行讨论。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情境中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和看法,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准确的知识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效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概括和吸收别人意见的能力。如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采用各自喜欢的策略求圆的周长,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比较体会这些不同方法从本质上都是依据“化曲为直”的数学方法,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讨论圆周长与圆的什么有关,经过不同办法的操作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在探究发现中体会并归纳出圆周长公式C=πd。感受用数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简便。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组与组交流、同桌交流等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互动、互学,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总之,新的教学理念引导新的教学潮流,教学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中落实新的理念引导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以解决问题为载体、紧密联系生活、关注学生自主思考等新的理念能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从课堂中获得生活的灵感,使每一个孩子感受到数学的学习价值。
  参考文献:
  [1]魏广清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浅谈[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2]程观航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安徽教育1980年03期。
  [3]彭伏元小学数学思考题教学的几点体会[J];安徽教育1980年04期。
  [4]张展志简易方程及其教学[J];安徽教育198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