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作者】 陈贻丽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北城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施教,就是要明确其意义作用的前提下,创新设计合作学习步骤流程,引导学生合作。同时,也不能全部采用这种模式,要注意合作与独立学习的自悟结合。
【关键词】 小学语文;合作;应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别于传统接受式学习,这样的学习要求,不仅增多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学习主体性,还让学生增强了合作意识,发展了合作能力。在社会竞争急剧的今天,显得特别是有现实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合作学习呢?带着这样一种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究。下面,我结合多年语文教学,谈谈合作学习在其间的实践应用。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有效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的学习合作,分享知识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拉近他们情感距离,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和倾听能力。学生之间在进行合作交流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活动中来。这些能力的培养,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追求。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首先,科学分组,明确自身责任。在有效分组的前提下,我们每个学习小组还应设立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及其他成员等。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对组员分工,组织人员有序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组长人选不要固定,要引进竞争机制,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锻炼。记录员职责是将本组经讨论达到共识的内容和组员发言要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讨论的情况归纳总结后在全班交流汇报。每人担任不同角色,一定时间后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角色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增进互动的有效性。
其次,要用“导学案”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制力还有一定的欠缺,所以在教师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导学案”,即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案,就是把语文问题形成“问题串”,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学生只有自主地进行了思考,才能够对接下来的合作学习有更好的适应性。例如,在教学《北风和小雨》一文时,我们在设计“导学案”时就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步,引导学生“议”:北风来了,会有哪些变化呢?可以联系生活来说一说,议一议,小朋友由于有切身体会,可以从身体感觉,穿衣,周围景色等说出很多变化;第二步,引导学生“找”——划出课文中描写北风来了,事物变化的语句;第三步,引导学生“诵”——反复吟诵,读出冷的感受,以及青草、梧桐树、小鸟对北风的害怕。在这三个环节中,各小组均围绕导读提示开展讨论。由于合作学习解放了学生的嘴,人人参与讨论,所以课堂气氛既融洽又热烈,学生很轻松地就理解了课文内容。
再次,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之间形成合作学习模式。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和研究之后,把得到的答案与同伴进行交流,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一步完善间題的答案,还能够了解学生之间的解题思路。在小学语文教学阅读題的答題中,学生几乎很难得到完美的答案,所以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就显得很有意义。还有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状况,合作讨论学习的模式更能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状态。
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我们不要把它当作语文教学中的全部,多种学习方式并存。还有就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不要夸大教学成果和教学目标,要制定适合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方案。最主要就是要提倡合作与独立相结合,不能倡导合作学习而忽视了其他学习方式的应用。在这儿,我们着重强调合作学习应与独立自主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即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织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美得享受。
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有的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都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我们要提倡在自学、自悟的特色语文学习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基于合作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又把其他学习方式互为补充的教的理念,才能让教致力于学的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得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
参考文献:
[1]郑守印,浅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8年。
[2]张小群,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中华少年,2018年。
【关键词】 小学语文;合作;应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别于传统接受式学习,这样的学习要求,不仅增多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学习主体性,还让学生增强了合作意识,发展了合作能力。在社会竞争急剧的今天,显得特别是有现实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合作学习呢?带着这样一种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究。下面,我结合多年语文教学,谈谈合作学习在其间的实践应用。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有效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的学习合作,分享知识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拉近他们情感距离,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和倾听能力。学生之间在进行合作交流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活动中来。这些能力的培养,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追求。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首先,科学分组,明确自身责任。在有效分组的前提下,我们每个学习小组还应设立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及其他成员等。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对组员分工,组织人员有序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组长人选不要固定,要引进竞争机制,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锻炼。记录员职责是将本组经讨论达到共识的内容和组员发言要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讨论的情况归纳总结后在全班交流汇报。每人担任不同角色,一定时间后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角色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增进互动的有效性。
其次,要用“导学案”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制力还有一定的欠缺,所以在教师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导学案”,即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案,就是把语文问题形成“问题串”,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学生只有自主地进行了思考,才能够对接下来的合作学习有更好的适应性。例如,在教学《北风和小雨》一文时,我们在设计“导学案”时就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步,引导学生“议”:北风来了,会有哪些变化呢?可以联系生活来说一说,议一议,小朋友由于有切身体会,可以从身体感觉,穿衣,周围景色等说出很多变化;第二步,引导学生“找”——划出课文中描写北风来了,事物变化的语句;第三步,引导学生“诵”——反复吟诵,读出冷的感受,以及青草、梧桐树、小鸟对北风的害怕。在这三个环节中,各小组均围绕导读提示开展讨论。由于合作学习解放了学生的嘴,人人参与讨论,所以课堂气氛既融洽又热烈,学生很轻松地就理解了课文内容。
再次,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之间形成合作学习模式。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和研究之后,把得到的答案与同伴进行交流,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一步完善间題的答案,还能够了解学生之间的解题思路。在小学语文教学阅读題的答題中,学生几乎很难得到完美的答案,所以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就显得很有意义。还有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状况,合作讨论学习的模式更能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状态。
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我们不要把它当作语文教学中的全部,多种学习方式并存。还有就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不要夸大教学成果和教学目标,要制定适合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方案。最主要就是要提倡合作与独立相结合,不能倡导合作学习而忽视了其他学习方式的应用。在这儿,我们着重强调合作学习应与独立自主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即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织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美得享受。
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有的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都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我们要提倡在自学、自悟的特色语文学习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基于合作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又把其他学习方式互为补充的教的理念,才能让教致力于学的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得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
参考文献:
[1]郑守印,浅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8年。
[2]张小群,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中华少年,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