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唐守友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洗马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奠基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们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先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还阐述了作者落实此目标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加强
思维是学习的工具,知识是思维的结果。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思维,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最有效方式。我们知道,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是有区别的,但也是有联系的,二者可同步进行,即知识学习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思维发展了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奠基教育平台,在引导学生学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我们数学,又有着天然优势。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有学科优势,又顺应课标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学,我们更没有理由不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最基本的个工具学科,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小到家里来人吃饭添加碗筷,大到商品交易。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可以将数学模型与生活问题相结合,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培养小学数学思维对于孩子后续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例如,动画《猫和老鼠》中啄木鸟运用三角函数计算出切割木杆的角度,正好砸晕了要吃掉老鼠的猫。这是个卡通动画,但是其反映出了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是典型的理性思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事严谨。当遇到问题时,会分析构成问题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可以避免遇到问题时让情绪左右思维而无法跳出困境。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兴趣。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够深入理解数学计算中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有利于培养出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们在听数学课时兴趣盎然,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都会大幅度提高,进而解决了小学数学成为教学难点的问题。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除了打持久战之外,还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渗透数学思想:在小学阶段,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收集并呈现有趣的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例如,将动画片中的有关数学的内容剪辑下来,在课前或者课间播放,既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又能够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时候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贵有疑。南宋教育家朱熹告诉我们,读书无疑须教有疑。而实施“教有疑”最好策略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我们知道,小学生主动质疑习惯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有所启才有所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三)加强逆向思维方法的授予。逆向思维是发散式思维的一种,是打破学生习惯性思维的一种有效做法,其基本特征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索问题,这种思维形式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反联结性。逆向思维的方法多用于应用题的解答。例如,张兰在暑假阅读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在第一周,他阅读了一本书的一半少40页,在第二周,他阅读了剩下的一半多10页,第三周他阅读了30页,至此全部看完。问题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一共多少页?利用逆向思维来解答,第二周阅读了剩下的一半多10页,第三周阅读了30页看完,即30页加10页正好是剩下的一半,也就是40页;剩下的书页数是80页;第一周阅读了书的一半少40页,即比80页少40页,也就是第一周阅读了40页。所以这本书总共是80页加上40页,等于120页。逆向思维这种数学思维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问题和题中已知的部分条件来还原出潜在的条件,运用还原出的条件可以继续向前堆。如此这般环环相扣,最终就能解决问题。
(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小学生思维灵活性,应当增强数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从多种角度思考的机会和平台,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维。为此,我们可采取不同数学问题对同一个数学知识点或者数学公式进行考察,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对不同数学问题的应对与解决能力,提升学生对不同数学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通过套构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要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来让学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要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切实感觉到数学的实用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孩子的实际认知水平,选择适合孩子的教学素材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让孩子在数学课堂上能够激发潜能,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2年。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加强
思维是学习的工具,知识是思维的结果。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思维,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最有效方式。我们知道,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是有区别的,但也是有联系的,二者可同步进行,即知识学习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思维发展了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奠基教育平台,在引导学生学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我们数学,又有着天然优势。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有学科优势,又顺应课标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学,我们更没有理由不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最基本的个工具学科,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小到家里来人吃饭添加碗筷,大到商品交易。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可以将数学模型与生活问题相结合,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培养小学数学思维对于孩子后续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例如,动画《猫和老鼠》中啄木鸟运用三角函数计算出切割木杆的角度,正好砸晕了要吃掉老鼠的猫。这是个卡通动画,但是其反映出了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是典型的理性思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事严谨。当遇到问题时,会分析构成问题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可以避免遇到问题时让情绪左右思维而无法跳出困境。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兴趣。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够深入理解数学计算中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有利于培养出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们在听数学课时兴趣盎然,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都会大幅度提高,进而解决了小学数学成为教学难点的问题。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除了打持久战之外,还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渗透数学思想:在小学阶段,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收集并呈现有趣的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例如,将动画片中的有关数学的内容剪辑下来,在课前或者课间播放,既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又能够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时候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贵有疑。南宋教育家朱熹告诉我们,读书无疑须教有疑。而实施“教有疑”最好策略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我们知道,小学生主动质疑习惯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有所启才有所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三)加强逆向思维方法的授予。逆向思维是发散式思维的一种,是打破学生习惯性思维的一种有效做法,其基本特征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索问题,这种思维形式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反联结性。逆向思维的方法多用于应用题的解答。例如,张兰在暑假阅读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在第一周,他阅读了一本书的一半少40页,在第二周,他阅读了剩下的一半多10页,第三周他阅读了30页,至此全部看完。问题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一共多少页?利用逆向思维来解答,第二周阅读了剩下的一半多10页,第三周阅读了30页看完,即30页加10页正好是剩下的一半,也就是40页;剩下的书页数是80页;第一周阅读了书的一半少40页,即比80页少40页,也就是第一周阅读了40页。所以这本书总共是80页加上40页,等于120页。逆向思维这种数学思维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问题和题中已知的部分条件来还原出潜在的条件,运用还原出的条件可以继续向前堆。如此这般环环相扣,最终就能解决问题。
(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小学生思维灵活性,应当增强数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从多种角度思考的机会和平台,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维。为此,我们可采取不同数学问题对同一个数学知识点或者数学公式进行考察,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对不同数学问题的应对与解决能力,提升学生对不同数学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通过套构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要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来让学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要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切实感觉到数学的实用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孩子的实际认知水平,选择适合孩子的教学素材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让孩子在数学课堂上能够激发潜能,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