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
【作者】 王玉兰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第七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意志是初中生上体育课时锻炼身体,成为体魄强健的人,自觉地客服困难,奋勇拼搏,以顽强的毅力达到目标的过程。培养初中生的意志力,从而“有志者事竟成”,让优秀的意志品格成为孩子们受之一生的财富。
【关键词】 初中语文;学生;意志力;培养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不断落实,在校初中生中独生子女逐年增多,家庭生活环境也逐步改善,加之家长对其子女的厚爱与呵护,尤其有很多孩子由于父母工作繁忙,都交予爷爷奶奶来管理,而爷爷奶奶对于孩子都十分的溺爱,孩子们的生活中缺少了艰难感和危机感,他们的意志力薄弱,常常经受不住磨难与挫折,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不顺都挺不住,从此萎靡不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一、初中学生意志力的现状分析
意志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的品质结构的重要成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的集中表现。一个人如果有良好的品质,即坚强的意志,他就能自觉树立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能控制、支配自己的行动,忍受艰苦,抗拒不良干扰,保持充沛精力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就能在挫折和失败时,始终不渝,满怀信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综合国内外有关学者的观点和理论,人们把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协调;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许多心理特点;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其中“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作为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条件之一。而我们的初中生身上缺乏的也正是坚强的意志。当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可是,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许多学生从小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影响,缺少艰难环境的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的学生又多是独生子女,社会的影响,家庭的娇惯,养成怕苦、怕累的习惯,意志薄弱,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差。他们心理素质差,处理问题不够沉着,缺少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遭受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意志薄弱已经成为他们成才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策略
1、树立学生信心。
如今,独生子女多,在生活中往往受不了挫折,很容易对事物产生懒惰和畏难的心理,致使不能正常的生活。我们要培养孩子不怕困难的品质,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如体育活动开始时心理上的惰性,身体素质基础要在逐步的运动中磨练,对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掌握的不好,心理素质差等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学习和体育活动的困难,要完成学习和锻炼任务,就必须克服这些方面的困难。教师要鼓励、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启发他们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学生克服困难的成功,教师要抓住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喜悦,使其坚决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信心得到及时的肯定。如果学生确实很难达到目的时,可帮助学生分析挫败的原因,使其重新找回自信和正确的方法。
2、进行挫折训练。
通过以苦锻志,以达到培养学生意志的目的。没有困难,就没有意志,只有经历不断的挫折考验,不断地增强耐挫力,我们的意志才会提高。我们平时理解的挫折是指阻挠、失意、挫败的意思。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所收到的阻碍,因无法客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有的人跌倒了能爬起来,有人稍遇挫折便一蹶不振。这就关系到一个耐挫力的问题。耐挫力即是指挫折及耐受能力是指个人对挫折的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耐挫力高的人,往往比较积极,自信,往往能够战胜这种困境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耐挫力是意志力的其中一方面。所以通过培养耐挫力,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培养青少年的耐挫力。我们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小事着手,让他们通过战胜挫折,以达到培养坚强意志的目的。生活中,多让孩子自己处理遇到的问题,比如说家务,适当的让他下厨,煮菜做饭的辛苦,让他们饭前帮忙,饭后洗碗,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学习中,鼓励他们遇到问题不要马上向老师求助,应自己开动脑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上,老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难题让学生去思考,解答。通过不断的以困境和难题来刺激学生,使得他们养成一种耐挫力,使得他们的意志品质不断完善。 犯错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的加以惩罚,这是通过对学生适当的惩罚,对他们进行挫折的教育,或许在家中,或在学校里,虽然犯错里出了系哦小毛病,但是如果教师或家长都是以一种无谓的态度去包容他们,久而久之,青少年学生便会滋生一种错误的心理,自己就是对的,别人的观点不能接受,一旦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不被外界所认可的同时,便会做出极端行为。如一学生遭老师批评。并令其写检讨书,此学生因从小受宠成型,从未遇到批评,因而一时不能接受,居然轻易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人生不可能永远不犯错的,教师,家长应从小就教育孩子知错能改,学生通过不断的接受别人的意见,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客服自身的缺点,以达到完善意志力的目的。
3、开展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因为学生的意志的培养和锻炼,许多情况下是通过模仿与意志力的人所做的事情来完成的。美国盲女作家海伦凯勒一岁半因一场疾病而失去了视力、听力,但她没有听从命运的摆布,而是凭借百折不回的毅力战胜自己学习道路上的无数困难,最后她掌握了五种文字,并且写了热爱生活,催人奋进的作品。他们这些人都是生活的强者,以这些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促使学生思考:一个残疾人都能做出如此令人注目的成绩,我们身体健康,我们为仕么不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呢?
总之,初中生意志力的培养,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只有培养出好的意志品质,才能让初中生正确地面对挫折,增强自身的承受能力,才能让其懂得做好一件事情就要坚持,学习也需要有毅力,在一切事物前培养出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培养初中生的意志力必须持之以恒,从学校和家庭的学习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让好的意志力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 初中语文;学生;意志力;培养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不断落实,在校初中生中独生子女逐年增多,家庭生活环境也逐步改善,加之家长对其子女的厚爱与呵护,尤其有很多孩子由于父母工作繁忙,都交予爷爷奶奶来管理,而爷爷奶奶对于孩子都十分的溺爱,孩子们的生活中缺少了艰难感和危机感,他们的意志力薄弱,常常经受不住磨难与挫折,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不顺都挺不住,从此萎靡不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一、初中学生意志力的现状分析
意志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的品质结构的重要成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的集中表现。一个人如果有良好的品质,即坚强的意志,他就能自觉树立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能控制、支配自己的行动,忍受艰苦,抗拒不良干扰,保持充沛精力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就能在挫折和失败时,始终不渝,满怀信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综合国内外有关学者的观点和理论,人们把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协调;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许多心理特点;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其中“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作为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条件之一。而我们的初中生身上缺乏的也正是坚强的意志。当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可是,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许多学生从小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影响,缺少艰难环境的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的学生又多是独生子女,社会的影响,家庭的娇惯,养成怕苦、怕累的习惯,意志薄弱,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差。他们心理素质差,处理问题不够沉着,缺少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遭受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意志薄弱已经成为他们成才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策略
1、树立学生信心。
如今,独生子女多,在生活中往往受不了挫折,很容易对事物产生懒惰和畏难的心理,致使不能正常的生活。我们要培养孩子不怕困难的品质,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如体育活动开始时心理上的惰性,身体素质基础要在逐步的运动中磨练,对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掌握的不好,心理素质差等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学习和体育活动的困难,要完成学习和锻炼任务,就必须克服这些方面的困难。教师要鼓励、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启发他们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学生克服困难的成功,教师要抓住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喜悦,使其坚决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信心得到及时的肯定。如果学生确实很难达到目的时,可帮助学生分析挫败的原因,使其重新找回自信和正确的方法。
2、进行挫折训练。
通过以苦锻志,以达到培养学生意志的目的。没有困难,就没有意志,只有经历不断的挫折考验,不断地增强耐挫力,我们的意志才会提高。我们平时理解的挫折是指阻挠、失意、挫败的意思。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所收到的阻碍,因无法客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有的人跌倒了能爬起来,有人稍遇挫折便一蹶不振。这就关系到一个耐挫力的问题。耐挫力即是指挫折及耐受能力是指个人对挫折的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耐挫力高的人,往往比较积极,自信,往往能够战胜这种困境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耐挫力是意志力的其中一方面。所以通过培养耐挫力,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培养青少年的耐挫力。我们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小事着手,让他们通过战胜挫折,以达到培养坚强意志的目的。生活中,多让孩子自己处理遇到的问题,比如说家务,适当的让他下厨,煮菜做饭的辛苦,让他们饭前帮忙,饭后洗碗,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学习中,鼓励他们遇到问题不要马上向老师求助,应自己开动脑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上,老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难题让学生去思考,解答。通过不断的以困境和难题来刺激学生,使得他们养成一种耐挫力,使得他们的意志品质不断完善。 犯错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的加以惩罚,这是通过对学生适当的惩罚,对他们进行挫折的教育,或许在家中,或在学校里,虽然犯错里出了系哦小毛病,但是如果教师或家长都是以一种无谓的态度去包容他们,久而久之,青少年学生便会滋生一种错误的心理,自己就是对的,别人的观点不能接受,一旦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不被外界所认可的同时,便会做出极端行为。如一学生遭老师批评。并令其写检讨书,此学生因从小受宠成型,从未遇到批评,因而一时不能接受,居然轻易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人生不可能永远不犯错的,教师,家长应从小就教育孩子知错能改,学生通过不断的接受别人的意见,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客服自身的缺点,以达到完善意志力的目的。
3、开展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因为学生的意志的培养和锻炼,许多情况下是通过模仿与意志力的人所做的事情来完成的。美国盲女作家海伦凯勒一岁半因一场疾病而失去了视力、听力,但她没有听从命运的摆布,而是凭借百折不回的毅力战胜自己学习道路上的无数困难,最后她掌握了五种文字,并且写了热爱生活,催人奋进的作品。他们这些人都是生活的强者,以这些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促使学生思考:一个残疾人都能做出如此令人注目的成绩,我们身体健康,我们为仕么不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呢?
总之,初中生意志力的培养,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只有培养出好的意志品质,才能让初中生正确地面对挫折,增强自身的承受能力,才能让其懂得做好一件事情就要坚持,学习也需要有毅力,在一切事物前培养出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培养初中生的意志力必须持之以恒,从学校和家庭的学习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让好的意志力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