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

【作者】 陈雪梅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胜利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口语交际课是小学语文新教材中的一种新型课目。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审视反思当今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准确领悟新课标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发资源,整合教材,提供学生喜欢的交际话题;创设情境、优化课堂,让学生自然交际;实现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这几方面来落实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突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开发资源;创设情境;课堂互动
 
  语文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交际能力的开放型人才。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呢? 
  一、开发资源,整合教材,提供学生喜欢的交际话题 
  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和今后社会交际的实际。因此,口语交际要重视话题的选择,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学生熟悉而感兴趣、有话说的话题,还有绝大多数学生都可参与的话题。如介绍家庭成员、说旅游经历、介绍做手工,或是游戏交流、读书交流、家庭生活介绍、饲养动物的交流等,这些都比较切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关于社会生活中的口语交际的训练,如做客、打电话、买东西、辩论、采访等,学生对这一类话题往往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只要有训练准备,生活中注意观察,他们就能说得有条有理。 
  总体来说,口语交际可选择的题材非常多,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介绍类(自我介绍、介绍家乡等)、独白类(说笑话、讲故事、说广告等)、交往类(请教、劝说、采访等)、表演类(演课本剧、主持节目等)、讨论类(小讨论、小辩论等)。 
  对于教材,我们则要创造性地使用,要超越教材,不能紧局限于《语文园地》或《综合训练》中提出的口语交际的内容。我们在教学时,只要能巧妙地抓住契机,定然能激起学生口语交际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如《落花生》一文,课文中父亲为什么把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花生有用,难道桃子、石榴、苹果就没有用吗?学生通过讨论、辩论,得出:“做花生这样的人好,不过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也不错,因为这样的人既体面,对社会又有作用。”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既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又表现了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创设情境,优化课堂,让学生自然交际
  1.利用电教,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制作的课件可以将课文内容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这样能唤起学生观察思考、说话的兴趣。如教《夏夜多美》这课时,可以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蚂蚁和睡莲的表情、动作,想想它们在做什么?可能会说什么?利用这个特定的环境,激发学生想要描述、赞美、交流、议论的愿望,教师再适时地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学生看着生动的画面,同学之间互相练习,畅所欲言,一定有话可说。 
  2.利用实物,创设情境 
  为了能使课堂生动有趣,引导学生爱讲、敢讲、会讲,教师就应提供口语交际实物,演示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最快进入观察,最想急于表达,使交际训练自然进行。例如,在上《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把葡萄、桔子、柚子、柿子、梨、苹果放在水果盘中,学生的视觉、味觉、知觉一下被唤醒,很快地进入到交际的情境中。学生在观察之后调动原有的知识积累,能说出自己爱吃的水果的特点,使交际活动有序、活跃地进行。 
  3.师生表演,创设情境 
  为了增强口语交际情境的真实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不吐不快的交际欲望,教师可以跟学生合作,也可以让学生跟学生合作,通过表演,达到预期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如教学《坐井观天》这课,教师扮演青蛙,学生扮演小鸟,通过教师入情地朗读,读活了这个故事,学生生动的表演,演活了故事,最后让学生想象跳出井口的青蛙是否高兴。在这样的情境表演中,学生一定更想说了,而且说的面也广。又如,在上小学语文第八册“以诚待人”的口语交际时,我特意让学生表演了一个小品。我设计了一个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家里来了客人,小红在家如何待人接物的剧本,让一个学生扮演小红,教师扮演客人,表演结束后,全班学生对如何待人接物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不仅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演欲望,也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在教学口语交际“借铅笔”时,教师也可让学生在同桌之间进行表演来创设情境:向同学借铅笔等学习用品时,你们分别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然后请学生上台表演。让学生在这些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发展了自己的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多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 
  为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发挥,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语言实践活动的形式应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如开展每周一题的讨论活动,讲故事见闻,小评论以及到社会家庭中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等。但是教师对活动的开展要把握住两点:一是要有真正的活动,不可纸上谈兵;二是要从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出发。因为只有活动才有交往,有交往就需要语言表达,这样学生才有实践的机会。此外,只有从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去开展活动,学生才能有主动参与的内动力,他们也才乐于与人进行交际。 
  口语交际策略众多,方法纷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该肯定的是,只有让口语交际活力不断,使小学生在每一次口语交际中保持新奇、兴奋,才能使每一次口语交际真正成为师生生命中不可重复的珍贵体验,真正成为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