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创新培训思路,提升培训质量 ——教师培训实践研究

【作者】 阳 军

【机构】 四川省高县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新课标的改革背景下,作为教师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如何才能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完善的教学方式,提升的教学能力,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教师队伍。本文主要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如何有开展教师培训的实践进行分析,改变传统固化的教师培训模式,探索有效培训策略,提升培训的质量。
  【关键词】 培训思路;培训质量;培训实践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需要设定好教学培训的目标,使用比较接地气的培训模式,利用网络形式新兴途径等进行培训,做好各类基础的服务性工作,提升其实际培训的效果。现阶段,国家对于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在多种原因的影响下,导致培训者的培训工作不够理想,其培训者的专业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以及发展,尤其是负责基层教师培训中心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
  1.工作重心下移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教师培训的成效也不够显著,总体的培训形式以及开放性都比较弱,基层教师的参培负担也比较重,这使得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不强。因此,需要实时的开展教师培训的调研工作,分析并了解基层教师的培训期望,合理的利用时间,尽可能的满足一线教师的培训需求,开展问卷调查以及走访座谈等的工作,广泛的收集并征求教师们的意见,让其在培训中可以处理好教育教学的基础问题。并对其收集整理到的意见进行汇总以及整理,无论是培训内容还是培训形式,都应当对其意见进行较为具体化的分析,构建问题台账,设定好培训的主体,选择适合其教师们的培训内容,为其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2.内外结合、梯次搭配
  县级教师的培训质量与参训教师的认可程度息息相关,培训师资队伍的水平会影响到日后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质量。培训机构教师理论知识比较多,一线的教师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这两类在职人员的长处各不相同,怎样在培训工作中充分的使用其长处,成为了关键。需要构建由骨干教师构成的培训团队,同时成立学科培训的专家小组,由一线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工作的主导。分析县级教师的数量以及教学的水平,不断的充实县级教师培训团队,采用内外结合、梯次搭配的形式,构建学习交流平台。
  3.量身设计培训方案
  在制定全县教师的培训方案时,必须要以教学的实际需求为基准,服务好一线的教师。很多时候,制定的培训方案制定依据都不够明确,调研以及调查内容都不够精确,其实际的视野十分的狭乍,培训方案和教师们现实的培训需求连接不够紧密,这就在无形之中拉低了培训质量以及效果,教师对其的认可度比较差。很多时候培训理论性的课程内容会比较多,实践性的研讨会比较少,其缺少专业性的理念,专业知识也比较薄弱,培训主体设定也不够明确,其所开设的课程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总体培训形式过于单一化。在新课标的带领下,教师们需要就其实际的需求选择好培训的内容,设定好培训的主题,合理的安排培训的课程,将重心放置到实践性的课程当中,采用课堂观摩以及经验分享等形式开办教师培训活动,使得教师们都可以积极自主的参与到培训活动,有所收获。
  4.创新培训模式
  首先,要实行分科小班化的培训模式,转变以往大班集中授课的形式,开展分科小班化的教学观摩形式,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需要合理的使用体验式、情景式等形式,让教师们可以进行各类学术以及教学知识的交流。在实际的培训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其任务进行驱动,调动起学员们参与的积极性,设定好参训学员的主体地位,实施的进行互动交流,将培训课堂交还给参训人员,并把参训的教师当做培训的资源,采用现场提问等形式,展现出教学的成果,学员们也会更为投入的参与到培训学习中。
  再次,需要聚焦热点,如果教师们对某一问题产生了困惑,那么培训者就应当主动给教师们搭创实时交流的平台,让参与培训的教师找出各类不同类型教师在其教材处理以及教学措施等方面的不同,明确自身问题,积极自主的和专家们进行沟通,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
  最后,需要让一些名师展示自己的教学主张,分别都教育理念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度的讲解以及展示,帮助各类参与培训的教师解答困惑,参训教师也会由此看出差距,找出问题,设定好发展的方向,不断的强化教师们教学的自信心。
  5.突出骨干教师培训
  县级教师培训人员的数量比较多,学科也比较繁杂,在开展教师培训的工作时,需要凸显出校长、骨干教师培训。正确的点评课堂教学,开设专题讲座活动,提升学校的中坚力量,强化该学校的教师的业务素质以及办学水平。
  6.规范教师培训流程
  培训管理部门应出台教师相关管理办法。从组织管理与职责分工、培训内容与任务分解、奖惩制度与绩效考核等几个方面具体而又明确提出培训要求。凡列入年度培训计划的,年度内原则上要安排培训,同时各相关科室要严格按培训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7.做好保障工作
  我县非常重视教师培训保障工作,一是确保经费投入到位。近年来,我县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各地要将落实培训经费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确保培训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中小学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安排培训经费”要求,按时、足额拨付教师培训经费,确保了县域内教师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尽力做好服务工作。每次开班前,都对培训目标、地点、授课专家以及相关要求作周密考虑。开班时,均组织相关人员提前到岗,负责参训人员签到,对未能及时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电话提醒。培训结束后,及时组织人员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从办班通知、实施方案、培训安排到领导讲话,及时存档,保证各类培训资料齐全。
  结语: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课改也在不断的深入,需要不断的推进素质教育理念,潜移默化的提升教师们的专业能力,找出培训者的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创新培训的思路,不断的提升培训工作的质量,推动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D]. 李臻辉.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与测评研究[D]. 向琦祺.重庆师范大学 2018
  [3]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分析[D]. 刘丽.黑龙江大学 2017
  [4]培训机构教师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研究[D]. 谷月.昆明理工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