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蒋 英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行知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一堂高效、有序的课,应该是活而不闹,也就是说,课堂气氛要宽松,学生思维要活跃,创作表现时要静心、细心、耐心。回顾和观察美术教学的种种情景,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我有这样的几点体会:
一、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把学生们喜爱的游戏活动引入美术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增加和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水墨游戏》一课中,为了突破传统枯燥的水墨画教学,我有针对性地结合音乐设计了游戏性的教学环节,诱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我先带领学生进入第一个游戏“随着线条来跳舞”,分别播放了一段舒缓的轻音乐和一段轻快的爵士音乐,学生在亲身感受两段不同节奏的音乐中产生了愉悦的体验,不由自主地跟着跳起了舞,在空中用双手划出美丽的线,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灵感。我“趁热打铁”,播放了欢快的《赛马曲》,让学生在热烈欢乐的氛围中,听着音乐画墨线,学生一边感受马蹄声驰骋草原的音乐形象,一边在纸上富有激情地作画,并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体会到墨色变化,创作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在热烈欢乐的游戏氛围中,学生活跃的思维冲破了教师提供的领域,长出想象的翅膀,在无垠的时空中自由地翱翔。能够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表现欲增强,积极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于是,我设计新颖、独特的游戏,启发了那你就没学生思维。如一年级在学习《太阳月亮你们好》时,我自编故事导入新课,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把太阳、月亮用拟人的手法进行描述,学生听得很投入。这时,我发动学生自编有关太阳、月亮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编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富有童趣,他们的思维进入了神奇的世界,学生在无限的遐想中开始了作画,不一会儿,十几个外形奇特色彩丰富的“太阳、月亮”被邀请到了黑板上,他们完全打破了以往自己心目中“太阳就是圆的,红的;月亮是弯弯的,白的”这个概念,通过故事游戏启发了大家的创作思维,从形象上、色彩上引导学生去大胆发散思维,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践证明,在游戏兴趣的驱使下和游戏氛围的作用下,大大提升了学生对游戏教学中的内容、相关知识技能学习的有效性,更勤于对游戏活动中所产生的相关问题的思考,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美术课堂教学中注重多元评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的教学不能把学习者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更应看做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课堂教学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和学习效果,弄不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在平常的小学美术教学中,面对学生的表现,美术老师们经常给予的评价是:“你说得很好”、“想得不错”、“画得太好啦”;针对学生的美术作业,大多数教师的做法是凭主观印象在下课前匆匆判个“优”“良”等级,或打个分数。偶尔指出几个画得好的同学,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没有受到表扬的同学顿感失落。问题的症结在哪儿?不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不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而是单调的“一人评价、一次评价、一个标准评价”课堂教学评价。评价需要多种条件,但是一个最为基本的、前提性的问题就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紧密的结合,如果没有这个基点,评价也就无从谈起。在备课上,我们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在吃透教材的同时,一定要了解学生,根据他们的特点去选择和安排评价的方式,为评价提供条件。辛海彬小朋友在《画树》一课中,其他小朋友都画出了五彩的、结满果实的树林,惟有他的画面灰灰的、乱乱的,同学们都说:“画得很难看”,我说:“辛海彬观察事物很仔细,你们看他用极其简单的斜斜的线条画出了被风吹斜的树林、散乱的点是被风吹起的沙子,他画得就是被沙尘暴侵袭的树林,太棒了。”老师的肯定增加了学生的自信,也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拓展了学生的欣赏眼界。着手建立小学美术作业长成袋巩固美术学习观。学生整个学期的作业与自己随手所得,均可放入成长袋内,老师每周乃至一个月不等收回检查一次,每次都有检阅的记录与评语,时常互相交换写评语,让他们互相欣赏,互相评价,教师从中灌输正确的审美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业评价能力得到提高。利用成长记录袋学生们学到别人所长,看清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审美学习能力,在审美形成过程中学会自我修改美术作业,学生对美术学习进步十分显效。让学生展现自己的美术作业袋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展示情况,表现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互相评价与改进的能力,均作为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标准,美术作业成长记录不是一节课的评价,而是全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追踪,有教师的感受有学生自己的心得与领悟,通过小小的美术作业成长袋,方便教师了解及掌控所教的学生的发展连贯性,同时,学生也清晰自己与他人的差别从而自觉缩短与他人的差别。
三、注重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给每个学生提供交流与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交流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有效方式,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已所能,得到最大的程度的发展。?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共同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首先,教师要进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处理好分工与合作、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其次,必须明确:合作学习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要视教学内容的情况,适宜地开展;并且,要灵活运用。只要这样,才能使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其学习能力提高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过程,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要经常进行动手操作实践,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实践,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完成一件自认完美的美术作品其实很难,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形式。如:教学《设计布置舞台》,将其与学校的艺术节同步进行,在教师的参与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布置舞台,这样一来,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被极大的激发了,由于舞台的场景较大内容较多,非一人或一小组就能完成,于是我将舞台设计内容分成若干份,分配到各个小组,每个小组再分配到个人,这样每个人完成的情况直接影响整个舞台的设计制作,影响学校艺术节的演出。因而,学生在兴趣和责任的驱使下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就得不断地去探索,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美术学科教育肩负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活动始终要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那么这肯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美术有效性课堂教学呼唤创新精神的课,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去掌握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
一、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把学生们喜爱的游戏活动引入美术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增加和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水墨游戏》一课中,为了突破传统枯燥的水墨画教学,我有针对性地结合音乐设计了游戏性的教学环节,诱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我先带领学生进入第一个游戏“随着线条来跳舞”,分别播放了一段舒缓的轻音乐和一段轻快的爵士音乐,学生在亲身感受两段不同节奏的音乐中产生了愉悦的体验,不由自主地跟着跳起了舞,在空中用双手划出美丽的线,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灵感。我“趁热打铁”,播放了欢快的《赛马曲》,让学生在热烈欢乐的氛围中,听着音乐画墨线,学生一边感受马蹄声驰骋草原的音乐形象,一边在纸上富有激情地作画,并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体会到墨色变化,创作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在热烈欢乐的游戏氛围中,学生活跃的思维冲破了教师提供的领域,长出想象的翅膀,在无垠的时空中自由地翱翔。能够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表现欲增强,积极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于是,我设计新颖、独特的游戏,启发了那你就没学生思维。如一年级在学习《太阳月亮你们好》时,我自编故事导入新课,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把太阳、月亮用拟人的手法进行描述,学生听得很投入。这时,我发动学生自编有关太阳、月亮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编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富有童趣,他们的思维进入了神奇的世界,学生在无限的遐想中开始了作画,不一会儿,十几个外形奇特色彩丰富的“太阳、月亮”被邀请到了黑板上,他们完全打破了以往自己心目中“太阳就是圆的,红的;月亮是弯弯的,白的”这个概念,通过故事游戏启发了大家的创作思维,从形象上、色彩上引导学生去大胆发散思维,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践证明,在游戏兴趣的驱使下和游戏氛围的作用下,大大提升了学生对游戏教学中的内容、相关知识技能学习的有效性,更勤于对游戏活动中所产生的相关问题的思考,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美术课堂教学中注重多元评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的教学不能把学习者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更应看做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课堂教学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和学习效果,弄不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在平常的小学美术教学中,面对学生的表现,美术老师们经常给予的评价是:“你说得很好”、“想得不错”、“画得太好啦”;针对学生的美术作业,大多数教师的做法是凭主观印象在下课前匆匆判个“优”“良”等级,或打个分数。偶尔指出几个画得好的同学,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没有受到表扬的同学顿感失落。问题的症结在哪儿?不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不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而是单调的“一人评价、一次评价、一个标准评价”课堂教学评价。评价需要多种条件,但是一个最为基本的、前提性的问题就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紧密的结合,如果没有这个基点,评价也就无从谈起。在备课上,我们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在吃透教材的同时,一定要了解学生,根据他们的特点去选择和安排评价的方式,为评价提供条件。辛海彬小朋友在《画树》一课中,其他小朋友都画出了五彩的、结满果实的树林,惟有他的画面灰灰的、乱乱的,同学们都说:“画得很难看”,我说:“辛海彬观察事物很仔细,你们看他用极其简单的斜斜的线条画出了被风吹斜的树林、散乱的点是被风吹起的沙子,他画得就是被沙尘暴侵袭的树林,太棒了。”老师的肯定增加了学生的自信,也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拓展了学生的欣赏眼界。着手建立小学美术作业长成袋巩固美术学习观。学生整个学期的作业与自己随手所得,均可放入成长袋内,老师每周乃至一个月不等收回检查一次,每次都有检阅的记录与评语,时常互相交换写评语,让他们互相欣赏,互相评价,教师从中灌输正确的审美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业评价能力得到提高。利用成长记录袋学生们学到别人所长,看清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审美学习能力,在审美形成过程中学会自我修改美术作业,学生对美术学习进步十分显效。让学生展现自己的美术作业袋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展示情况,表现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互相评价与改进的能力,均作为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标准,美术作业成长记录不是一节课的评价,而是全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追踪,有教师的感受有学生自己的心得与领悟,通过小小的美术作业成长袋,方便教师了解及掌控所教的学生的发展连贯性,同时,学生也清晰自己与他人的差别从而自觉缩短与他人的差别。
三、注重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给每个学生提供交流与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交流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有效方式,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已所能,得到最大的程度的发展。?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共同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首先,教师要进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处理好分工与合作、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其次,必须明确:合作学习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要视教学内容的情况,适宜地开展;并且,要灵活运用。只要这样,才能使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其学习能力提高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过程,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要经常进行动手操作实践,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实践,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完成一件自认完美的美术作品其实很难,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形式。如:教学《设计布置舞台》,将其与学校的艺术节同步进行,在教师的参与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布置舞台,这样一来,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被极大的激发了,由于舞台的场景较大内容较多,非一人或一小组就能完成,于是我将舞台设计内容分成若干份,分配到各个小组,每个小组再分配到个人,这样每个人完成的情况直接影响整个舞台的设计制作,影响学校艺术节的演出。因而,学生在兴趣和责任的驱使下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就得不断地去探索,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美术学科教育肩负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活动始终要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那么这肯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美术有效性课堂教学呼唤创新精神的课,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去掌握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