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利用儿歌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
【作者】 徐春华
【机构】 四川省西充县义兴镇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儿歌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将儿歌巧妙地融入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识字教学难度,同时提高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寻找合适的儿歌是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 儿歌;小学语文;有效识字;教育教学
小学生对儿歌有特殊的情结,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将识字和儿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儿歌吟唱中识记汉字,相信识字效果会更加突出。儿歌具有灵动性、节奏感、易于吟唱等特点,其本质具有游戏属性,将儿歌与识字融合到一起,其实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汉字。
一、作用
(1)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将儿歌应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小学生缺乏识字兴趣,在识字学习中不能全心投入,就会严重影响识字效果。在识字教学中往往要将汉字的音、形和义结合在一起教学,这对刚识字的小学生来说非常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将儿歌应用到识字教学中,通过儿歌来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高记忆效率
另外,通过儿歌识字还能够有效提高效率,加深学生的记忆。儿歌一般非常短小精炼,但是韵味十足,可以深化学生的记忆。小学生的思维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非常大,而儿歌一般非常直白和生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韵律感,学生接受起来更快,并且记忆更深刻。因此,将儿歌应用到识字教学中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措施。
二、儿歌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识字的实施方法
(1)合理安排好儿歌的顺序
现代社会的小学生由于接触汉字比较早,识字能力比较强,而书写能力差。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基本优势,充分发挥出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指导其阅读和学习,积极主动地认字、识字[2]。儿歌识字可以采用先认读的方式,再理解书写方式。这样能够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又能够尽快引导学生提高识字速度。儿歌短小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受到思想感染。专家指出,小学生的脑容量在七岁以后就和成年人无异,即使乐感相对而言比较低,但是此段时间是小学生记忆力最佳的时间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记忆优势,使用多种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认字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优秀的思想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挖掘儿歌资源,创设识字情境
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引导学生识记生字的音、形、义,利用反复认读、书写进行强化记忆,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的教师开始注重对生字进行音、形、义的融合教学,将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之中引导学生感知学习。经过探索,笔者认为,在识字教学中引入儿歌,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识字效率。可是,教师应该如何挖掘儿歌资源呢?笔者主要从以下方向着手:首先是利用网络信息搜索平台查找相关儿歌的资料,为识字教学提供支持。其次是查阅相关教辅书籍,从中筛选适合的儿歌,或者进行适当的改编。再次是教师自行创编一些识字儿歌,拓宽学生的识字视野。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对识字儿歌进行筛选处理,丰富识字儿歌资源,促进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
(3)适时引入儿歌,激发识字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有的适宜在开课时就引入儿歌,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的适合课中引入儿歌,从而驱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感。具体而言,何时引入儿歌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仔细考量。生字记忆有难易之分,如果学生不借助记忆手段便能够掌握,引入儿歌就是画蛇添足了;如果借助其他手段也难以记忆生字,此时借助儿歌识记生字,效果就会很明显。结合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学生刚刚接触生字时,教师通过识字儿歌进行识字教学,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识字印象;在学生识字遇到困难时,或对生字含义不理解、对生字记忆不佳时,利用儿歌来助学,效果会更加突出。
(4)儿歌在汉字认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汉字认读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应用儿歌,从汉字的具体意思和形状等方面入手引入儿歌来教学。例如在学习“炉”字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现形象生动的画面:屋子里有一个炉子燃着小火苗,屋子是右边的户,左边的火字旁就是小火苗,同时引入儿歌:一座小房子,炉子功劳大,屋里暖洋洋,火苗微微亮。在学习“影”字时,可以引入儿歌:红日高高挂,照在北京城,投下三撇儿,那是它的影。学习“闲”字时:门里站着像木头一样什么也不干,一动也不动。这样一来,给学生塑造非常形象生动的画面,学生就能够快速掌握汉字的写法,并掌握其意义。
将儿歌引入到汉字识字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对汉字印象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在进行拼音教学、笔画教学和汉字教学时都可以灵活应用儿歌,以儿歌的形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5)激发学习激情
小学生们主要的兴趣爱好是玩耍,如果仅仅是单纯的教授,并让小学生们背诵的话,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也没有兴趣学习。所以在教学中如何能够使学生们更加集中地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且小学生们的想象力较为丰富,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有尝试的想法。老师应该掌握这一特点,为小学生们创造更适合的学习环境。这可以通过设立不同的场景,激发小学生们的兴趣,在游戏中、玩耍中学习。而且,老师可以通过找一些小学生们喜欢的图片或者是视频短片等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激情。
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受到自身兴趣的影响,因此小学识字教学也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进行选择儿歌,帮助小学生进行识字。例如在《幼儿园》这首儿歌当中有“小豆豆,小元元,牵手同上幼儿园。幼儿园,真好玩,做完游戏荡秋千。荡得高,看得远,远方太阳红又圆。”这部分歌词,因此老师在教会小学生唱这首儿歌的时候,学生可以有效区分“元、园、圆”这三个比较相似,而且发音相同的汉字,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同音字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有效识字的教学中应用儿歌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也能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提高他们识字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厉敬发.浅谈小学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4(6):155-156.
[2]李晏秋.儿歌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识字教学探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4(10):100-101.
【关键词】 儿歌;小学语文;有效识字;教育教学
小学生对儿歌有特殊的情结,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将识字和儿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儿歌吟唱中识记汉字,相信识字效果会更加突出。儿歌具有灵动性、节奏感、易于吟唱等特点,其本质具有游戏属性,将儿歌与识字融合到一起,其实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汉字。
一、作用
(1)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将儿歌应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小学生缺乏识字兴趣,在识字学习中不能全心投入,就会严重影响识字效果。在识字教学中往往要将汉字的音、形和义结合在一起教学,这对刚识字的小学生来说非常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将儿歌应用到识字教学中,通过儿歌来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高记忆效率
另外,通过儿歌识字还能够有效提高效率,加深学生的记忆。儿歌一般非常短小精炼,但是韵味十足,可以深化学生的记忆。小学生的思维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非常大,而儿歌一般非常直白和生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韵律感,学生接受起来更快,并且记忆更深刻。因此,将儿歌应用到识字教学中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措施。
二、儿歌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识字的实施方法
(1)合理安排好儿歌的顺序
现代社会的小学生由于接触汉字比较早,识字能力比较强,而书写能力差。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基本优势,充分发挥出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指导其阅读和学习,积极主动地认字、识字[2]。儿歌识字可以采用先认读的方式,再理解书写方式。这样能够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又能够尽快引导学生提高识字速度。儿歌短小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受到思想感染。专家指出,小学生的脑容量在七岁以后就和成年人无异,即使乐感相对而言比较低,但是此段时间是小学生记忆力最佳的时间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记忆优势,使用多种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认字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优秀的思想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挖掘儿歌资源,创设识字情境
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引导学生识记生字的音、形、义,利用反复认读、书写进行强化记忆,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的教师开始注重对生字进行音、形、义的融合教学,将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之中引导学生感知学习。经过探索,笔者认为,在识字教学中引入儿歌,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识字效率。可是,教师应该如何挖掘儿歌资源呢?笔者主要从以下方向着手:首先是利用网络信息搜索平台查找相关儿歌的资料,为识字教学提供支持。其次是查阅相关教辅书籍,从中筛选适合的儿歌,或者进行适当的改编。再次是教师自行创编一些识字儿歌,拓宽学生的识字视野。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对识字儿歌进行筛选处理,丰富识字儿歌资源,促进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
(3)适时引入儿歌,激发识字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有的适宜在开课时就引入儿歌,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的适合课中引入儿歌,从而驱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感。具体而言,何时引入儿歌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仔细考量。生字记忆有难易之分,如果学生不借助记忆手段便能够掌握,引入儿歌就是画蛇添足了;如果借助其他手段也难以记忆生字,此时借助儿歌识记生字,效果就会很明显。结合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学生刚刚接触生字时,教师通过识字儿歌进行识字教学,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识字印象;在学生识字遇到困难时,或对生字含义不理解、对生字记忆不佳时,利用儿歌来助学,效果会更加突出。
(4)儿歌在汉字认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汉字认读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应用儿歌,从汉字的具体意思和形状等方面入手引入儿歌来教学。例如在学习“炉”字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现形象生动的画面:屋子里有一个炉子燃着小火苗,屋子是右边的户,左边的火字旁就是小火苗,同时引入儿歌:一座小房子,炉子功劳大,屋里暖洋洋,火苗微微亮。在学习“影”字时,可以引入儿歌:红日高高挂,照在北京城,投下三撇儿,那是它的影。学习“闲”字时:门里站着像木头一样什么也不干,一动也不动。这样一来,给学生塑造非常形象生动的画面,学生就能够快速掌握汉字的写法,并掌握其意义。
将儿歌引入到汉字识字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对汉字印象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在进行拼音教学、笔画教学和汉字教学时都可以灵活应用儿歌,以儿歌的形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5)激发学习激情
小学生们主要的兴趣爱好是玩耍,如果仅仅是单纯的教授,并让小学生们背诵的话,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也没有兴趣学习。所以在教学中如何能够使学生们更加集中地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且小学生们的想象力较为丰富,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有尝试的想法。老师应该掌握这一特点,为小学生们创造更适合的学习环境。这可以通过设立不同的场景,激发小学生们的兴趣,在游戏中、玩耍中学习。而且,老师可以通过找一些小学生们喜欢的图片或者是视频短片等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激情。
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受到自身兴趣的影响,因此小学识字教学也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进行选择儿歌,帮助小学生进行识字。例如在《幼儿园》这首儿歌当中有“小豆豆,小元元,牵手同上幼儿园。幼儿园,真好玩,做完游戏荡秋千。荡得高,看得远,远方太阳红又圆。”这部分歌词,因此老师在教会小学生唱这首儿歌的时候,学生可以有效区分“元、园、圆”这三个比较相似,而且发音相同的汉字,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同音字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有效识字的教学中应用儿歌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也能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提高他们识字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厉敬发.浅谈小学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4(6):155-156.
[2]李晏秋.儿歌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识字教学探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4(1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