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家园共育 愉快午睡

【作者】 吴文英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二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午睡,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非常重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中明确提出目标:“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而愉快、有效、快速的入眠是保证幼儿充足睡眠的基本条件。
  但是幼儿在园午睡时,有很多并不能开心愉快有效的午睡,造成这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没有家人在身边,会哭泣;吃的太多,肚子难受;得到老师的表扬,或者很开心的事情;身体不舒服;晚睡到早起;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和好朋友吵架了;不是自己的家,不想睡在这里——等等原因导致小朋友不想睡觉,睡不着,或者不能快速的睡觉以及边哭边睡,影响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睡眠质量,进一步影响到大家的健康。
  《幼儿园教育指南刚要》中指出: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洗漱、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作为保育员,发动了家长,密切与家长联系,了解幼儿在家睡觉的习惯,想办法让幼儿能愉快的在幼儿园午睡,提高午睡质量。
  通过家庭教育来促进午睡的有效性是可行的。比如告诉幼儿;老师和妈妈一样,都是爱着小朋友,在幼儿园睡觉就象和妈妈在一起一样的,等等。而且家长通过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知晓这个阶段的幼儿大多好奇心重,崇拜英雄,喜欢被表扬,被关注,爱听故事等特点,家长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幼儿能喜欢午睡,自觉午睡,与幼儿园紧密配合,提高午睡的有效性。
  一、讲故事
  该措施比较合适孩子刚进卧室时操作,选择一些常规性、陈诉性、没有太大情节起伏的故事,孩子一边进行午休前的衣物整理,一边倾听故事,迅速安静下来。在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特别喜欢故事,进了午睡室,只要老师开始讲故事了,马上就会没有声音,一边倾听,一边做自己的事情,避免了幼儿因为吵闹,而变得兴奋,影响睡觉。如《小蝌蚪找妈妈》,《懂礼貌的小兔》,《三只小猪》,《青蛙王子》等等都是孩子最爱的故事,家长可以和老师采取相同的方法,轻声放录音,孩子们听着听着就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二、放音乐
  音乐能够安抚幼儿的情绪。该措施比较适合幼儿准备午睡阶段,播放一些舒缓、优雅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歌曲和音乐,渐渐声音越来越小,逐渐安定幼儿的情绪。比如《摇篮曲》,《我的好妈妈》《老师辛苦了》,又如《细水长流》,《月影摇曳》,《萦绕天使》等。既是对孩子进行音乐的渗透与熏陶,又让孩子伴着优美安静的旋律进入梦乡。孩子们躺在小床上,在音乐的环绕中,情绪变得放松和愉快,从而能很好很快的入睡。
  三、榜样示范
  通过家园沟通,家长们明白了孩子们都是喜欢被表扬的。老师可以对午睡习惯比较好的幼儿,在班上或者在班级QQ群里及时表扬,逐步扩大有效午睡范围,最后在全班生成良性效应。而家长们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同步在QQ群里。比如我们班的方嘉懿、周洋平、蒋子涵等小朋友,睡觉特别老火,总喜欢说话或者去影响甚至打小朋友,但是看我们表扬其他的小朋友时,他们的眼睛闪着渴望,我就告诉他,如果他乖乖的睡觉,我也会表扬他,而且还会在QQ群里表扬,让他们的爸爸妈妈都看见。而家长们也会配合老师,及时进行家庭午睡教育。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家庭教育这项巨大的支撑!
  四、陪伴
  有的孩子在家里比较依赖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在幼儿园就会哭闹。对这种个别情绪反应大的幼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了解孩子的真实心理,采取陪伴的方式,让幼儿安定下来。例如我班的秦玉博、王安南,因为在家大人年龄小,家里也比较娇惯,而且是第一次刚开始在幼儿园午睡,一到午睡时间就开始哭泣,嘴里还喊着我要妈妈来接我,在和家长沟通后,知道在家里都是大人陪着睡觉的,于是每次午睡,我会陪在孩子的身边,轻轻的拍着孩子,缓解孩子的焦虑心情,让孩子情绪放松下来,然后入睡。
  让幼儿开心愉快自觉地午睡,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非常有益。我们作为幼儿教师,会严格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密切与家长配合,多多了解幼儿的情况,也会请教领导和老师,积累更多的经验,让孩子们能喜欢幼儿园,喜欢在幼儿园午睡。同时,家庭的同步教育也意义重大。只有家园合力,双管齐下,劲往一处使,孩子所受到的教育才是合理的、均衡的。让我们在家园共育的和谐氛围里,喜看孩子的每一步成长,点点滴滴都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