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优化职高化学教学的策略探究
【作者】 薛朝兵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中等职业学校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变革,职高化学学科作为职高阶段的主要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和探究思维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的职高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因此,职高化学教师有必要结合核心素养背景对其实际教学进行优化、改革和创新,使其能够更加符合当代教育要求,满足学生的化学学习发展需求,使学生的化学水平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关键词】核心素养;职高化学;优化;策略
职高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化学学科在职高教育的地位毋庸置疑,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化学能力的培养,还影响着学生化学知识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依据核心素养背景优化职高化学教学。既要满足职高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又要符合当代素质教育要求,最终切实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学生日后得以更好的成长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1、职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1.1刺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核心素养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对于学生巩固知识、拓展思路、积极探究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启发。化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其中存在的反应和变化,都可以从生活中寻得。化学核心素培养,是学生学习热情和独立思考的营养源泉,也是学生思维拓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内在动力。
1.2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形成正确观念的重要方式,有了正确观念的指导,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潜移默化地感受化学知识和人类发展的联系。有了正确的化学观念,学生可以去探索各个领域化学知识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化学知识储备,还让学生的职业规划有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2、核心素养视角下职高化学教学策略的优化方式
2.1重视学生的化学推理能力
知识的整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重构多项思维知识的过程,当中不仅包括对知识内容的进一步深入思考,还包括对知识内容的推理、联想等,并不是单纯地归纳和总结知识内容,学生理解和把握教学知识的情况也能够因此得以体现。
比如说在开展“元素周期表”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画出碱金属原子结构示意图,并从相似性、差异性以及递变性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把握其电子层特点和结构,以此为导向推断钠、钾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师需要在学生推断探究的过程中对其及时点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领会“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为了让学生对碱金属元素的差异系和递变性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创设相关问题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在学生面前展示神舟飞船的升空图片,向学生讲解火箭将“锂”作为主要燃料的原因,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火箭的燃料不能够是钾或者钠等其他物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推动学生进一步整合知识内容。因此,职高化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而宏微角度出发对教学知识内容进行探究,为知识赋予灵魂,而不仅是将知识看作冰冷、枯燥的符号,通过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和魅力,从而真正爱上化学学习,愿意主动对其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实现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2结合相关例题,提高学生化学推理能力
在基于学生学习进阶情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老师还应注意到,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学习进阶的能力的重要保证,所以老师应该结合相关例题,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为进一步提升综合学习能力提供便利条件。
以《盐类水解》为例,老师及时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巧妙地结合相关化学例题,如NaX、NaY、NaZ,pH值依次增大,那么相应酸的pH大小是如何变化的?通过设立相关问题,营造相应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基于证据进行相应的推理,使学生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除外部因素,如浓度、温度等,还有物质本身的原因,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同时为便于学生理解可以通过设置相关实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对相关现象进行探究,以氯化铁为例,将其溶液慢慢加热,提升氯化铁浓度,还可以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铵,也可以加入碱性溶液和少量铁粉,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相关现象,根据现象进行相应的分析推理,最终得出盐类水解规律。
除此之外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与规律的总结,如盐的组成对盐的水解有影响外,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盐的浓度、温度和溶液的酸碱性对盐类水解也有很大的影响。应用水解规律解释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开阔思路,不仅锻炼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拓展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了化学的魅力。
2.3鼓励学生自学,巩固成果及时总结反思
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的是锻炼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所以鼓励学生自学,讲述化学学习的技巧,老师及时巩固教学成果并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学基础》教学时,鼓励学生率先进行实验,通过实验锻炼动手能力,在学生对醛类的相关概念有所了解之后,随后老师讲述相关有机反应原理,同时老师在讲述相关知识性质时,还应注意到,化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发现有机化学知识点之间的性质关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知识概括整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适当对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听写默写,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对相应的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反思,完善教学体系。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得到提升,职高化学教师有必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职高化学教学进行优化,既要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素养的提升,也要时刻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对其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切实落实创新教学理念,及时巩固学生学习成果,适当拓展学生知识面;同时老师还应该适当知识迁移,帮助构建化学知识网络,对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讲述,逐渐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