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哲学效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张 玲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哲学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指导我们化解英语教与学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我们走出迷茫。本文探讨了狄德罗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和破窗效应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初中英语;哲学效应;应用
所谓效应,就是指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科学现象,反映出一定哲学原理。哲学效应很多,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也在不断发现。作为一种手段或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我们解决学生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知道,英语教学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活动,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良好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善于组织管理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多学习,特别是管理上、心理学上的知识,善于运用哲学效应化解教学问题,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英语教学,谈谈哲学效应在初中英语日常教学中应用的一些感悟与体会。
一、应用狄德罗效应,激发学生前进动力
狄德罗效应,又称“愈得愈不足效应”,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发现的一条哲学效应。这种效应告诉我们: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形成一种不满足于现状的心理。这种心理有明显的两面性,积极乐观向上的人和消极的人会截然不同的表现。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应用这种效应来培养学生信念、理想,激发学生前进动力,增强他们学习自信。实践中我们发现,到了初中阶段,有的学生英语成绩逐日下降,学习兴趣也由此减弱,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在降低。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应用狄德罗效应,让他们知道任何成功的都不是一顺风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鼓足信心、勇气,才能向成功靠拢。当然,应用此效应,还需要求学生做好日常细节工作,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还要细化进取目标,可让他们订计划,每天每周完成单词、短语、语法的积累量,达到理解应用的词汇、句型数是多少,完成英语听说读写训练量多少,都需要有计划地去落实,才能有效提升英语成绩,发展英语素养,从而帮助学生提升信心。这样实践,才能将狄德罗效应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成为我们激发学生前进动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二、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关爱每位学生
罗森塔尔效应,又名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学上又称为期望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在一所小学随机抽取的儿童中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教师受“权威性的谎言”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产生了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测验,结果发现,名单上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该实验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学生就会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因而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学习,久之成绩降低,出现厌学情绪。
这个哲学效应告诉我们:我们要对每位学生充满信心,给予高度期望,不偏爱,不放弃,热情鼓励,真诚表扬,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英语课堂上,面对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尽量让他们答对或部分答对,让每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学生回答欠佳时,教师可以说Make it easy, 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对表现一般的就用Good,对回答不但正确、而且还很有创造性的,就来句Excellent!等适当地进行激励评价。当学生受到这些评价时,内心就会获得一种认同感、成功感,就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应用破窗效应,严格要求学习过程
破窗效应观点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不及时排除,就可能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就是我们常说的“一颗耗子屎坏了一锅粥”。因此,有效应用破窗效应在,就需要我们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不严格要求或者要求不够规范到位,监管不力,学生则很容易滋长自由、放任心态,当有了这种苗头,再“亡羊补牢”,难度就大得多。若继续听之任之,将会影响到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老师们都有这样体会,很多学生在难以背完所要求的全部单词、课文时,就会偷懒放弃一部分内容,一旦开了这个头,接着就会给自己找借口,反正背不完了,能背多少是多少吧。渐渐地到最后干脆什么都不背了,英语课也不爱了。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真正到了“积患难返”的地步,对英语的学习,就处于无所谓的状态了。
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严格要求学习过程,规范学习过程行为,让学生该记住的英语单词、短语、文章,没能及时记住的,应及时帮助他们通过复习音标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律和正确发音,熟悉词性及词义,分析语法等,教给他们英语学习的正确方法,让学生有成就感,前期多花时间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破窗”危机出现时——应主动沟通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总有问题出现的时候。而问题的出现就如同汽车的“破窗”,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洞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情况就会越来越糟。有“破洞”不要紧,重要的是“堵洞”要及时。
总之,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有很多哲学效应可指导我们日常教学工作,只要我们教师多阅读,就会发现指导我们工作的思想、方法其实是很多的,就会找到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思想。只要我们细心研究和实践,利用好这些思想,我们就会看到成功的曙光,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葛君,“罗森塔尔效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年。
[2]苏颖,皮格马力翁效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关键词】 初中英语;哲学效应;应用
所谓效应,就是指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科学现象,反映出一定哲学原理。哲学效应很多,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也在不断发现。作为一种手段或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我们解决学生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知道,英语教学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活动,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良好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善于组织管理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多学习,特别是管理上、心理学上的知识,善于运用哲学效应化解教学问题,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英语教学,谈谈哲学效应在初中英语日常教学中应用的一些感悟与体会。
一、应用狄德罗效应,激发学生前进动力
狄德罗效应,又称“愈得愈不足效应”,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发现的一条哲学效应。这种效应告诉我们: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形成一种不满足于现状的心理。这种心理有明显的两面性,积极乐观向上的人和消极的人会截然不同的表现。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应用这种效应来培养学生信念、理想,激发学生前进动力,增强他们学习自信。实践中我们发现,到了初中阶段,有的学生英语成绩逐日下降,学习兴趣也由此减弱,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在降低。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应用狄德罗效应,让他们知道任何成功的都不是一顺风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鼓足信心、勇气,才能向成功靠拢。当然,应用此效应,还需要求学生做好日常细节工作,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还要细化进取目标,可让他们订计划,每天每周完成单词、短语、语法的积累量,达到理解应用的词汇、句型数是多少,完成英语听说读写训练量多少,都需要有计划地去落实,才能有效提升英语成绩,发展英语素养,从而帮助学生提升信心。这样实践,才能将狄德罗效应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成为我们激发学生前进动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二、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关爱每位学生
罗森塔尔效应,又名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学上又称为期望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在一所小学随机抽取的儿童中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教师受“权威性的谎言”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产生了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测验,结果发现,名单上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该实验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学生就会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因而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学习,久之成绩降低,出现厌学情绪。
这个哲学效应告诉我们:我们要对每位学生充满信心,给予高度期望,不偏爱,不放弃,热情鼓励,真诚表扬,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英语课堂上,面对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尽量让他们答对或部分答对,让每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学生回答欠佳时,教师可以说Make it easy, 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对表现一般的就用Good,对回答不但正确、而且还很有创造性的,就来句Excellent!等适当地进行激励评价。当学生受到这些评价时,内心就会获得一种认同感、成功感,就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应用破窗效应,严格要求学习过程
破窗效应观点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不及时排除,就可能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就是我们常说的“一颗耗子屎坏了一锅粥”。因此,有效应用破窗效应在,就需要我们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不严格要求或者要求不够规范到位,监管不力,学生则很容易滋长自由、放任心态,当有了这种苗头,再“亡羊补牢”,难度就大得多。若继续听之任之,将会影响到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老师们都有这样体会,很多学生在难以背完所要求的全部单词、课文时,就会偷懒放弃一部分内容,一旦开了这个头,接着就会给自己找借口,反正背不完了,能背多少是多少吧。渐渐地到最后干脆什么都不背了,英语课也不爱了。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真正到了“积患难返”的地步,对英语的学习,就处于无所谓的状态了。
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严格要求学习过程,规范学习过程行为,让学生该记住的英语单词、短语、文章,没能及时记住的,应及时帮助他们通过复习音标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律和正确发音,熟悉词性及词义,分析语法等,教给他们英语学习的正确方法,让学生有成就感,前期多花时间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破窗”危机出现时——应主动沟通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总有问题出现的时候。而问题的出现就如同汽车的“破窗”,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洞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情况就会越来越糟。有“破洞”不要紧,重要的是“堵洞”要及时。
总之,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有很多哲学效应可指导我们日常教学工作,只要我们教师多阅读,就会发现指导我们工作的思想、方法其实是很多的,就会找到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思想。只要我们细心研究和实践,利用好这些思想,我们就会看到成功的曙光,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葛君,“罗森塔尔效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年。
[2]苏颖,皮格马力翁效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