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学校管理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作者】 刘 慧

【机构】 辽宁省沈阳市回族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规范小学校园管理,是促进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保障,同时也对营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现代教育理念下,校园的发展离不开规范化的校园管理。
  【关键词】 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问题

  就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而小学教育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是基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因此,要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小学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工作。
  一、目前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情况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主要以学生的管理为主
  在小学教育过程,多数管理者都将管理的目标放在对学生管理方面,而对教师的管理是严重缺乏的。所以,即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做到认真听讲,但是教师在授课方式和态度方面达不到要求,这些也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难以在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知识内容,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低下。这种情况长期下去会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2.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比较重视硬件的管理
  就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设备被研发和引进进来,当前,多数教育领导都认为教学设备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设备上每年都会花费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教学设备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内容,但是如果学校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也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讲是一项较为严重的绊脚石。
  3.缺乏建设良好师生关系的管理工作
  教师是除了家长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据重要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完全的掌握,并且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那么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推动学校的稳定发展。但是,目前,多数学校在师生关系建立方面的管理工作都是严重缺乏的,这就使得多数教师都意识不到该问题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让学生对其产生排斥心理,与教师教学进行逆反行为,使得学生学习成绩下降。
  二、有效应对学校管理中突出问题的策略
  1.规范管理制度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言而喻,规范学校管理制度是实现小学校园规范化管理的首要前提,在具体工作中应如何规范小学校园的管理制度?首先,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全面、立体、细致且深入的管理制度,应通过不断更新求索的方式开展。在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时,要注重责任落实制、奖罚制度的开展。教职工全体是校园运转的中坚力量,而学生群体则是校园的基础之石。管理制度的实施要人性化与严肃化并存,不仅要促进教职工全体自觉配合校园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在管理制度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其次,分门别类管理条例。小学校园管理工作其实际内容较为繁琐,比如说,针对于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培训管理;针对于学生遵守校规的日常管理;针对于提升校园教育设施的安全管理等等。为此,作为管理者,应将其条理清晰的区分开来,实行指向性的管理方法。需要注意,在实施指向性管理时,要重视单一存在的管理制度对其他方面造成的显性或隐性影响,从而造成管理体制紊乱的现象发生。
  2.做好全面管理
  一是应该加强教师管理,通过定期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构建一支知识储备丰富、教学能力较高、能够与小学生“打成一片”的专业教师队伍,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应该重视校园环境管理。硬件设备在提升小学教育水平方面固然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校园软性环境同样不容忽视,学校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在积极采购先进教学设备的同时,也必须加快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轻松和谐的校园氛围,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
  3.注重师生关系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应该更多地将自身放在辅助者、朋友等角色上,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不再将自己当成威严的教师,而是可以畅所欲言的朋友。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以一种引导而非强制的方式开展教学及管理活动,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
  4.适当调整学校管理理念
  在学校开展管理工作时,不得将关注点完全集中在学生管理制度变更上,而对学校管理的核心内涵有所忽视,针对管理环节中的不足,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学校管理理念,从管理模式及管理策略两方面入手,切实提升学校管理质量。学校要秉承平等、民主、和谐的办学理念,注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制定学校管理策略时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确保学校管理工作得以顺利有序开展,切实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
  5.适当优化学校管理经验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学校管理人员要顺应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学习和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运用到学校管理环节,监理科学适宜的学校管理体系,让正确的教育理念及时代需求深入人心,为顺利开展学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此外,学校管理人员要立足整体,对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针对当前学校管理环节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进行有效调整和改善。学校管理人员要加大现代教育思想的宣传力度,依据时代发展需求,引导教师调整以往单一滞后的教育理念,并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培训活动,扩大教师参与教育改革及实践的渠道,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创新之中,并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学习和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学经验及管理策略,促进教师自身水平及能力的提升,进而切实提升学校管理质量。总而言之,学校要秉承与时俱进的原则,注重学习和吸收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正视当前学校管理环节中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小学学校管理是否适宜关乎学校教学质量及长远发展。为此,校长要结合实际情况,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创新,逐步完善管理模式,构建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逐步调整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学校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制度建设与完善,从而推动学校管理工作朝着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波.小学学校管理的规范化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 2015(5):178-178.
  [2]孙荣仕.探究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学周刊, 2017(5):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