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

【作者】 彭 艳

【机构】 四川省仪陇县光华乡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写作中素材的积累是较为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需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投入阅读、融入生活、学会观察以及借助多媒体等措施来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从而帮助学生拓宽素材积累的途径,使其在作文写作中以更加多元、更加独特的视角,写出有吸引力的作文,为其之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

  新课改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目标,同时,作文也是语文学习的一大重要板块,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需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积累,从而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语文作文教学目标。
  一、投入阅读,积累作文素材
  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离不开阅读活动,在阅读中,使学生的视野跳出周围生活以及语文教材中的天地,感受文学世界的丰富和广阔,从而通过阅读积累更为丰富的作文素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引导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课内阅读,小学课本中包含有较为丰富的阅读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加强对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引导。
  二、在教材中收集
  虽然说大多时候的语文课堂都是老师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但是老师在讲技巧的时候一定会提到相应的素材内容。学生就应该学会在老师讲相关素材的时候将其记住,可以在下一次的写作中运用。要知道老师在课堂上用到的素材都是非常典型的,如果学生可以真正掌握这些内容,就可以更好地去学习。我们应该都知道,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上同一节课之后学到的知识内容是不一样的,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他们有一些是天生不喜欢学习,认为课堂内容太过无聊,同时还有一类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在听课的过程中思维已经不再跟随老师的步伐了。面对这一类的学生,老师要及时提醒他们,不能让他们白白荒废掉一节课。况且老师在教写作技巧的时候,很多内容都是前后关联的,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当堂课的学习内容,就很难再听懂之后的课堂内容。学生一定要仔细的阅读教材,教材的内容都是非常经典的。同时学生还要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只有学生提前对知识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在上课的时候更好地跟上老师的节奏,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听讲,才能让自己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在阅读中积累营养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那么在写作中就可以借鉴学习他人的写作手法来促进自己写作的完成。在课外阅读中通过感受优秀作品的内涵来发现自己与成功作者的差别,从中吸取写作技巧和方法,但是一个好的作家不是只靠巧妙的写作方法而成功,而是将写作手法与素材积累相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导学生写作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材料,并且仿写优秀的写作方法。主要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卡片、小组交流等,学生将自己在课外作品中收集的词语、句子、段落等摘写在记录本上,之后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扩写、仿写,从而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读书卡片主要是指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或者是将有真情的感悟记录下来,把以上内容做成一个卡片形式,方便自己保存珍藏,以便后面写作时的整理与回顾。
  四、从课外阅读中获取
  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只依靠老师的讲课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考试的时候,不可能只考与课本内容有关的东西,尤其是语文这种延展性很强的学科,只要是和语文有关的东西,都可以放在语文考试中,所以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是挺大的。不过为了很好地应对语文考试,学生就需要在平时多阅读一些课外书本,只有自己的视野足够宽阔了,才能更好地应对所有的偏难题,同时,这样还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让自己在语文写作方面有更好的造诣,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学生还应该注意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候要有选择地去读,不能盲目。如果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没有一定的目的性,就不会从中学到任何知识,到底还是在浪费时间。为了让学生在读课外书的时候更加高效,老师一定要及时地给学生讲一些阅读技巧。那么老师应该怎么去做呢?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老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推荐一些知识内容,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当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课外读物一般都是自己用来放松的,不会积累到什么素材。其实学生不用这样想,因为只要自己真正用心去读了,就会得到相应的回馈。
  五、在多读勤记中积累素材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性,无法切身体会到世间万物的美妙,但是身边事、周边事都有着不一样的魅力,小学生能够从这些事物中挖掘到不一样的色彩,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在没有足够的直观条件下,学生可以利用间接观察——阅读、播放电视电影片段、人情世故等,充实自身的素材储蓄库。阅读是最直接的积累素材的方法,拥有扎实的阅读能力,就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写出令人赞不绝口的文章。充足的好词好句能够为学生推开写作的城门,在写作的战场上所向披靡。在阅读到一些妙笔生辉的词句时,学生可以记录下来,并熟练掌握相关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生动有趣的、知识丰富的电影或电视节目,丰富学生的阅历,并要求学生写观后感。教师还要多多激励学生踊跃“勤练笔”,记录生活趣事,格式内容可随意发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美,还可以积累丰硕的写作素材,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与审美素养,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作文教学。而要想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笔下有魂、言之有物,重视素材积累也是十分的有必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阅读以及结合实际生活等各种形式来进行素材的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洪兵.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方法[J]. 东西南北:教育, 2017(15):00137-00137.
  [2]刘丽.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J]. 教育:文摘版:00260-0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