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议农村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策略

【作者】 汤冠华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卫子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学校的教育环境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对学校教育特别是班级建设和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学生的成长怎样因势利导,与时俱进,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让学生乐于接受,这也是摆在班级管理者面前的难题。根据现实农村学生特点,结合生本理念、自主管理等先进的教育思想,立足当前学生实际,进行学生自主建设,让其成为管理的主角方为上策。
  【关键词】 农村班级;自主管理;策略

  根据农村学校班级特点,立足学生实际,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育实践,在班级建设和管理中,努力构建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成长的管理策略。下面就本人实践点滴小结一二,不妥之处望指正。
  一、农村教育特点
  1、家庭环境复杂。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差,很多因贫而致家庭残缺不全,现在的农村学生,与父母一起生活已成奢望,很多学生都是单亲,多数只有父亲,没有母亲,有的十几年连自己的父母都未曾见过,学生面对的多数是自己的后母,更多的是一直与爷爷奶奶生活,缺少必要的父母亲情,更缺乏孩子应有的快乐童年。
  2、留守儿童偏多。一个班级中,绝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拮据,父母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外务工。家中只有爷爷奶奶甚至亲戚照看,几乎是隔代抚养,缺乏监督和管理,使得学生约束力不够,特别是缺乏必要的生活常识和规范。
  3、教育环境缺失。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基本的教育缺失,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未形成,基本习惯未养成。给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也造成障碍。在学科知识上学生基础差,两极分化严重,团队精神不强,学习动力不够等。
  二、自主管理指导思想
  以教育学生为核心,发扬学生主体性,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中心,尊重学生,锻炼学生,发展学生。坚持“我的班级我作主“、“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自信、自强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自主管理原则
  1、自主性原则。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通过自主性组织、自主性管理,正确认识自我,发挥学生才智,开发智慧潜能。
  2、实践性原则。学生在实践中进行锻炼,提高组织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3、创造性原则。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自觉能动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4、尊重性原则。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引导协助,决不包办代替。
  四、自主管理措施
  1、建小组,化整为零。首先按照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将全班学生分组,每组按优良中差搭配,每组学生确定ABC三个等次,下达不同的目标和任务。A为组长,让组长去管理和负责本组的一切工作。加强小组自主建设,小组长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这样化整为零,将原来的管理对象范围缩小,便于监督和提高管理的效度。
  2、组团队,着力培训。学生自主选举班级管理团队,民主选举组建班委,通过自我推荐、演讲、师生共同投票等方式选举出大家信任的班级管理团队,这个团队的成员负责管理班级事务。班级选拔小组长、班委干部、各科科代表、寝室室长等,实行分工负责。每周安排一到两次的时间对管理团队进行培训,主要指导各自管理的内容、方法和技巧。班级管理实行轮流制,负责全班学生一周的教育管理和纪律秩序等事务,记录各项检查结果,处理本周内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偶发事件,指导班干部公平公正、认真完成班级各项工作。
  3、定制度,强化督促。每位管理者发放记录本,负责记载各自工作的内容,并落实到每天和每人。每周日晚第三节公布各自情况并总结,指出各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位小组长将工作的内容完整记录,包括给组员布置的学习任务及落实完成情况。要求一天一小结,先由C同学开始,组长最后补充总结,主要内容是每天每人的收获。老师随时抽查并加以指导,督促小组任务的落实和小组长的履职。小组和个人进行星级评定,每周量化,每月小结,并张榜公布。
  学生自主制定“班级公约”,自我监督执行。学生自己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征集归纳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制定班级公约。公约拒绝空话套话,从早读、升旗、纪律、两操、卫生、作业等方面制定,大家共同遵守。成立相应的监督部门,设立执行官,监督班级公约执行情况。
  4、重自主,彰显个性。小组形成后,各小组的管理主要由小组内成员自主决定,不定期召集小组会,听取他们对小组的自主管理办法以及他们各小组面临的问题,并让他们对小组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促成了学生的个性彰显。
  实行岗位责任承包制,实行我的班级我管理。在班里实施”责任田计划”,实行岗位责任自主承包制,把班级内每一项具体事务都细化成小岗位分配给每个人,由小组长根据组员特点和愿望安排工作岗位。每个岗位都具体到人,每块墙壁、玻璃、门窗、作业、板报、两操等都承包到人,并将分工管理张贴于教室,使每一个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每个学生都在班级里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岗位。
  学生自主开展班级活动,自我锻炼成长。自主召开主题班会,班会由学生组织,老师参与。自主设计各种课外活动,拿出活动方案,师生共同研讨,然后自主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只要学生能做的,教师一律放手。
  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后,学生的积极性有了提高,小组管理有了进步,特别是小组长有了快速成长,小组间有了竞争性,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屡有出现。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学风浓了,班风正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劲头足了。当然这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改变,在今后的班级建设管理中,还要加强对学生管理队伍的培训,落实管理内容的精细化,深入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形成小组量化评比办法。坚持贯彻“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教育的先进经验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立足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服务学生,让学生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力求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