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让学生在温馨评价中快乐成长
【作者】 吴筱琦
【机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推开,评价问题成为我们教育教学关键性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通过评价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一、让评价更真诚,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过去我们总喜欢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现在有人提出:成功才是下一个成功之母。这话更有道理,我们要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让学生在评价中建立信心。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利用评语能弥补这些不足。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进步。
教师的评价语言鲜活生动,真诚自然,可以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相反,教师的评价语言冷漠无情,虚假空洞,也会把学生引向自卑和无知的死胡同。因此,我们不要责骂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劳动。”“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学生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让评价更有情趣,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评价是理念的化身,智慧的结晶。教师对评价研究的真情投入,理性研究,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而且激活了课堂,构建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呵护着一颗颗脆弱而敏感的童心,让他们在拥有自尊和自信中去学习。
通过积极引导,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如“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利用评语:“解得巧、方法妙”肯定独特见解的学生。对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可以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归纳总结应用;使他们敢于大胆的去想去做,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仅在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学习的自信与快乐,真切的感受到数学中蕴藏着和谐的美。老师看似不经意的评价话语中,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理念: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形成主动、健康的学习心理。
教师用引导性的评价语言抓住学生思维的过程,让学生感悟数学学习的方法,让课堂充满理性和智慧。教师用评价语言激起了学生的兴奋与欲望,启发、引导他们更进一步的去思考和探究,生成了课堂中的精彩。学生在同伴的评价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会了怎样评价他人,知道了如何与人交往,数学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三、拓宽评价途径,积极鼓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不仅判断正误、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们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例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等。
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如,“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再细心一些,准行!”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当然,写评价语时要本身要简洁、明了、自然、亲切、实事求是,充满希望、付有启发性,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可以弥补“√”“×”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评价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评价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
一、让评价更真诚,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过去我们总喜欢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现在有人提出:成功才是下一个成功之母。这话更有道理,我们要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让学生在评价中建立信心。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利用评语能弥补这些不足。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进步。
教师的评价语言鲜活生动,真诚自然,可以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相反,教师的评价语言冷漠无情,虚假空洞,也会把学生引向自卑和无知的死胡同。因此,我们不要责骂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劳动。”“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学生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让评价更有情趣,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评价是理念的化身,智慧的结晶。教师对评价研究的真情投入,理性研究,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而且激活了课堂,构建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呵护着一颗颗脆弱而敏感的童心,让他们在拥有自尊和自信中去学习。
通过积极引导,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如“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利用评语:“解得巧、方法妙”肯定独特见解的学生。对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可以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归纳总结应用;使他们敢于大胆的去想去做,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仅在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学习的自信与快乐,真切的感受到数学中蕴藏着和谐的美。老师看似不经意的评价话语中,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理念: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形成主动、健康的学习心理。
教师用引导性的评价语言抓住学生思维的过程,让学生感悟数学学习的方法,让课堂充满理性和智慧。教师用评价语言激起了学生的兴奋与欲望,启发、引导他们更进一步的去思考和探究,生成了课堂中的精彩。学生在同伴的评价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会了怎样评价他人,知道了如何与人交往,数学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三、拓宽评价途径,积极鼓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不仅判断正误、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们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例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等。
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如,“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再细心一些,准行!”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当然,写评价语时要本身要简洁、明了、自然、亲切、实事求是,充满希望、付有启发性,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可以弥补“√”“×”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评价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评价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