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六段式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何兴碧

【机构】 四川省剑阁县姚家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信息技术这门课,是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技术课程,也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作为现代化教学工具,在学生的眼中倍受青睐。理由何在?因为它可使学生在方寸之间,知天下事,看历史硝烟,听《高山流水》……大饱眼福与耳福;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学生只要通过动手、动脑,便可主动高效地获取所需知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根据广大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就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谈一点个人浅见。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主要是从“自学——提问——讨论——精讲——练习——评价”这六个环节去完成每堂课的教学任务。此模式重在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生怎么去学,让学生自己去主动获取知识,老师在其中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由于计算机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故让学生动手比老师理论上的夸夸其谈要好得多,这样不但减轻教师的负担,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自学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让自己从课堂教学中的“主讲者”转变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先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和要求后,通过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看教材、查资料来探索,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罗列出相关的操作步骤来学习新知。由于电脑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它的呆板性,每一个步骤的先后都有严格的规定,因而正确的步骤是电脑为你效命的前提。学生弄清了书本上的内容,就得动手在电脑上去实践,掌握操作技术,让理论与实践统一。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使他们能尽快地明确自己的入手点,并逐步提出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防止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学习。
  二、提问
  学生通过自学与实践后,若得不到正确的答案,或有什么疑问,就可向同学提问,向老师提问,寻求解决的办法。提出的问题可单个解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则可以全班解答。若是简单的问题则可留给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这样更能加深印象,便于记忆。
  三、讨论
  在计算机教学中,讨论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讨论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换,是激发学生令尊意识,独立思考和主动发展的最有效方法。在实际的学习中,要达到一个目的,有时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就犹如一道应用题可以有多种解法一样。比如在word中录入文章时,需要输入大写字母,就有四种方法可实现中英文的转换,再比如关闭一个窗口的方法也有四种,同学们通过讨论,大胆的实践,找到这几种方法,并确定哪些方法易操作,最简捷,最后教师归纳小结。
  四、精讲
  我们现在一堂课40分钟,教师讲得多,那么学生自然练的少。所以,“精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首先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吃透教材、对教材重难点把握准确;对学情有充分认识,了解学生的大体水平层次,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结合教材,制定出相应的教案。通过前面的自学、提问、议论,学生已经对本课教学内容知之一二,有的已经基本掌握本节课内容,老师只需讲清讲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加以讲解和说明,操作易错、复杂的地方教师演示讲解。
  五、练习
  由于计算机操作性强,故可以说一节课的时间大部用来练习,通过实践强化记忆,、掌握操作技术。俗话说得好:十个手指伸出来还不一样长,何况是学生呢?就我们农村学校来说,家里有电脑和家里无电脑的学生的操作能力差异非常大,有些学生能听懂能理解教师的讲课,但是在独立操作的时候却无法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的要求设计上一定要有层次性,保证低起点,多层次,多要求,能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达到练习的目的。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得注重巡回指导,实行个别化教学,这也是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一个很有效的手段。
  六、评价
  课堂评价是一个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精彩之处。在进行课堂评价时教师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教师以鼓励、肯定为主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评价活动中学生最需要的是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作品评价时经常鼓励学生会使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上进。在教师的肯定中,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能使学生充满动力和信心,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
  多种评价方式中,我认为主要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公正的评价、学会多角度多方法公正的评价自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智慧,让他们进行互相评价,这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优点,改正不足。
  (三)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以不同标准进行的评价。
  在信息技术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原有基础差异往往很大,如果在作品评价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评价,会造成水平高的学生沾沾自喜,失去继续学习探索的动力;差一些的同学会感到备受打击,挫伤前进的自信心。所以教师要以不同的标准对学生分层次进行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