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
【作者】 孙 铁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城南初级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虽然策略很多,但具体离不开“趣”、“实”、“活”、“新”四点。实践证明,我们以此为着力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实践策略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近年来新课改的重要追求,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着力点。而传统教学,由于深受“应试”桎梏,常强调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导致学生物理素养未得到应有培养。而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有效的物理教学不再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应试”课堂,而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获得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在这几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要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我们可从“趣”、“实”、“活”、“新”四个着力,加强策略创新,就能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物理教育。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谈谈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增强趣味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因此,有效的教学,需要我们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我要学”之需做起。我们知道,兴趣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情感内驱,增强教学趣味性是我们促进学生这一内驱发挥的重要策略。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挖掘物理教学中的趣味因子,寓教于趣,让学生受“趣”的激励而兴趣倍增,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实践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设计与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有趣的自然现象,或做有趣实验,或讲一个小故事,激发起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密度”时,我们为增强教学趣味性,可讲一个关于阿基米德鉴别皇冠真假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好奇;在学习《光的色散》时,教师问学生见过彩虹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你知道吗?通过这样教学,启发学生思考,把学生的心“吊”起来。在趣味浓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不但学习主动,而且思维活跃,创新性强,自然也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增强实效性,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
物理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其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要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就是一个增强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为此,我们应从实效性出发,抓好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教学中,那些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基础知识都应当扎扎实实抓好,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加深对抽象物理要领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来得出物理规律,弄清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物理规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从生活中来,反哺到社会中去。我们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习题讲析中,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更要注重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实效性”这一原则的有效做法。
三、增强灵活性,不同课型采用不同方法
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让课堂变到灵动,才能引导学生灵活思维,进行多维碰撞。作为高效课堂的创建者,我们应创新设计,灵活教法,能针对不同课型采取不同方法,如探索型课应注重发现法,验证型课应注重实验观察法,论证型课应注重逻辑推理法等,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新颖性,能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恰当设疑,热情鼓励,积极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建立物理概念、探索物理规律。例如实验观察法(欧姆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的建立)、理想法(光滑表面、轻绳、轻质杠杆等模型的建立)、等效法(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科学想象法(牛顿第一定律)、数学法等等。在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育学生方法要灵活,这也相当于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此我们教学时要把握好“求活”原则。
四、增强新颖性,加强自主课堂创建
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是“双主双优”的理念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作为一线教师,就要着力创建自主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种课堂中,学生的学不是放任的,而是教师引导下的化教为导的学,教师的导要致力于学生的学,为学生学服务。这样的课堂看似简单,但需要我们教师创设设计,要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问题或情境非常新颖,有趣味,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因此,教师个人能力与教学素养对建设自主课堂有着很大影响作用。我们应不断获取新的教学信息,吸取新营养,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传统讲授式为开放讨论式,变重知识传授为重方法培养,变重理论计算为重实际应用,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多媒体营造生动新颖教学场境,让学生在自主互动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质疑习惯。这过程中,教师教学设计的“新”,手段的“新”、方法的“新”、认识视角的“新”换来了学生高度的自主能动性,从而充分发挥自主作用,与教师共同建构高效的自主课堂。
总之,要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我们应创新实践模式,运用多方法施教。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就要更新观念,吃透新课标精神,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与教师共同达成双边活动中成就高效课堂,并获得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
参考文献:
[1]何庭智,当前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
[2]廖仲权,浅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6年。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实践策略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近年来新课改的重要追求,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着力点。而传统教学,由于深受“应试”桎梏,常强调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导致学生物理素养未得到应有培养。而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有效的物理教学不再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应试”课堂,而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获得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在这几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要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我们可从“趣”、“实”、“活”、“新”四个着力,加强策略创新,就能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物理教育。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谈谈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增强趣味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因此,有效的教学,需要我们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我要学”之需做起。我们知道,兴趣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情感内驱,增强教学趣味性是我们促进学生这一内驱发挥的重要策略。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挖掘物理教学中的趣味因子,寓教于趣,让学生受“趣”的激励而兴趣倍增,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实践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设计与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有趣的自然现象,或做有趣实验,或讲一个小故事,激发起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密度”时,我们为增强教学趣味性,可讲一个关于阿基米德鉴别皇冠真假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好奇;在学习《光的色散》时,教师问学生见过彩虹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你知道吗?通过这样教学,启发学生思考,把学生的心“吊”起来。在趣味浓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不但学习主动,而且思维活跃,创新性强,自然也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增强实效性,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
物理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其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要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就是一个增强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为此,我们应从实效性出发,抓好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教学中,那些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基础知识都应当扎扎实实抓好,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加深对抽象物理要领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来得出物理规律,弄清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物理规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从生活中来,反哺到社会中去。我们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习题讲析中,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更要注重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实效性”这一原则的有效做法。
三、增强灵活性,不同课型采用不同方法
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让课堂变到灵动,才能引导学生灵活思维,进行多维碰撞。作为高效课堂的创建者,我们应创新设计,灵活教法,能针对不同课型采取不同方法,如探索型课应注重发现法,验证型课应注重实验观察法,论证型课应注重逻辑推理法等,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新颖性,能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恰当设疑,热情鼓励,积极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建立物理概念、探索物理规律。例如实验观察法(欧姆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的建立)、理想法(光滑表面、轻绳、轻质杠杆等模型的建立)、等效法(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科学想象法(牛顿第一定律)、数学法等等。在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育学生方法要灵活,这也相当于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此我们教学时要把握好“求活”原则。
四、增强新颖性,加强自主课堂创建
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是“双主双优”的理念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作为一线教师,就要着力创建自主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种课堂中,学生的学不是放任的,而是教师引导下的化教为导的学,教师的导要致力于学生的学,为学生学服务。这样的课堂看似简单,但需要我们教师创设设计,要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问题或情境非常新颖,有趣味,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因此,教师个人能力与教学素养对建设自主课堂有着很大影响作用。我们应不断获取新的教学信息,吸取新营养,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传统讲授式为开放讨论式,变重知识传授为重方法培养,变重理论计算为重实际应用,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多媒体营造生动新颖教学场境,让学生在自主互动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质疑习惯。这过程中,教师教学设计的“新”,手段的“新”、方法的“新”、认识视角的“新”换来了学生高度的自主能动性,从而充分发挥自主作用,与教师共同建构高效的自主课堂。
总之,要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我们应创新实践模式,运用多方法施教。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就要更新观念,吃透新课标精神,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与教师共同达成双边活动中成就高效课堂,并获得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
参考文献:
[1]何庭智,当前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
[2]廖仲权,浅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