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作者】 杨 帆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沿口镇第三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我们可通过语言游戏、创设语言物质环境、开展丰富多彩语言活动等方式来让他们想说、可说和能说,从而逐渐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幼儿教育;语言能力;培养;有效
幼儿期是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加强这一时期语言能力培养,不仅有利于表达能力提升,还能促进以思维为主的多项能力的发展。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登纳曾告诉我们:“人类具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七种智力。”而在这七种智力中,他将语言智力列为第一种,理由是“语言是最广泛、最公平地在人类中得到分享的一种智力”。这说明加强人的语言智力培养的重要性了。而幼儿时期又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幼儿来说,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学习和生活的工具,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就必须加强这一时期的语言教育,让幼儿获得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这几年的幼儿语言教育,谈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语言趣味游戏,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实践也告诉我们,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最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也是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各种能力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语言教育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将语言教育与游戏融合起来,实现寓教于乐效果,就可以在满足幼儿好动好游戏的需求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能有效帮助幼儿语言发展的游戏最好应是语言游戏,因为其属于智力游戏,它是以发展幼儿语言为目的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愉快的进行学习,从而极大地调动幼儿说话积极性,催发幼儿说话兴趣和需求。如“神奇的口袋”,幼儿一起念儿歌“奇妙的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当被请到的幼儿从口袋里摸出一样玩具时,要求他先说出玩具的名称,再让他边玩边说是怎样玩的。这样就能有效促使幼儿表达。
二、创设语言物质环境,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语言表达是需要素材的,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阅历少,“壶中无饺子”。因此,要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提供物质载体,让他们能借助直观物体进行表达,这种载体就是我们常说的“话资”,也叫“语言源”。这样教学,就达到了“纲要”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学中,我们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一方面可以增加幼儿的经验,为语言运用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幼儿可以了解各种环境中语言实际使用情况,从而促进语言能力发展。为此,我们可在班级设立一个“小小电视台”,请幼儿模仿电视广播节目主持人,来播报新闻或主持节目,幼儿播音时,会说话完整,要求声音响亮。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发现,幼儿不仅兴趣浓,而且“胆大”,就连平时不敢说话的幼儿都能响亮的播报新闻,把他们在家里或班上见到的、听到的新鲜趣事告诉大家。除了教学平台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室的一个角设立一个“语言角”,放上各种玩具、木偶、小指偶,让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把玩玩具的过程、方法和心理感受告诉大家。当然,我们还可以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一些图片、在图书角摆上图书、画报以及幼儿自己动手绘画、剪辑的连环画等,这样就可使幼儿更加积极参加讲述活动,放置奖品框,用以鼓励参与听与说的幼儿。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幼儿语言表达兴趣,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语言活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能说”,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初级阶段,但对幼儿来说,要让他们达到“会说”,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我们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让他们有话能说。“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要“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能仅在语言这一学科中培养幼儿语言,还要配合其他学科,如科学、艺术、社会、健康等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共同担当起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重任。形成一种全方位、立体式的语言教育网络。无论在哪一学科中,我们都应结合幼儿实际开展活动,虽不以发展幼儿语言为主要内容,但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语言教育因素,只有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有机的交叉和融合的幼儿语言教育,才能使幼儿的语言真正得到全方位、和谐的发展。例如,在社会学科中,我们就可利用早上来园的自由活动时间,鼓励幼儿自由交往,让他们边玩边说或进行情境表演,如:客人来我家、我是小客人等,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们不仅获得了社交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我们组织开展的语言实践活动尽可能丰富多彩,让幼儿在感受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增强表达兴趣。即使是同一种活动,我们也应变换形式,或集体活动,或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等,当然也可交替进行。不同的教育组织形式及其对应的语言交流形式,不但为幼儿练习语言技能提供了机会,而且有利于幼儿体验到不同的交往情境与交往行为的关系,如在集体活动中声音响亮,个别交谈声音则要轻,小组活动既要表达自己的愿望,又要倾听同伴的谈话。这既是对说的能力的培养,也是语言表达、交流的必然要求。
总之,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我们应加强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我们有效的训练中获得和发展语言能力的机会,为他们将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小红,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教育科学,2015年。
[2]邓小春,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2017年。
[3]盛开,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策略论[J].学园,2018年。
【关键词】 幼儿教育;语言能力;培养;有效
幼儿期是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加强这一时期语言能力培养,不仅有利于表达能力提升,还能促进以思维为主的多项能力的发展。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登纳曾告诉我们:“人类具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七种智力。”而在这七种智力中,他将语言智力列为第一种,理由是“语言是最广泛、最公平地在人类中得到分享的一种智力”。这说明加强人的语言智力培养的重要性了。而幼儿时期又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幼儿来说,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学习和生活的工具,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就必须加强这一时期的语言教育,让幼儿获得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这几年的幼儿语言教育,谈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语言趣味游戏,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实践也告诉我们,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最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也是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各种能力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语言教育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将语言教育与游戏融合起来,实现寓教于乐效果,就可以在满足幼儿好动好游戏的需求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能有效帮助幼儿语言发展的游戏最好应是语言游戏,因为其属于智力游戏,它是以发展幼儿语言为目的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愉快的进行学习,从而极大地调动幼儿说话积极性,催发幼儿说话兴趣和需求。如“神奇的口袋”,幼儿一起念儿歌“奇妙的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当被请到的幼儿从口袋里摸出一样玩具时,要求他先说出玩具的名称,再让他边玩边说是怎样玩的。这样就能有效促使幼儿表达。
二、创设语言物质环境,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语言表达是需要素材的,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阅历少,“壶中无饺子”。因此,要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提供物质载体,让他们能借助直观物体进行表达,这种载体就是我们常说的“话资”,也叫“语言源”。这样教学,就达到了“纲要”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学中,我们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一方面可以增加幼儿的经验,为语言运用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幼儿可以了解各种环境中语言实际使用情况,从而促进语言能力发展。为此,我们可在班级设立一个“小小电视台”,请幼儿模仿电视广播节目主持人,来播报新闻或主持节目,幼儿播音时,会说话完整,要求声音响亮。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发现,幼儿不仅兴趣浓,而且“胆大”,就连平时不敢说话的幼儿都能响亮的播报新闻,把他们在家里或班上见到的、听到的新鲜趣事告诉大家。除了教学平台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室的一个角设立一个“语言角”,放上各种玩具、木偶、小指偶,让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把玩玩具的过程、方法和心理感受告诉大家。当然,我们还可以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一些图片、在图书角摆上图书、画报以及幼儿自己动手绘画、剪辑的连环画等,这样就可使幼儿更加积极参加讲述活动,放置奖品框,用以鼓励参与听与说的幼儿。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幼儿语言表达兴趣,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语言活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能说”,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初级阶段,但对幼儿来说,要让他们达到“会说”,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我们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让他们有话能说。“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要“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能仅在语言这一学科中培养幼儿语言,还要配合其他学科,如科学、艺术、社会、健康等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共同担当起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重任。形成一种全方位、立体式的语言教育网络。无论在哪一学科中,我们都应结合幼儿实际开展活动,虽不以发展幼儿语言为主要内容,但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语言教育因素,只有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有机的交叉和融合的幼儿语言教育,才能使幼儿的语言真正得到全方位、和谐的发展。例如,在社会学科中,我们就可利用早上来园的自由活动时间,鼓励幼儿自由交往,让他们边玩边说或进行情境表演,如:客人来我家、我是小客人等,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们不仅获得了社交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我们组织开展的语言实践活动尽可能丰富多彩,让幼儿在感受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增强表达兴趣。即使是同一种活动,我们也应变换形式,或集体活动,或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等,当然也可交替进行。不同的教育组织形式及其对应的语言交流形式,不但为幼儿练习语言技能提供了机会,而且有利于幼儿体验到不同的交往情境与交往行为的关系,如在集体活动中声音响亮,个别交谈声音则要轻,小组活动既要表达自己的愿望,又要倾听同伴的谈话。这既是对说的能力的培养,也是语言表达、交流的必然要求。
总之,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我们应加强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我们有效的训练中获得和发展语言能力的机会,为他们将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小红,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教育科学,2015年。
[2]邓小春,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2017年。
[3]盛开,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策略论[J].学园,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