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错题整理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朱敏洁

【机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对待错误,有人惧怕错误,认为错误毫无价值;有人直面错误,在反思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迅速成长。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过程中时常会产生错误,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错误资源来为教学服务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把学生做的错题集整理好,就是一个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就使用错误资源有何意义以及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策略的逻辑体系阐明问题,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数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点滴体会。
  一、错误资源利用现状
  受传统课堂评价标准的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处理方式有:①要么避而不见。②要么一味指责批评,“这些题目讲了多少遍还记不住,心思都用到哪里去了?”③要么请出错的同学先坐下,让班级的优等生把正确答案展示一遍。④要么老师亲自上阵对学生的错误寥寥几句评价,草率收场。长此以往,学生对待错误就会显得无动于衷,很少会去反思错误形成的原因,也不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因而这样的“经典剧情”每天都在上演:学生在订正题目时,老师批“×”的题目直接改成与原判断相反的判断,根本不知所以然,下次再出现类似的题目还是出错。这些现象都在警示教师要以高度的专业自觉审视学生的错误,敏锐地分析出学生错误背后所隐藏的教育价值。
  二、错题整理的正确措施
  正确使用错题集就是要发挥出错题集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将错题集作为学习的第一手资料,积累错误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科学使用错题集不应把错题集当成一项作业,不能让学生以应付的心态来对待,而要体现出其对于学习有效的一面,让学生乐于进行整理与积累。
  1.科学设计错题集栏目
  错题集并不是错题的摘抄,而是要体现出新意,让它发挥出导向的职能,起到警示和改进的目的。科学设计栏目,就是要让栏目更好地为学习服务,也为以后的复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如栏目设计上可以有错题、订正、原因、反思、举例等,同时针对错误的题目,学生在整理错题集时,可以根据造成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级,用不同的笔来书写,以起到一目了然、主次分明的作用。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对于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很多学生分不清,因此在进行本单元错题整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用表格或图示的方式将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列出来,便于学生更好地依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订正与举例。
  2.科学评价错题集质量
  对于学生的任何学习活动都要有一定的评价,让学生感觉到做这一项工作的价值。在评价时要中肯,既充分肯定学生做得好的方面,也要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在不断的完善与修正中使错题集更趋于精致与实用。
  学习过程中,有些错误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会很明显暴露出来,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隐藏在“幕后”,这就要求老师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难点、盲点精心预设并适时呈现错误,引导学生主动识错、纠错,完善认知结构。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之后,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已有所了解,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出示一判断题: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的立体图形一定是长方体。
  师:请判断。
  生1:还有可能是正方体,所以不正确。
  生2:老师,正方体也是特殊的长方体,所以我认为是正确的。
  生3: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所以我认为是正确的。
  师:我非常欣赏各位同学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下面老师揭示答案,多媒体出示:
  当棱台展现在屏幕上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也有人形象地说:被切掉尖顶的“金字塔”。
  师:在数学上它叫棱台,现在你又想说些什么?
  生:上面这个立体图形也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但它既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所以上述判断是错误的。
  3.擅用“错题”来“纠错”
  教师整理的错题可以作为辅导学生的典型例题展开讲练,让学生感悟、积累和提高。对于算和检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自己的错题归纳错误原因进行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整理错题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不再犯错采取的手段,整理错题就是整理学习资源。通常而言,需要学生自己去整理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确实由于无法解决,不会做而做错的题目,二是因为各种粗心而做错的题目。学生整理出来的题目既可以为自己的错误找出原因对症下药,也可以作为考试之前的复习资料,重读、重做错题,提高考试成绩。
  在这样的错题整理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知识——发现问题——互相交流这样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学中也能通过分析计算错题,学生先尝试自行解决,然后到教师帮助的过程,引导学生重建知识体系,提高解题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的错误是一种现实性、针对性、价值性、思考性很强的教学素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错误纳入教学视野,精心组织利用,让学生在辨错、纠错中明理长智,主动建构。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关于“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点滴体会。对于如何有效利用学生课后作业中的错误资源还有待于我们一线老师继续深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