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高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探究

【作者】 张再霞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图导学”是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产生直观的地理印象,同时也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从高中地理学科近年来的改革方向来看,它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现实生活元素,而地图则是连接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知识体系的“桥梁”,也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以图导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空间感知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等。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高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特征
  1、“以图导学”具有实用性。
  “以图导学”主要以学生为本,以新型的指导实践的教学理论。它独特教学内容,可以满足高中阶段不同教学内容的需求,满足各大层次的地理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以图导学”,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具有教学实用型。
  2、“以图导学”的综合性很强。
  “以图导学”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图”。不同层次地理理论、不同阶段高中地理知识教学设计到的地理知识一般各不相同。“以图导学”对高中阶段地理教学很实用,可以将很多复杂的信息通过图片的形式清晰表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学生可以运用“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充实自己的地理知识,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升了地理教学效率。
  3、“以图导学”是多样性的。
  图片有种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内容,“以图导学”主要利用“图片”的形式,进行引导教学。在现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同时,“以图导学”能够突破教材的壁垒,运用现代互联网信息得到更多关于地理知识的图片,使学生了解到更全面的地理知识。并且,教师可以将多种教学方式和图片紧密结合,让地理课堂上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开阔了高中地理教学的视野。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去教导,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还使得教学课程更加高效。
  二、高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途径
  1进行图文结合。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很多基础性知识内容,例如:各大洲的板块分布,各大洋的地理位置,各山脉的走向趋势,各地区的气候温度等,这些知识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记忆力和空间感才能够良好的掌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将这些知识具体化,用“图”的形式加以“文”的叙述才能够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其内容,利用“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能够达到其目的,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所教内容。
  2、理解抽象知识。
  地球仪、地图等都是地理教学中最常见的“图”,也是最长使用的引导教学工具,地图能够直观的、形象的将各地区的分布、特点等描述出来,如各大板块的地理位置、各大河流的流向等,这些信息通过“图”的形式直观的表达出来,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更有效的理解。而地球仪是在地图的基础上加上了立体感,提供了空间意义,不再局限于二维空间,它将地理知识提升到了三维空间,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可以通过地图或地球仪进行自主研究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彻底。地理学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而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均有限,若是只靠教师的口述和文字表达来传授,学生会很难理解其中的内容,但如果以“图”的形式作为传授知识的路径,让学生观察到,直观的感受到所教的知识内容,再加上教师的从旁协助,会使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接受这些抽象的知识内容,学习会相对比较轻松、愉快。
  3、导出学习热情。
  高中生正处在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时刻,枯燥的教学环境会使高中生对于地理学习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会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地理学习热情与日常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态度,所以,必须创新和改革高中地理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图导课”模式能够丰富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使高中地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营造活跃、轻松的教学环境。
  4、导出空间概念。
  高中生比较喜欢具有趣味性和竞技性特点的游戏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性格特点组织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可以结合高中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设计“填图游戏”,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又能够使学生感受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空间概念和地理思维。
  5、掌握读图要素。
  高中地理学习阶段,学生手中的地图素材可并不少见,地理课本、地图册、地理练习本上所示的地理图表随处可见。但是我们调查发现,学生并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读图习惯,缺乏系统的读图知识。归根到底,是学生没有意识到读图兴趣对地理学习的重要。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力争每节课都让学生有使用地图进行读图学习的机会,掌握地理图表中一些最基本的读图要素。教师还应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等多样化手段,扩大学生读图能力的视野,帮助学生培养读图的兴趣。
  6、提升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培养学生地理感知力的同时,将地理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并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积极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提贴切实际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获取更多的地理经验。
  7、提高思考能力。
  高中地理教材中配有很多的地理图片和地理插图,用以辅助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和培养地理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或者插图,将这些图片与学生的知识学习相结合,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进而得出更多的结论、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为提升学生的地理思考能力和深入学习地理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真正告别“纸上谈兵”高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地理的理解、思维能力,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能够有效的提升地理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工作中的意义重大,在满足地理教学发展需求的同时,践行新课标的要求,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激发了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之情。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客观发展实际,利用多种图片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地理热情。在夯实地理教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地理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