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语文名著有效阅读策略初探
【作者】 王正君
【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方下镇鲁西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初中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的教学工作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名著的阅读可以有效的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文学知识累积,对于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有效性初探
从语文教材来看,名著阅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教材中设计名著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写作能力。当面对一篇名著时,假如仔细进行品味与斟酌,就会发现阅读者与作者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而且名著中的语言魅力比任何一种形式都强。但是怎样才能够通过名著阅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相关人士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整本名著阅读教学意义深远
阅读整本名著是学好语文、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是传统阅读教学的基本经验。厚积薄发,读写结合,是传统写作教学的基本经验。首先,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靠丰富的积累。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语感,接触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材料。名著在思想内涵、艺术特质、文字表达等方面,都是典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材料。其次,名著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致力于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而名著作为整本的书,常常有着一般文章所没有的丰富内涵和复杂结构,需要学生调动各种阅读技能和知识积累,对其进行整体的把握和思考,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同时日积月累,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再次,名著的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训练思维品质的最好范本。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以真善美为目的的理想艺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启迪人生,陶冶情操,塑造和净化心灵。它通过生动的故事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和人格的陶冶。
二、整本名著阅读教学落实策略
1、激发阅读兴趣
首先,要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在为学生介绍名著时,应熟记精彩片段,古诗文名句,引经据典将其绘声绘色。在学生心生佩服由衷羡慕之时,教师顺势利导讲解阅读的重要,也一定会让学生兴趣倍增。其次,可以利用学生的影响力。让爱读名著并且文学修养较好的学生来讲故事,说故事时尽量模仿说书人的技巧,语言生动形象,声音抑扬顿挫,情节波澜起伏。当故事说到精彩之处,戛然而止,吊足学生胃口。此时再推荐阅读,会让其更主动更积极。在说故事的同时,还可以辅以学生的绘画,展示其绘制的人物插图,张贴其绘制的名著思维导图。最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其展示名著中精彩片段。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由名著改编的影视精彩片段,师生共同欣赏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子午书简》,加深对名著的理解,使学生更愿亲近名著,走进名著。
2、统筹名著阅读时间
要对整本名著作品进行阅读一定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做好正确的时间安排,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就显得至关重要。绝大多数的名著作品都有着较长篇幅,名著当中所蕴含的知识与方法更是丰富多样,要想在课堂当中完成全部阅读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时间进行统筹安排,除了利用课本当中有限时间进行名著阅读之外,还需要利用好课外阅读的时间。首先,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对教材当中建议初中生阅读的名著书目了然于胸,如《西游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昆虫记》等。而且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名著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不拘泥于教材当中给出的顺序,尽可能的提高阅读节奏,紧凑的进行阅读内容安排。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每日阅读时间以及阅读量。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空余时间进行统筹,并将一定的阅读量划分到不同的阅读时间当中。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阅读密度,比如在寒暑假时间可以增加阅读时间,而在学业负担较重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阅读密度。
3、注重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无论是进行那一学科的教学都是要讲究方法的,并且尽可能的选择适合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此才能呈现良好的教学活动,有效的教授学生,提升知识水平。基于此,在面对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不佳的局面时,我们应当注意思考教学方法选用是否正确、是否适合。而上文分析当中已经充分说明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影响了名著经典阅读效果,所以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具体的做法是对学生名著经典阅读实际情况予以分析,了解学生阅读吃力的原因,进而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并且帮助学生纠正阅读错误,促使学生有效阅读名著经典;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名著经典阅读的过程中,还要要求学生将优美语句或思想深刻的句子摘抄下来,培养学生写阅读笔记的习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名著经典阅读中,还要注意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文章阅读的同时思考问题,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名著经典,准确把握思想内涵、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开展相关的阅读实践活动
初中阶段的学生喜欢较为有趣的事物,愿意积极参加相关的兴趣活动,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整本名著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阅读时间活动。仔细研究现有初中语文教材,其中涉及的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演绎的方式表现,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阅读,阅读结束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名著片段进行演绎。这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名著内容,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当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节奏,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观察学生的阅读情绪,在学生产生阅读抵触情绪前帮助学生释放阅读压力,开展阅读活动,增加阅读的乐趣,促进整本名著阅读教学的效率。以《水浒传》的阅读教学为例,该名著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任务较为复杂,名著内容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对男生的吸引度较高,但女生的阅读兴趣较低。为了激发班级女生的阅读积极性,我提前告知学生阅读结束后需要多人一组进行故事情节的演绎,首先保证了女生的参与度,允许学生自行对内容进行合理改编,学生只需要能够准确表达原文内容,不违背原文情节发展即可;设置一定的评价机制,做出相关的奖励说明。整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大的积极性,主动按时完成了整本的阅读,最后通过学生表演对名著内容进行进一步理解,有效促进了初中语文整本名著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
为了强化名著阅读,各地市已将名著阅读列入中考试题的范围,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以阅读的形式,通过活动进一步指导学生把握好两条线——思维线和拓展线。这样的阅读才能走得宽、走得远。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改进,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好方法涌现。
参考文献:
[1]何拥.新课程初中语文经典名著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旬刊, 2017(03).
[2]王淑琴.经典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3(12).
[3]古文波.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做法[J].新课程:上, 2016(10).
【关键词】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有效性初探
从语文教材来看,名著阅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教材中设计名著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写作能力。当面对一篇名著时,假如仔细进行品味与斟酌,就会发现阅读者与作者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而且名著中的语言魅力比任何一种形式都强。但是怎样才能够通过名著阅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相关人士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整本名著阅读教学意义深远
阅读整本名著是学好语文、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是传统阅读教学的基本经验。厚积薄发,读写结合,是传统写作教学的基本经验。首先,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靠丰富的积累。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语感,接触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材料。名著在思想内涵、艺术特质、文字表达等方面,都是典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材料。其次,名著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致力于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而名著作为整本的书,常常有着一般文章所没有的丰富内涵和复杂结构,需要学生调动各种阅读技能和知识积累,对其进行整体的把握和思考,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同时日积月累,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再次,名著的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训练思维品质的最好范本。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以真善美为目的的理想艺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启迪人生,陶冶情操,塑造和净化心灵。它通过生动的故事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和人格的陶冶。
二、整本名著阅读教学落实策略
1、激发阅读兴趣
首先,要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在为学生介绍名著时,应熟记精彩片段,古诗文名句,引经据典将其绘声绘色。在学生心生佩服由衷羡慕之时,教师顺势利导讲解阅读的重要,也一定会让学生兴趣倍增。其次,可以利用学生的影响力。让爱读名著并且文学修养较好的学生来讲故事,说故事时尽量模仿说书人的技巧,语言生动形象,声音抑扬顿挫,情节波澜起伏。当故事说到精彩之处,戛然而止,吊足学生胃口。此时再推荐阅读,会让其更主动更积极。在说故事的同时,还可以辅以学生的绘画,展示其绘制的人物插图,张贴其绘制的名著思维导图。最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其展示名著中精彩片段。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由名著改编的影视精彩片段,师生共同欣赏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子午书简》,加深对名著的理解,使学生更愿亲近名著,走进名著。
2、统筹名著阅读时间
要对整本名著作品进行阅读一定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做好正确的时间安排,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就显得至关重要。绝大多数的名著作品都有着较长篇幅,名著当中所蕴含的知识与方法更是丰富多样,要想在课堂当中完成全部阅读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时间进行统筹安排,除了利用课本当中有限时间进行名著阅读之外,还需要利用好课外阅读的时间。首先,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对教材当中建议初中生阅读的名著书目了然于胸,如《西游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昆虫记》等。而且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名著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不拘泥于教材当中给出的顺序,尽可能的提高阅读节奏,紧凑的进行阅读内容安排。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每日阅读时间以及阅读量。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空余时间进行统筹,并将一定的阅读量划分到不同的阅读时间当中。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阅读密度,比如在寒暑假时间可以增加阅读时间,而在学业负担较重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阅读密度。
3、注重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无论是进行那一学科的教学都是要讲究方法的,并且尽可能的选择适合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此才能呈现良好的教学活动,有效的教授学生,提升知识水平。基于此,在面对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不佳的局面时,我们应当注意思考教学方法选用是否正确、是否适合。而上文分析当中已经充分说明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影响了名著经典阅读效果,所以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具体的做法是对学生名著经典阅读实际情况予以分析,了解学生阅读吃力的原因,进而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并且帮助学生纠正阅读错误,促使学生有效阅读名著经典;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名著经典阅读的过程中,还要要求学生将优美语句或思想深刻的句子摘抄下来,培养学生写阅读笔记的习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名著经典阅读中,还要注意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文章阅读的同时思考问题,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名著经典,准确把握思想内涵、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开展相关的阅读实践活动
初中阶段的学生喜欢较为有趣的事物,愿意积极参加相关的兴趣活动,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整本名著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阅读时间活动。仔细研究现有初中语文教材,其中涉及的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演绎的方式表现,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阅读,阅读结束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名著片段进行演绎。这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名著内容,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当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节奏,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观察学生的阅读情绪,在学生产生阅读抵触情绪前帮助学生释放阅读压力,开展阅读活动,增加阅读的乐趣,促进整本名著阅读教学的效率。以《水浒传》的阅读教学为例,该名著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任务较为复杂,名著内容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对男生的吸引度较高,但女生的阅读兴趣较低。为了激发班级女生的阅读积极性,我提前告知学生阅读结束后需要多人一组进行故事情节的演绎,首先保证了女生的参与度,允许学生自行对内容进行合理改编,学生只需要能够准确表达原文内容,不违背原文情节发展即可;设置一定的评价机制,做出相关的奖励说明。整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大的积极性,主动按时完成了整本的阅读,最后通过学生表演对名著内容进行进一步理解,有效促进了初中语文整本名著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
为了强化名著阅读,各地市已将名著阅读列入中考试题的范围,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以阅读的形式,通过活动进一步指导学生把握好两条线——思维线和拓展线。这样的阅读才能走得宽、走得远。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改进,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好方法涌现。
参考文献:
[1]何拥.新课程初中语文经典名著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旬刊, 2017(03).
[2]王淑琴.经典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3(12).
[3]古文波.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做法[J].新课程:上,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