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借助游戏教学法,助力小学体育教学

【作者】 方校敏

【机构】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体育在小学课程中十分重要,体育课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培养学生乐观的性格。教师应该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这样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游戏教学能够充分地激发小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还能提升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合理使用游戏形式开展体育教学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体育游戏;小学体育;体育教学;教学策略

  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可以适应不同体育项目的要求,且在开展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会得到充分锻炼,还能够在无形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抗压能力,最终促成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教师开展游戏教学应当注重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科学性、适应性,使游戏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形式。
  一、体育游戏的概念和特点
  (一)体育游戏的概念。体育游戏是在特定时间、空间开展的,具有娱乐性、竞争性、规则性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基础体育技能和相应的心理素质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能力。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体育教学形式,已经在许多小学被广泛应用在体育课堂中。
  (二)体育游戏的特点。体育游戏首先具有娱乐性。小学生的学习以兴趣为导向,多样化的趣味体育游戏活动能够迎合他们的这一特点,激发他们参与体育课堂的热情。教师也可以通过体育游戏活跃课堂氛围,改变传统的课堂形式,从而提升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其次,体育游戏具有竞争性。这种竞争既有正向效应,也有负面效应,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正面作用,遏制其负面作用,使体育游戏更好地为小学体育课堂服务。最后,体育游戏具有规则性。教师开展体育游戏前必须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严谨的游戏规则是有效开展体育游戏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公平竞赛的前提。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体育游戏的教学形式极大地扩展了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内容与活动范围。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向教师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便改变了传统体育课堂中师生沟通较少的状况。且体育游戏的形式多样,学生在参与游戏时会觉得自己是在“玩”,而不是在“学”某一项具体的技能,游戏的形式改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直观感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
  (二)提升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学生是否有课堂参与感、积极性及其学习效果是衡量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积极性会得到充分发挥,且许多学生愿意在游戏过程中主动探讨某一体育运动更高难度的技巧,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开端。与传统的被动学习的形式相比,主动学习的形式效率更高,且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热情持续时间更长,无形中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规范的养成。体育游戏是带有竞争性、规则性的活动,学生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必定有胜有败,如何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是对学生心理韧性的考验。如果学生能够做到正确地对待竞争结果,那么学生的心理素质便会有所提升。且任何体育游戏都是在一定规则框架下开展的,在熟悉规则的过程中学生的规则意识会逐渐形成,在比赛中,学生会感受到规则、体育道德的重要性,这对学生道德规范的养成有促进作用。
  三、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策略
  (一)注重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由于心理发育还不成熟,他们对一件事物的好奇心和热情往往没有持续性,喜新厌旧,即使是游戏有时他们也会感到厌烦。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兴趣,调动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推进:一种是教师要注意通过幽默凝练的语言循循善诱,幽默通俗的语言不仅可以直白地表达出教师所要传达的内容,方便小学生理解和接受,也有助于营造一种轻松、幽默,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小学生的热情一直处于一个制高点。二是不断变换游戏的方法,根据小学生善变和猎奇的心理特点,不断地变换游戏方法,充分激发并保持小学生的新鲜感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变化多样的体育游戏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二)合理定位体育游戏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较为简单,学生会对自身熟悉的事物有一种亲近感。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编排一些学生熟悉的游戏当作教学素材,例如萝卜蹲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推荐喜爱的游戏,选取大部分学生都感兴趣的体育游戏,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一些体育游戏需要一定的器材,在游戏编排时要尽量选择在器材和经费方面要求较少的游戏。此外,还要注重体育游戏的作用和实效性,要确保体育游戏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和相应的机体能力以及能够与实际体育课程教材有效结合,以此巩固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保证体育游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如果一直应用一样的体育游戏,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和参与的主动性。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保证体育游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时常进行体育游戏的更新,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体育游戏的开发。对于同样的游戏,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创新,改变参与方式或者游戏方式,对体育游戏进行相应的优化,保证学生对体育游戏有高涨的积极性,从而确保体育游戏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
  (四)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编排
  体育教材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常被教师忽视,但是体育教材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对于不同阶段的小学生接受什么样的体育训练,达到怎么样的体育锻炼标准有着十分严谨准确的理论指导。为教师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提供了指导方向。所以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和根据体育教材对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指导思想。要尽可能的让小学生参与到游戏设计,编排的过程中去。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整个游戏的设计过程,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也要在这个小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观察、发现和总结学生的兴趣点,以此为基础可以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总而言之,有效应用体育游戏对于提升小学体育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游戏的编排,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合理应用体育游戏的经验,为学生合理定位体育游戏,确保体育游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主动性,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以华.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68-68.
  [2]谢志刚.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教育,2016(7):00154-0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