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李 玉

【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方下镇鲁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导学互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可让学生自觉地去探究新的知识,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去学习数学内容,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就其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教学;作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十分关注课堂上的互动,并将其作为课堂的基本形式。通过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整个课堂呈现出良好的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意愿。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大脑能得到放松,对知识进行理解时也会更加容易。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措施
  1、引导学生设置自学导纲,提前预知所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自学导纲,鼓励学生提前进行知识的预习。若从整个课程教学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能获悉自学导纲的设置,能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这样能为听课的高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导纲设计期间,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存储量、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点等因素,然后结合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制订高质量的课堂导入问题,能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对知识有新的认知与理解。教师在设计导纲的时候需要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导纲自学情况进行研究,能在教学期间将各类困惑点做好标注,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授,且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进行重点知识内容的标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下,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合作互动,多样化课堂教学
  导学互动的重点之一便是要开展良好的互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这样不仅能够对课堂氛围进行有效的活跃,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的调动,使得学生能够快速进行思维转换,锻炼并提高学生的知识点应用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和应用。教师要合理设置互动环节,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独立性更好地展现出来,更好地进行锻炼。同时,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对其他学生的想法进行了解,接触到更多的解题构思,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能够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自己思想上的问题进行有效了解,找出并解决自身的不足之处。这样便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推动学生学习。
  3.导入问题
  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第一个步骤就是导入问题,实现对学生的“导学”。“导学互动”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而教师则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实现对学生的导学,而问题的导入是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教师导入的问题要尽量具有吸引力和创造力。
  4.开展互动活动
  采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除了导学之外,还要关注互动,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开展各种互动活动,可以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也可以开展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和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的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小学合作学习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
  二、“导学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
  在进行导学互动的时候,学生不是仅仅听老师进行简单的讲课,而是将学习的主动性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使得学生自己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以及掌握者。老师只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习的大概内容总结为一个基本的模式体系教给学生,然后学生再根据这个大纲进行参考学习,这样老师就只是学习的指路人,而学生是学习的实际参与者。学生在遇到数学难题的时候,会自发进行思考或者是团队协作解决,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遇到枯燥的数学问题的时候,学生首先想到的不是问题的难度以及困难对学习的阻挡,而是进行团队的合作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学生的探索能力就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自学的水平也会得到提高的。学生在进行团队协作的时候,不仅仅是提高了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解题的能力,而是将自己的实际经验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全方面学习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情。
  2.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被动学习,学习过程中很少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探究,一般都是学习教师讲解的现成知识,这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非常不利。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引入初中数学课堂,要求教师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和教师的互动中解决相关的问题,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出数学答案,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来将数学问题解决,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课堂学习成果显著
  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杂症进行解决,对问题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式,可以减少教师对一种问题的反复讲解,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会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会对问题主动进行解决,主动地使自己获得知识,丰富自己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解决,使得学生学习的求知率得到一定的满足,使得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一定的满足,使得初中学习数学的效率可以在最大的程度进行提高。学生是在利用自己的能力进行主动的学习,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以及解决能力也会得到提升,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会加强自己的与其他人协作的能力,使得学生关注到自己的不足,完善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认识了自己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的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更加进一步的提高。
  结束语
  这种“导学互动”的模式在数学的初中教学中得到运用的时候,可以对数学课堂的实际效果进行提高,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自觉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以及提升,这是进行教育改革的最佳以及最适合的教学方式和契机。
  参考文献:
  [1]廖艳丽.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考试周刊, 2015(39):61.
  [2]丁万.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