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历史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究
【作者】 李雪锋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初中历史运用多媒体,其作用是很多的,不仅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还能实现精讲多练,化难点为简单,帮助学生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运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发展,以及创建数字化校园的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史教学的理念也得到了更新。多媒体和互联网被引入了历史教学之中。多媒体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教学工具,结合投影仪和合适的多媒体课件就可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可以创造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在近年的历史教学中,我利用互联网查找教学资料,使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在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谈谈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一些实践体会吧。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持续参与学习的动力源泉。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可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这种兴趣的激发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来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的奥秘。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且演示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显示我国古代繁荣昌盛的四大发明的照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的恽煌历史,然后话题一转,指出当历史发展到19世纪时,我们却落后了,通过繁盛与没落的对比,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好奇心,由此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的历史课教学情境,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的意识。而且多媒体课件又能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变静态为动态,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功能优势,是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特别是化抽象为直观,化难点为简单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作用。我们知道,很多历史知识需要学生把握时间和地点以及经过,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丰富的感性认识,而多媒体恰恰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内容。通过典型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多方位的渲染,学生比较容易掌握重点内容。例如,在讲解到红军长征路线时,这部分内容是较维理解的,传统做法就是是让学生看课本上的地图,标出位置。这样教学,由于学生参与度不高,加上看图能力不强,很多还是没有掌握。而今天,我们可通过多媒体播放flash动画,通过生动的三维地标图动态地展示长征的过程,一步一步地把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展示出来,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可以在动态中构建知识网络。最后,摄取电视剧《长征》视频,并有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词,良好的视听刺激,不仅使学生再次回顾有关长征的知识,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好地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实现精讲巧练,利于归纳能力培养
每当新课讲授完成或单元教学结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本中所学的内容归纳整理、巩固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自己思考理解,消化吸收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后,将所学的知识归纳总结,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纲、图示、表解等快速显示一遍,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指导学生认识各知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已学知识点的理解。用多媒体课件可把时间跨度较大而且分散在课本各章节中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人性化的交互功能。教师可以边演示课件边提出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有层次、有次序的练习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答题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以后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校正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总之,用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教学能充分体现历史教学改革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
总之,多媒体教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更一种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作用是巨大的,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发展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利器。如果说历史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丰富空间,强化了学生观察、想象、审美情感,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就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多媒体不是“万精油”,作用也不是万能的,有效的利用还需要我们注意一个原则,那就要做到合理、适度、科学,才能将多媒体的优势完全化成高效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优势[J].文理导航,2017年。
[2]陈小龙,初中历史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07年。
[3]侯录芳,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J].学周刊,2012年。
【关键词】 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运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发展,以及创建数字化校园的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史教学的理念也得到了更新。多媒体和互联网被引入了历史教学之中。多媒体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教学工具,结合投影仪和合适的多媒体课件就可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可以创造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在近年的历史教学中,我利用互联网查找教学资料,使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在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谈谈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一些实践体会吧。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持续参与学习的动力源泉。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可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这种兴趣的激发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来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的奥秘。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且演示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显示我国古代繁荣昌盛的四大发明的照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的恽煌历史,然后话题一转,指出当历史发展到19世纪时,我们却落后了,通过繁盛与没落的对比,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好奇心,由此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的历史课教学情境,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的意识。而且多媒体课件又能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变静态为动态,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功能优势,是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特别是化抽象为直观,化难点为简单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作用。我们知道,很多历史知识需要学生把握时间和地点以及经过,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丰富的感性认识,而多媒体恰恰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内容。通过典型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多方位的渲染,学生比较容易掌握重点内容。例如,在讲解到红军长征路线时,这部分内容是较维理解的,传统做法就是是让学生看课本上的地图,标出位置。这样教学,由于学生参与度不高,加上看图能力不强,很多还是没有掌握。而今天,我们可通过多媒体播放flash动画,通过生动的三维地标图动态地展示长征的过程,一步一步地把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展示出来,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可以在动态中构建知识网络。最后,摄取电视剧《长征》视频,并有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词,良好的视听刺激,不仅使学生再次回顾有关长征的知识,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好地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实现精讲巧练,利于归纳能力培养
每当新课讲授完成或单元教学结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本中所学的内容归纳整理、巩固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自己思考理解,消化吸收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后,将所学的知识归纳总结,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纲、图示、表解等快速显示一遍,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指导学生认识各知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已学知识点的理解。用多媒体课件可把时间跨度较大而且分散在课本各章节中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人性化的交互功能。教师可以边演示课件边提出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有层次、有次序的练习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答题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以后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校正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总之,用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教学能充分体现历史教学改革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
总之,多媒体教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更一种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作用是巨大的,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发展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利器。如果说历史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丰富空间,强化了学生观察、想象、审美情感,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就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多媒体不是“万精油”,作用也不是万能的,有效的利用还需要我们注意一个原则,那就要做到合理、适度、科学,才能将多媒体的优势完全化成高效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优势[J].文理导航,2017年。
[2]陈小龙,初中历史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07年。
[3]侯录芳,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J].学周刊,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