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激活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探究

【作者】 敖鸿鹄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金牛镇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语文课堂,由于教学方法、手段的单一性,导致教学过程沉闷。如何激活课堂,让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发展语文素养,是我们应着力实践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激活;有效策略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不仅“少、差、慢、费”,而且氛围还相当沉闷,不利于学生快乐学语文,发展语文素养。在全面践行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如何让语文课堂一改前辙,有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我们实施寓教乐于的重要追求。为此,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进行了大量探索,实践给了我们肯定答案。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得出新课改的实践做法,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那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课堂氛围就要“活”起来。为此,我们老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脑筋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着笑声和智慧碰撞的声音。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激活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实践策略。
  一、营造愉悦和谐氛围,激活语文课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德曾经说到:“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因此,要激活语文课堂活,就必须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才能让学生处于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为此,我们要在课堂上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学生,要面带微笑走进教室,面带微笑提出问题,面带微笑肯定学生回答的问题,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我们也不能直接了当地批评或用一些讥讽的语言挖苦学生,要以和蔼的态度,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争取下次回答正确。这样,课堂才能活跃起来,氛围才会让人感觉愉悦和谐。
  二、凸显学生主体作用,激活语文课堂
  传统语文教学,教师“一言堂”,这给本是“群言堂”的课堂少了很多生气。在今天,我们践行学生主体理念——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落实这一主体理念,我们就必须让课堂活跃起来,就必须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汉语拼音教学中,如果我们让他们一味地读,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特别是书写的变化,学生更不容易搞清楚。所以在教授汉语拼音时,为了避免单调重复,我们可采用学古诗的办法来巩固音节,把出示的音节连起来就是一首内容浅显的古诗,由于他们对拼音有兴趣,学习古诗就更有劲了。
  学生学识字,总是喜欢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同时又能使他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如《画》一课,其中有山、水二词,我们就可给学生“山水”,让他们在“山水”前都加上“一”字,组成“一山一水”表示一座山,一河水,加上“千”、“万”为“千山万水”就表示山水的数量之多;再加上“青”、“绿”为“青山绿水”,表示山水色彩之美;重叠起来就是“山山水水”。这样不仅进行了词语扩充,又培养了学习兴趣,学生接受快而容易,让他们思考片刻,他们就有了“我爱家乡的青山绿水、山山水水无如画”的语句产生。每当学生一个个为自己举出的句子而异常兴奋,他们感到语文是一门很有兴趣的学科,从而热爱语文,乐于学习语文。上课时,便会一个个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下课了,还想继续学下去。学生的爱学和不爱学,教学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学生学得好,学习就有一定的自信心,学习起来也就更有兴趣,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去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向知识的深度或广度进行刻苦钻研,去探索。学生的智力也就会同时得到全面的发展。让他们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更开放、更活跃。
  三、鼓励学生放开思维,激活语文课堂
  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到:“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我们知道,孩子的本性就是天真的、活泼的,只有在无拘无束的条件下,他们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活跃思维。因此,我们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围中放开思维,敢于联想,敢于发散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如在教学《仙人掌》时,我们可采用多媒体呈现,多媒体放录音范读课文,交流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学习课文。先用录音范读课文,激起学生的兴趣,营造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再引导学生初读重点段,感知艺术形象,再用多媒体将沙漠里面的仙人掌的画面放大,让学生直接感知仙人掌的神奇,把学生引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之中。这时再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仙人掌坚韧顽强,用途广泛的句子。通过学生的勾画和老师的归纳,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自然得出仙人掌虽然外表平凡,但是具有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的结论。最后我们可设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环节,来引导学生品味仙人掌的神奇,体验仙人掌的奇妙。升华到学生创造的境界。最后,设问:“我们学了《仙人掌》这篇课文,同学们想不想说点什么呢?”课堂里顿时沸腾起来,有的说:“啊!仙人掌,你太美了,我多想自己也变成仙人掌。永远生活在你们之间,和你们为伴。”有的说:“啊!仙人掌,我以前从来不知道你这么顽强,品德如此高尚,我希望今后自己做人就像你一样,要正直无私。”有的说:“仙人掌的自身结构和生活方式可真奇特!真是太妙了,可以自己给自己解危。”有的说:“我想成为仙人掌,默默无闻,奉献自己的一切!”就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课堂充满了活跃和快乐,学生兴致高,学习效果明显。
  当然,要激发语文课堂,还有很多策略,如媒体直观法、情境教学法等,实践中具体选择什么方法,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采取愉快的、趣味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更多生气,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
  参考文献:
  [1]刘小兰,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J].教师,2017年。
  [2]何国玲,小学语文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究[J].学园,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