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作者】 代道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一项基本的能力,这项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幼儿教育作为一项启蒙教育,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模式,还应该引导幼儿通过阅读积累丰富词汇量,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导幼儿们做到爱说、会说、善说。
【关键词】 幼儿教育;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重要性;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在人们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已经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作为新一轮的教学重点。幼儿时期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启蒙关键时期,但以往很多幼儿教师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对此教师必须要提高思想重视,努力为幼儿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更多的进行语言交流,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1、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对于人们的发展来说,语言一直都是人们相互交往、表达情感、相互沟通的重要手段。只有拥有了丰富的语言,才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当前教师最为关注的。幼儿只有学会说话,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才能有效的促进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在未来的社会中,公司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能力强的人才,对于语言人才需求量更大。此外,幼儿掌握较高的语言的表达能力,在学习和课外活动中也能够相互帮助,有助于增进友谊,提高学习技能。并且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与语文相关,与各个学科也具有相关性,有助于掌握各个学科的课堂知识,达到融会贯通,从而实现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2、幼儿教育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语言学习兴趣
对于幼儿这个年龄段来说,他们活泼好动,喜爱玩耍,兴趣是他们参与学习最直接动力,所以幼儿教师在对他们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面,应该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运用能够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教学方式,通过相对比较有趣味的课程,引导幼儿充满兴趣的参与学习,主动张口说话。教师要真正的了解幼儿喜欢什么,对什么事情感兴趣,努力创设欢乐和谐的教学环境,要与幼儿做朋友,不能是上下级的对立关系,必须是平等的,在这样的良好的环境下,幼儿才会主动参与其中,与老师、同学们充分的交流,从而实现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幼儿们推荐一些美文、古诗词,引导他们大声的朗诵,还可以开展设置演讲环节,设置阅读交流课程,举办朗诵比赛,类似这样的课堂活动都很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可以激发他们的求胜心理,积极地融入到这样浓厚的语言环境中,长期受到熏陶,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2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提供语言交流平台
由于幼儿的认识水平极为有限,虽然对于外界事物和未知知识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降低幼儿的学习难度,幼儿在困难面前往往会不战自退,失去了最开始的学习热情。对于幼儿表达能力的教学来说,将幼儿教学生活化,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与生活经验的关联度,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是提升幼儿语言教育水平的重要方法。传统的幼儿语言能力教学,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进行知识讲解,虽然让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锻炼,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而生活化教学则着重凸显了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提出一个问题或话题,然后将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幼儿,让他们自主进行讨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每个幼儿都参与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且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让幼儿在平等交流过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2.3增强观察能力,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通过培养观察力激发幼儿大脑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积极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同时给幼儿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植物的变化,例如,让幼儿观察各种花,并说出花的颜色,再让幼儿数一数花坛里有多少种颜色,教师此时可以告诉幼儿用“五彩六色”来形容多种颜色在一起的花朵,利用这种方法引导幼儿,不但增加了幼儿的语言词汇量也有利于幼儿对新词语的理解。
2.4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趣味性效果,强化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具备着多动、顽皮、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很多时候,他们对于幼师所传达的指令难以深入理解,这对于幼儿教育的开展来说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应该解决的问题。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应当从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入手。通过利用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多媒体技术,将所要传达给幼儿的知识以更容易理解、更具趣味性的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相融合,丰富传统的教学形式,加强对于幼儿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避免向幼儿传达固化知识,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下转第68页)
(上接第57页)
2.5营造趣味性的教学环境,引领孩子主动投入学习
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学环境并非仅指幼儿园环境,同时还包括教师所营造的课堂学习环境。具体来说,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当中,幼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环境对于幼儿学习所带来的影响,尽可能的立足于幼儿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引进辅助性的教育器材,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为孩子的学习营造一种健康舒适的氛围,帮助孩子大胆表达、大胆交流。举例来说,在开展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其他类型的活动,并适当引入奖惩机制,来激励孩子主动投入到活动当中,借活动的机会为孩子营造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
2.6加强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工作当中,幼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此类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但却拉伸了幼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感,导致幼儿对于幼师有所敬畏,不敢表达,不愿表达。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开展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内容时,应当适当调整幼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将幼儿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通过强化幼儿与幼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来有效提升语言能力培养的实质性作用。这就要求幼师能够重新认识自己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在起到引导作用的同时,也能将孩子看作自己的朋友,以平等的心态来沟通交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小组教学的方式,科学合理的进行小组成员安排,更多的在课堂上安排小组交流活动,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强化幼儿的团队协作以及思考能力。
2.7多鼓励表扬,注意幼儿的点滴进步
很多时候,孩子不敢表达,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害怕出错。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他们在意外界的评价,很多时候一句指责就会对他们带来严重的伤害。为此,在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应当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让孩子在鼓励中获得进步。对于一些调皮、经常犯错的幼儿,应当充分采取相对柔和的方式进行纠正,切记不可责骂严惩。
总结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阶段对于孩子进行需要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幼儿园方面应当给予此类培养内容足够的重视,在加大资源及投入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对于幼师能力水平的要求,从而最大程度上为幼儿营造优质的学习空间,促进孩子多个方面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环,幼儿教育中谈话法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23(10):79-80.
[2]贾燕颖,基于幼儿教育中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措施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幼师教学),2014.34(17):42.
【关键词】 幼儿教育;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重要性;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在人们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已经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作为新一轮的教学重点。幼儿时期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启蒙关键时期,但以往很多幼儿教师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对此教师必须要提高思想重视,努力为幼儿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更多的进行语言交流,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1、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对于人们的发展来说,语言一直都是人们相互交往、表达情感、相互沟通的重要手段。只有拥有了丰富的语言,才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当前教师最为关注的。幼儿只有学会说话,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才能有效的促进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在未来的社会中,公司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能力强的人才,对于语言人才需求量更大。此外,幼儿掌握较高的语言的表达能力,在学习和课外活动中也能够相互帮助,有助于增进友谊,提高学习技能。并且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与语文相关,与各个学科也具有相关性,有助于掌握各个学科的课堂知识,达到融会贯通,从而实现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2、幼儿教育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语言学习兴趣
对于幼儿这个年龄段来说,他们活泼好动,喜爱玩耍,兴趣是他们参与学习最直接动力,所以幼儿教师在对他们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面,应该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运用能够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教学方式,通过相对比较有趣味的课程,引导幼儿充满兴趣的参与学习,主动张口说话。教师要真正的了解幼儿喜欢什么,对什么事情感兴趣,努力创设欢乐和谐的教学环境,要与幼儿做朋友,不能是上下级的对立关系,必须是平等的,在这样的良好的环境下,幼儿才会主动参与其中,与老师、同学们充分的交流,从而实现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幼儿们推荐一些美文、古诗词,引导他们大声的朗诵,还可以开展设置演讲环节,设置阅读交流课程,举办朗诵比赛,类似这样的课堂活动都很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可以激发他们的求胜心理,积极地融入到这样浓厚的语言环境中,长期受到熏陶,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2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提供语言交流平台
由于幼儿的认识水平极为有限,虽然对于外界事物和未知知识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降低幼儿的学习难度,幼儿在困难面前往往会不战自退,失去了最开始的学习热情。对于幼儿表达能力的教学来说,将幼儿教学生活化,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与生活经验的关联度,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是提升幼儿语言教育水平的重要方法。传统的幼儿语言能力教学,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进行知识讲解,虽然让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锻炼,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而生活化教学则着重凸显了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提出一个问题或话题,然后将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幼儿,让他们自主进行讨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每个幼儿都参与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且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让幼儿在平等交流过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2.3增强观察能力,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通过培养观察力激发幼儿大脑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积极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同时给幼儿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植物的变化,例如,让幼儿观察各种花,并说出花的颜色,再让幼儿数一数花坛里有多少种颜色,教师此时可以告诉幼儿用“五彩六色”来形容多种颜色在一起的花朵,利用这种方法引导幼儿,不但增加了幼儿的语言词汇量也有利于幼儿对新词语的理解。
2.4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趣味性效果,强化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具备着多动、顽皮、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很多时候,他们对于幼师所传达的指令难以深入理解,这对于幼儿教育的开展来说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应该解决的问题。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应当从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入手。通过利用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多媒体技术,将所要传达给幼儿的知识以更容易理解、更具趣味性的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相融合,丰富传统的教学形式,加强对于幼儿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避免向幼儿传达固化知识,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下转第68页)
(上接第57页)
2.5营造趣味性的教学环境,引领孩子主动投入学习
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学环境并非仅指幼儿园环境,同时还包括教师所营造的课堂学习环境。具体来说,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当中,幼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环境对于幼儿学习所带来的影响,尽可能的立足于幼儿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引进辅助性的教育器材,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为孩子的学习营造一种健康舒适的氛围,帮助孩子大胆表达、大胆交流。举例来说,在开展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其他类型的活动,并适当引入奖惩机制,来激励孩子主动投入到活动当中,借活动的机会为孩子营造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
2.6加强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工作当中,幼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此类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但却拉伸了幼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感,导致幼儿对于幼师有所敬畏,不敢表达,不愿表达。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开展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内容时,应当适当调整幼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将幼儿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通过强化幼儿与幼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来有效提升语言能力培养的实质性作用。这就要求幼师能够重新认识自己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在起到引导作用的同时,也能将孩子看作自己的朋友,以平等的心态来沟通交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小组教学的方式,科学合理的进行小组成员安排,更多的在课堂上安排小组交流活动,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强化幼儿的团队协作以及思考能力。
2.7多鼓励表扬,注意幼儿的点滴进步
很多时候,孩子不敢表达,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害怕出错。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他们在意外界的评价,很多时候一句指责就会对他们带来严重的伤害。为此,在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应当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让孩子在鼓励中获得进步。对于一些调皮、经常犯错的幼儿,应当充分采取相对柔和的方式进行纠正,切记不可责骂严惩。
总结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阶段对于孩子进行需要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幼儿园方面应当给予此类培养内容足够的重视,在加大资源及投入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对于幼师能力水平的要求,从而最大程度上为幼儿营造优质的学习空间,促进孩子多个方面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环,幼儿教育中谈话法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23(10):79-80.
[2]贾燕颖,基于幼儿教育中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措施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幼师教学),2014.34(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