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绘本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作者】 王 娜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四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绘本是一种以连续多幅的精美图画与简短生动的文字为载体,通过这两种不同媒介的交织、互动,达成故事讲述的一门艺术表现形式,它独特的呈现方式总令儿童爱不释手。本文针对当前小学数学绘本教学存在的误区进行探讨,阐述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绘本教学,误区,对策分析
绘本是一种连续多幅精美图画与精短文字构成的一种载体,通过图文结合,实现信息的交互与传递,在故事的阅读中,形成一种特殊的艺术。绘本利用图文形式,图片均以小学生喜爱的五彩缤纷的颜色为主,让学生们爱不释手。近年来,随着绘本教学逐渐蔓延至课堂上,从小学语文到小学数学都得到延伸,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不断进行绘本教学的探索和研究,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教师或多或少的存在绘本选择内容上的误差,或者对绘本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全面,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准确,进而就会出现教学方式单一,内容简单等现象。下面本文针对当前小学数学绘本教学存在的误区进行探讨,阐述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绘本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目标定位不准确
绘本教学的效果首先取决于绘本的选择,目标的定位。绘本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数学的学习情操,锻炼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水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对绘本的选择,直接决定着绘本教学的质量。但是,在小学数学绘本教学中,教师选取的绘本中,部分绘本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部分甚至适合成人翻阅。教师对于绘本教学的内容也并不够了解,选择的绘本并不具备针对性,所以,在实际绘本教学中,往往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实际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征活动并不相符。
(二)教学结构不合理
数学绘本教学,有的教师一味迁就绘本的趣味性,为绘本而绘本,失去了教学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很多时候,在小学数学绘本教学中,教师由于教学设计并不合理,没有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最终在一堂课上,教师并没有做好绘本内容和教材内容的衔接和融合,导致绘本教学无法顺利融入到课堂上,进而就无法发挥绘本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的情感得不到满足。随着小学数学知识点的增加,教师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绘本教学,于是教师就会舍弃绘本教学,舍本逐末,从而导致整个小学数学绘本教学质量低下。
二、小学数学绘本教学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绘本
教师自己一定要深入到每一个绘本故事的内容,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结合绘本内容,确定选择的绘本教学的内容。目标的制定决定整个绘本教学的质量,也是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灵魂。它包括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方向,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首先就需要明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挖掘绘本内容和素材,教学前,反复研读绘本,对其中蕴含的数学文化和数学知识进行挖掘,然后将绘本内容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然后,教师应该对内容与教材的内容进行融合和整理, 通过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设定,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如在小学数学学习物体面积大小时,教师可以选择绘本《大和小》、《棉花和铁》等内容,让学生首先对“大”、“小”有一个初步的概念,然后对物体的轻重概念也有一个概念,从而教师可以引出物体大小和轻重之间的关联,让学生能明白物体的轻重是通过测量和称重进行比较的,一千斤棉花和一千斤铁的重量是同等的,从而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浓烈的兴趣,全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结构
对于数学绘本结构优化,对小学数学教师有一定要的要求,教师一定要全面挖掘绘本知识的内容和价值,用独特的方式,不断丰富数学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让学生与数学更加亲近,真正感受到数学的整体魅力。恰好处理好故事形式与数学知识的实际关系。所以,教师一定要合理对绘本内容和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可以实现两者有机融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绘本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教师一定要合理利用,但是却不能完全偏重。如《猫鼠大战拾奶酪》这个绘本知识教学中,教学比较饱满,时间也比较严谨,教师对故事中的情节进行分析,按照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如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重点是分母、分数加减上面的教学,此时教师可以讲绘本中如何去分食物这个问题引出,让学生思考一个奶酪如何分给所有的老鼠,要分成多少分,这样让学生能快速联系到数学知识,从而能从绘本教学延伸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固学生对分数加减的认识,牢牢记忆知识点。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分母有倍数关系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样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形成合理的知识链。在一堂课中,每一个绘本都有其教学的意义,教师一定要进行合理的优化分配,确保充分发挥绘本的价值和作用。
结束语
绘本教育已经完全走进了现代教学课堂,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绘本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但是,由于这种教学方法起步比较晚,很多教师对于绘本教学的内容并不够理解,导致在绘本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正确为学生选择合理的绘本内容,或者是受到自身教学理念的影响,在盲目利用绘本之后,教学中暴露出很多问题。通过本次研究小学数学绘本教学中的确是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针对这种现状,教师一定要全面加深对绘本故事和内容的理解,深入绘本教学的核心中,明确教学的目标,从而不断合理的将绘本与现代教学工具相结合,推动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实现提升整个小学学生数学成绩和综合素养水平的重要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徐颖翠;论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践策略[J];考试周刊;2017年82期
[2]陈丽娜;培养数学思维 提升科学素养——谈绘本对完善学生数学思维与方法的作用[J];新课程(小学);2015年03期
[3]费国平;数图结合,培养兴趣——论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年18期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绘本教学,误区,对策分析
绘本是一种连续多幅精美图画与精短文字构成的一种载体,通过图文结合,实现信息的交互与传递,在故事的阅读中,形成一种特殊的艺术。绘本利用图文形式,图片均以小学生喜爱的五彩缤纷的颜色为主,让学生们爱不释手。近年来,随着绘本教学逐渐蔓延至课堂上,从小学语文到小学数学都得到延伸,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不断进行绘本教学的探索和研究,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教师或多或少的存在绘本选择内容上的误差,或者对绘本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全面,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准确,进而就会出现教学方式单一,内容简单等现象。下面本文针对当前小学数学绘本教学存在的误区进行探讨,阐述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绘本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目标定位不准确
绘本教学的效果首先取决于绘本的选择,目标的定位。绘本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数学的学习情操,锻炼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水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对绘本的选择,直接决定着绘本教学的质量。但是,在小学数学绘本教学中,教师选取的绘本中,部分绘本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部分甚至适合成人翻阅。教师对于绘本教学的内容也并不够了解,选择的绘本并不具备针对性,所以,在实际绘本教学中,往往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实际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征活动并不相符。
(二)教学结构不合理
数学绘本教学,有的教师一味迁就绘本的趣味性,为绘本而绘本,失去了教学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很多时候,在小学数学绘本教学中,教师由于教学设计并不合理,没有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最终在一堂课上,教师并没有做好绘本内容和教材内容的衔接和融合,导致绘本教学无法顺利融入到课堂上,进而就无法发挥绘本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的情感得不到满足。随着小学数学知识点的增加,教师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绘本教学,于是教师就会舍弃绘本教学,舍本逐末,从而导致整个小学数学绘本教学质量低下。
二、小学数学绘本教学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绘本
教师自己一定要深入到每一个绘本故事的内容,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结合绘本内容,确定选择的绘本教学的内容。目标的制定决定整个绘本教学的质量,也是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灵魂。它包括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方向,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首先就需要明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挖掘绘本内容和素材,教学前,反复研读绘本,对其中蕴含的数学文化和数学知识进行挖掘,然后将绘本内容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然后,教师应该对内容与教材的内容进行融合和整理, 通过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设定,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如在小学数学学习物体面积大小时,教师可以选择绘本《大和小》、《棉花和铁》等内容,让学生首先对“大”、“小”有一个初步的概念,然后对物体的轻重概念也有一个概念,从而教师可以引出物体大小和轻重之间的关联,让学生能明白物体的轻重是通过测量和称重进行比较的,一千斤棉花和一千斤铁的重量是同等的,从而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浓烈的兴趣,全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结构
对于数学绘本结构优化,对小学数学教师有一定要的要求,教师一定要全面挖掘绘本知识的内容和价值,用独特的方式,不断丰富数学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让学生与数学更加亲近,真正感受到数学的整体魅力。恰好处理好故事形式与数学知识的实际关系。所以,教师一定要合理对绘本内容和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可以实现两者有机融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绘本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教师一定要合理利用,但是却不能完全偏重。如《猫鼠大战拾奶酪》这个绘本知识教学中,教学比较饱满,时间也比较严谨,教师对故事中的情节进行分析,按照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如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重点是分母、分数加减上面的教学,此时教师可以讲绘本中如何去分食物这个问题引出,让学生思考一个奶酪如何分给所有的老鼠,要分成多少分,这样让学生能快速联系到数学知识,从而能从绘本教学延伸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固学生对分数加减的认识,牢牢记忆知识点。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分母有倍数关系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样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形成合理的知识链。在一堂课中,每一个绘本都有其教学的意义,教师一定要进行合理的优化分配,确保充分发挥绘本的价值和作用。
结束语
绘本教育已经完全走进了现代教学课堂,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绘本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但是,由于这种教学方法起步比较晚,很多教师对于绘本教学的内容并不够理解,导致在绘本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正确为学生选择合理的绘本内容,或者是受到自身教学理念的影响,在盲目利用绘本之后,教学中暴露出很多问题。通过本次研究小学数学绘本教学中的确是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针对这种现状,教师一定要全面加深对绘本故事和内容的理解,深入绘本教学的核心中,明确教学的目标,从而不断合理的将绘本与现代教学工具相结合,推动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实现提升整个小学学生数学成绩和综合素养水平的重要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徐颖翠;论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践策略[J];考试周刊;2017年82期
[2]陈丽娜;培养数学思维 提升科学素养——谈绘本对完善学生数学思维与方法的作用[J];新课程(小学);2015年03期
[3]费国平;数图结合,培养兴趣——论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