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软笔书法兴趣
【作者】 张明珠
【机构】 新疆伊犁特克斯县第五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书法是汉字语言符号书写的一种法则。简单说,书法就是用毛笔书写的方法。“书”是指写字,它又分为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书法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种独特的传统艺术,是我国五千年璀璨的文化。书法艺术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作为书法教育者,继承优秀文化,弘扬人文精神,挑起书法教育事业的重担,这是一个很神圣的职责。书法是文化体现,学习书法是一种意志的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讲,更是培养耐力,磨练意志能力的一门学科。
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如果直接教授如何运笔、笔画的写法和字形结构等理论知识,孩子们必然会觉得枯燥和乏味,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学习软笔书法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呢?我觉得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设置良好的书法学习环境,及氛围
在学校不仅专设置了宁静宽敞的书法教室,此外,还配置了专门写字的书画桌、毛毡、砚台、字帖等,教室的四周墙上展示老师及学生的书法作品成果,而且还会不定期的更换新的作品,以保证组织师生、家长参观时可看到新鲜的书作。同时,在家里也应该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要给孩子一个能安静练字学习的空间,给孩子设置一个适当的小课桌,及其周围的摆设也很关键,挂一些古代拓片以及孩子平时练习的书法作品。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下》曾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周围的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影响非常重要。
二、多运用形象化的语言
少儿的理解能力具有很大的直观性、形象性,他们对具体可感的东西易于理解接受。在教学中,要根据直观性原则的要求,从感性认识的东西出发。教学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一方面可利用教学挂图,一方面教师要加强示范,让少儿在直观中形成正确的动作形态。在教学中还要善于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和动作,让教学内容成为具体可感的东西。如教“短撇”时,短撇如“啄”,好像“鸟儿啄食”;教上中下结构,如“意”字,中间收缩,可比喻女子的腰部,苗条一些才会好看等等。把一些笔画和结构特征形象化,让少儿进一步明确运笔和结字的规律,便于提高水平。让形象化的动作语言成为少儿由不知到知的桥梁,也会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不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
三、穿插讲故事,可增强吸引力(或注意力)
对于学生一遍一遍的练习写字,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厌烦。老师讲课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听课走神,不集中精力。所以,作为老师,要合理的安排好这一堂课的时间,待学生写字累的情况下,老师可穿插讲故事,比如:书圣《王羲之写字换鹅》、《王羲之潜心苦学墨当饭》等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这样即增强了学生学书法的吸引力,也让孩子们对古代书法名家有了认识。
四、开展活动,展示才艺
喜欢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将写字融于活动中是学生学习书法时提高积极性的催化剂,因此,做为书法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加书法活动,比如学校组织书法比赛,勇跃报名参加。学校开展书法展示交流活动,老师可将学生的书法作品拿出来展示评比,可评出金、银、铜奖,请校长或领导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除了学校的活动以外,我们家长也可以配合老师工作,帮助我们的孩子提高学书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比如过春节时,可让孩子写春联,写福字。家长的同事、领导,或者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在过生日的时候,还可让孩子用红色的宣纸,写一些“福”、“寿”等字,给长辈们祝寿,送福。以此鼓舞学生的学书斗志。让孩子们感觉到胜利的喜悦,通过这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定会调动起学生的书法乐趣。
树立学习书法的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我们只有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书法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以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书兴趣与积极性,不断感染他们学书的乐趣。只有“寓教于乐,寓学于东”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法并不枯燥,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更是人生活中最高雅的一种休息。
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如果直接教授如何运笔、笔画的写法和字形结构等理论知识,孩子们必然会觉得枯燥和乏味,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学习软笔书法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呢?我觉得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设置良好的书法学习环境,及氛围
在学校不仅专设置了宁静宽敞的书法教室,此外,还配置了专门写字的书画桌、毛毡、砚台、字帖等,教室的四周墙上展示老师及学生的书法作品成果,而且还会不定期的更换新的作品,以保证组织师生、家长参观时可看到新鲜的书作。同时,在家里也应该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要给孩子一个能安静练字学习的空间,给孩子设置一个适当的小课桌,及其周围的摆设也很关键,挂一些古代拓片以及孩子平时练习的书法作品。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下》曾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周围的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影响非常重要。
二、多运用形象化的语言
少儿的理解能力具有很大的直观性、形象性,他们对具体可感的东西易于理解接受。在教学中,要根据直观性原则的要求,从感性认识的东西出发。教学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一方面可利用教学挂图,一方面教师要加强示范,让少儿在直观中形成正确的动作形态。在教学中还要善于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和动作,让教学内容成为具体可感的东西。如教“短撇”时,短撇如“啄”,好像“鸟儿啄食”;教上中下结构,如“意”字,中间收缩,可比喻女子的腰部,苗条一些才会好看等等。把一些笔画和结构特征形象化,让少儿进一步明确运笔和结字的规律,便于提高水平。让形象化的动作语言成为少儿由不知到知的桥梁,也会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不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
三、穿插讲故事,可增强吸引力(或注意力)
对于学生一遍一遍的练习写字,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厌烦。老师讲课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听课走神,不集中精力。所以,作为老师,要合理的安排好这一堂课的时间,待学生写字累的情况下,老师可穿插讲故事,比如:书圣《王羲之写字换鹅》、《王羲之潜心苦学墨当饭》等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这样即增强了学生学书法的吸引力,也让孩子们对古代书法名家有了认识。
四、开展活动,展示才艺
喜欢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将写字融于活动中是学生学习书法时提高积极性的催化剂,因此,做为书法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加书法活动,比如学校组织书法比赛,勇跃报名参加。学校开展书法展示交流活动,老师可将学生的书法作品拿出来展示评比,可评出金、银、铜奖,请校长或领导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除了学校的活动以外,我们家长也可以配合老师工作,帮助我们的孩子提高学书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比如过春节时,可让孩子写春联,写福字。家长的同事、领导,或者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在过生日的时候,还可让孩子用红色的宣纸,写一些“福”、“寿”等字,给长辈们祝寿,送福。以此鼓舞学生的学书斗志。让孩子们感觉到胜利的喜悦,通过这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定会调动起学生的书法乐趣。
树立学习书法的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我们只有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书法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以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书兴趣与积极性,不断感染他们学书的乐趣。只有“寓教于乐,寓学于东”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法并不枯燥,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更是人生活中最高雅的一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