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作者】 何明俊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江北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兴趣教学;课堂

  本文论述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保持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对数学保持浓厚的兴趣,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来诱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使学习兴趣得到保持乃至高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充分相信学生,舍得赞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中蕴涵的潜力常常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都是生活中的人,都有一些数学方面的生活经验。但数学课上所学习的内容与他们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格外的兴奋,都想好好地表现一下自己。我们应该满足他们的那种表现欲,让他们尽情地述说。学生所回答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教学素材,这些素材远比教材中的几幅情景图,几张表格要生动的多,现实的多,也容易理解的多。因此,我们要相信学生,让他们当回“导演”,做回“小老师”。这样不但能减轻老师“教”的负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呢?这个时候如果在趁着学生的兴趣劲适时的赞赏一下,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内容时,我们不妨依着学生,放手让学生说个够。这节课可以这样开始:课始,可以开门见山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学习年月日的知识了,老师知道你们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多,不如我们来做个比赛,看谁知道的多,把你知道的写在老师发给你的纸上,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比一比谁知道的最多!”经过一阵的书写、交流,黑板上贴满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这时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适时地赞赏学生,一下子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充分的调动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自然学习兴趣也会空前高涨,学习效果显而易见。一位心理学家说:“赞赏是对一个人价值的肯定,而得到你肯定评价的人,往往也会怀着一种潜在的快乐心情来满足你对他的期待。”也就是说赞赏不仅仅是对别人取得成就的肯定,同时它也可以成为一种目标,你对他的期待成为他的源动力。对于孩子而言,有时候真实的否定的话语会成为关闭他们心门的锁,而赞赏的话语会成为开启心门的钥匙。
  二、巧设导语引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只要开好了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那至少成功了一半。小学生都爱听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只要老师设法把这些有趣的事巧妙地引用到课堂上来,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很快就会集中起来。如我在教学“利息”时是这样做的。师:同学们,你们的爸妈为了你们整日忙碌,辛辛苦苦挣了好多钱,但暂时用不着,你说应该怎么办?是都放到家里还是寄放他处?同学们听后争相发言,最多的说法是把钱存到银行里。我接着问道:为什么把钱存人银行里呢?你可知道这样做的好处吗?学生回答:这样做既保险还有利息,钱长钱。我因势利导引出课题并板书“利息”。这时学生一下子明白了,今天所学的知识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非常有用。使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个个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交流,点燃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而学好那个教师所教的课程,也有学生会因为讨厌一个教师而讨厌那门课程,这一现象的出现,不得不引起教师的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就成为了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就必须让学生对教师有好感,那就要求教师自身的素质一定要高,有良好的任何和独特的魅力,并且要善于展现自己广博的知识,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一种崇拜感,继而对数学产生崇拜感。因此,教师在课余时间内更要注重自身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在课堂上做到厚积薄发。比如说,当遇到一道牵涉了距离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讲述完了之后问学生知不知道我们距离月球有多远这样的问题,小孩子对于宇宙正是充满了好奇,教师这样一问,便能立刻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也会因此觉得教师知识渊博由此产生好感。
  四、动手操作,在探索中获得新知
  小学生都富有好奇心,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宜的素材,他们一定会很乐意地参与思考。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为了让学生加深体验,安排了两次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促使他们手脑并用,从探索中获得新知。第一次活动: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在摆小捧的过程中体会到不够减要拆开一捆的道理。第二次活动:看算式,想一想。让学生利用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的已有经验,联系刚才‘摆小棒时形成的直观认识,想想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教学“统计”时,让学生分组活动,每组的小组长报图形名称,其他成员做记录,这样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得出记录方法。教学实例证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观察中发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的能力。
  总之,教学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强的内容以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