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角色游戏在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作者】 蒲俊娥
【机构】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机关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角色游戏是一项行为体验游戏,既给幼儿带来了快乐,又培养了幼儿感知、记忆、思维、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了他们认知能力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 幼儿教育;角色游戏;认知能力;培养;运用
游戏是儿童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他们学习最乐意的接受方式。而角色游戏,就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他们兴趣、喜好和意愿,用想象、模仿来扮演其中角色的一种体验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乐趣,更重要的是身处其中,在活动再现中,其认知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艾里康宁曾对角色游戏进行了这样解释:学前儿童的角色游戏是“一种发展的活动形式,儿童在这种活动中充当成年人的角色(职能),并在专门安置游戏条件下概括地再现成人的活动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认知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涉及到感悟、想象、记忆、思维等多项能力,都是幼儿认知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而通过角色游戏扮演,让幼儿亲历活动,感受活动,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全身心参与,从而在活动中促进这几项能力的综合、协调发展,形成认知能力。
下面,我结合多年幼儿教学实践,谈谈角色游戏在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一、运用角色游戏可有效培养幼儿认知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幼儿认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动力源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因此,在培养幼儿认知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其兴趣培养,使之乐于去认知,并在活动中得到培养。而角色游戏,不仅具有游戏的愉悦性、趣味性,更主要就是通过活动中角色的扮演,幼儿能从中认知世界、感知社会、体验生活。我们知道,角色游戏可分这样三个类别,一是技能性角色。就是让幼儿通过特定的动作来模仿,例如小鸭走路;二是互补性角色。在幼儿园角色游戏当中,幼儿最喜欢自己来先来扮演。三是想象性的或虚幻性的角色,即让幼儿会用假象物来代替他所需要的东西,在特定情景中运用现象来开展活动。这几种游戏都利于幼儿兴趣培养,有利于发展他们潜在能力。
二、运用角色游戏可有效培养幼儿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是认知能力的首要能力,是人们认识世界、感受人间万物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了听觉、视觉、触觉等方方面面。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所扮演的角色一般都他们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并且能够引起强烈情感的一些人物或动物,例如扮演爸爸妈妈、司机、医生、警察等,也可能是他们熟悉的电影电视中的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当然也可以是动物,如小鸡小鸭等。在扮演中,我们不仅要求他们从服装去扮演,还要体现被扮演的动作特征、表情等。同时,我们在游戏中还提出了一些游戏规则,特别是游戏中角色所应遵守的规则,如医生看病、警察抓坏人等,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幼儿感知,有更多的活动认识。
三、运用角色游戏可有效培养幼儿记忆能力
幼儿阶段的记忆能力是非常强的,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特别是对感兴趣的事物记忆能力尤为突出。游戏对幼儿有着天然的吸引力,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提升自己的记忆能力。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通常会借助操作物品来记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使得幼儿的记忆力不断增强。例如,在游戏主题娃娃家中父母给宝宝穿戴好后,带宝宝去医院看病,去餐厅吃饭等。扮演后,幼儿往往印象深刻。再加上我们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让幼儿在欢乐的游戏中,更利于提升幼儿记忆能力。
四、运用角色游戏可有效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角色游戏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思考如何去扮演角色,用什么东西才能代替生活中的物品,思考这些问题可以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发展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认知学习,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在角色游戏的活动过程当中,幼儿所扮演的角色都会有不同的情趣,会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幼儿慢慢用自己的思维进行交往,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到不同身份的角色所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幼儿学习的表达方式,说话表情,语速,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幼儿说话表达能力,使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有更好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模仿角色的读写行为,如在超市购物主题游戏中,商品的说明标签,价格标签等可以提高幼儿识字、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五、运用角色游戏可有效培养交往与合作能力
幼儿游戏往往都是集体游戏,同一游戏也是分组进行的,但任何一组游戏都是以集体活动为主的。因此,必要的游戏规则是必须的,角色游戏的规则是限制角色的活动范围、方式的活动规则,扮演哪种角色游戏就必须按相应的行为来进行游戏,角色游戏规定了游戏的动作和规则,幼儿需要像他所扮演的角色那样行动。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是促进人的发展并获取成功的基本的素质。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对不同觉得角色意识,并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另外,在“角色游戏”中,需要幼儿之间的通力合作,共同商讨游戏规则、共同分配角色任务,这些游戏细节的考量与商讨,对提升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加强幼儿交往与合作意识和能力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幼儿时期就加强这一意识的培养。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角色游戏作用巨大,既给幼儿带来了快乐,又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生活,感知了社会,认识了世界,有效地提升了幼儿认知能力。因此,作为一线幼儿教师,我们应结合幼儿特点和爱好,加强角色游戏的精心设计,让幼儿得到更好的行为体验和过程认知。
参考文献:
[1]潘月娟,适宜开展角色游戏 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J].教育导刊,2002年。
[2]刘勇,利用角色游戏发展幼儿的社会性[J].林区教学,2009年。
[3]吴文新,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之我见[J].文教资料,2011年。
【关键词】 幼儿教育;角色游戏;认知能力;培养;运用
游戏是儿童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他们学习最乐意的接受方式。而角色游戏,就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他们兴趣、喜好和意愿,用想象、模仿来扮演其中角色的一种体验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乐趣,更重要的是身处其中,在活动再现中,其认知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艾里康宁曾对角色游戏进行了这样解释:学前儿童的角色游戏是“一种发展的活动形式,儿童在这种活动中充当成年人的角色(职能),并在专门安置游戏条件下概括地再现成人的活动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认知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涉及到感悟、想象、记忆、思维等多项能力,都是幼儿认知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而通过角色游戏扮演,让幼儿亲历活动,感受活动,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全身心参与,从而在活动中促进这几项能力的综合、协调发展,形成认知能力。
下面,我结合多年幼儿教学实践,谈谈角色游戏在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一、运用角色游戏可有效培养幼儿认知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幼儿认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动力源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因此,在培养幼儿认知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其兴趣培养,使之乐于去认知,并在活动中得到培养。而角色游戏,不仅具有游戏的愉悦性、趣味性,更主要就是通过活动中角色的扮演,幼儿能从中认知世界、感知社会、体验生活。我们知道,角色游戏可分这样三个类别,一是技能性角色。就是让幼儿通过特定的动作来模仿,例如小鸭走路;二是互补性角色。在幼儿园角色游戏当中,幼儿最喜欢自己来先来扮演。三是想象性的或虚幻性的角色,即让幼儿会用假象物来代替他所需要的东西,在特定情景中运用现象来开展活动。这几种游戏都利于幼儿兴趣培养,有利于发展他们潜在能力。
二、运用角色游戏可有效培养幼儿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是认知能力的首要能力,是人们认识世界、感受人间万物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了听觉、视觉、触觉等方方面面。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所扮演的角色一般都他们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并且能够引起强烈情感的一些人物或动物,例如扮演爸爸妈妈、司机、医生、警察等,也可能是他们熟悉的电影电视中的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当然也可以是动物,如小鸡小鸭等。在扮演中,我们不仅要求他们从服装去扮演,还要体现被扮演的动作特征、表情等。同时,我们在游戏中还提出了一些游戏规则,特别是游戏中角色所应遵守的规则,如医生看病、警察抓坏人等,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幼儿感知,有更多的活动认识。
三、运用角色游戏可有效培养幼儿记忆能力
幼儿阶段的记忆能力是非常强的,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特别是对感兴趣的事物记忆能力尤为突出。游戏对幼儿有着天然的吸引力,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提升自己的记忆能力。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通常会借助操作物品来记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使得幼儿的记忆力不断增强。例如,在游戏主题娃娃家中父母给宝宝穿戴好后,带宝宝去医院看病,去餐厅吃饭等。扮演后,幼儿往往印象深刻。再加上我们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让幼儿在欢乐的游戏中,更利于提升幼儿记忆能力。
四、运用角色游戏可有效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角色游戏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思考如何去扮演角色,用什么东西才能代替生活中的物品,思考这些问题可以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发展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认知学习,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在角色游戏的活动过程当中,幼儿所扮演的角色都会有不同的情趣,会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幼儿慢慢用自己的思维进行交往,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到不同身份的角色所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幼儿学习的表达方式,说话表情,语速,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幼儿说话表达能力,使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有更好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模仿角色的读写行为,如在超市购物主题游戏中,商品的说明标签,价格标签等可以提高幼儿识字、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五、运用角色游戏可有效培养交往与合作能力
幼儿游戏往往都是集体游戏,同一游戏也是分组进行的,但任何一组游戏都是以集体活动为主的。因此,必要的游戏规则是必须的,角色游戏的规则是限制角色的活动范围、方式的活动规则,扮演哪种角色游戏就必须按相应的行为来进行游戏,角色游戏规定了游戏的动作和规则,幼儿需要像他所扮演的角色那样行动。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是促进人的发展并获取成功的基本的素质。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对不同觉得角色意识,并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另外,在“角色游戏”中,需要幼儿之间的通力合作,共同商讨游戏规则、共同分配角色任务,这些游戏细节的考量与商讨,对提升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加强幼儿交往与合作意识和能力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幼儿时期就加强这一意识的培养。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角色游戏作用巨大,既给幼儿带来了快乐,又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生活,感知了社会,认识了世界,有效地提升了幼儿认知能力。因此,作为一线幼儿教师,我们应结合幼儿特点和爱好,加强角色游戏的精心设计,让幼儿得到更好的行为体验和过程认知。
参考文献:
[1]潘月娟,适宜开展角色游戏 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J].教育导刊,2002年。
[2]刘勇,利用角色游戏发展幼儿的社会性[J].林区教学,2009年。
[3]吴文新,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之我见[J].文教资料,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