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多媒体在提升学生能力素养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王 莹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天台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这是作为奠基平台的语文教学不可推脱的责任。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我们现行教学常态,自然其也应担当起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任。
【关键词】 初中语文;能力素养;提升;多媒体;有效运用
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担当着学生众多语文素养的培养重任。传统教学,由于只注重“教以应试”导致,导致很多能力应该有的水平没有达到,出现了所谓“不合格”现象。在全面践行新课改的今天,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的培养更多,能力更全面。这是语文作为奠基学科应有责任。在探策寻略中,多媒体成了我们提效的工具,当然也成为了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语文教学,谈谈多媒体在提升学生能力素养中的有效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人发展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也是开展其他学习的必要前提。因为不论是合作学习还是探究学习,都是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开展的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质疑、解疑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学生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多媒体的运用,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多媒体的一些功能,特别是网络技术提供的平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我们知道,多媒体不仅是一种辅助教的工具,更是提供学的工具,在多媒体网络中,不仅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方式,更多的学习内容,还能优化内容和学习方式,这是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任何一个知识难点,我们都可通过网络找到相关的图片资源、文本资源和视频资源,甚至练习题资源等,这些资源的辅助,我们自学自然会有效果,能增强我们自学兴趣,提高我们自学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想象力
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多媒体的运用,就是用更好的手段,使语文学科优势更加明显,更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教学中,学生通过画面展开联想,能领悟内容,发展思维。古诗内容反映的年代久远,语句精炼,很多古诗课本中没有辅助插图,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和认识肤浅,教师有时也难以讲清。因此,我们利用CAI课件,将诗的内容转换为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如学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展示一位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的生动画面,让学生想象苏轼的面部表情、动作以及当时内心的活动,就会使学生的脑海中栩栩如生地再现一位具有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诗人形象,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目标,新课标要求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审美观和审美情绪的培养,逐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创美能力。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要在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因此,教学时巧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目观其形、耳闻其声,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如《黄河颂》一课,若单就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很难领会到黄河水声和形的难伟壮丽,教学时,可利用计算机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计算机动画片,加上配乐诗朗诵。这壮观的景象、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全神贯注地听朗读,尽情欣赏雄伟壮丽的黄河画面,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了强烈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里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学文、悟道、审美的三大功效。
(二)运用多媒体的文本功能,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是指审美者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有意识地对审美对象进行观察品味,从中获得美感和教育。语文教学中审美者为学生,审美对象为教材,教者应根据语文教材语句丰富、生动形象、词义多变、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运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章为什么美,美在何处。如在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一课,介绍祖国的过去和现在时,我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处理文学信息的独特功能,把这样两部分诗文采集祖国过去和现在的不同画面,让学生对比、分析、理解比喻句的作用,从而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句子描绘的优美、形象,从中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能使学生从中体验美、发现美、表达美,创造想象出一幅幅美的画面。
四、运用多媒体增强学生记忆力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电教手段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句的印象,增强记忆力。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课要求全文背诵,让学生按正常方式背诵,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有机使用《唐雎不辱使命》一课录像带,再由学生演出课本剧,使学生目睹具体的场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到一定程度,让学生试背,由于画面形象,声音传真,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学生便能很快地把这篇课文背出来。
总之,多媒体作用巨大,不仅能帮助语文教学提高效果,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素养中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真不愧是提效增质的良好工具。但在实践中我们也要注意,不可过渡依赖,要注意科学合理这个使用原则,才能让多媒体的作用更好的辅助于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郭佳,多媒体在培养学生语文鉴赏评价能力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3年。
【关键词】 初中语文;能力素养;提升;多媒体;有效运用
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担当着学生众多语文素养的培养重任。传统教学,由于只注重“教以应试”导致,导致很多能力应该有的水平没有达到,出现了所谓“不合格”现象。在全面践行新课改的今天,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的培养更多,能力更全面。这是语文作为奠基学科应有责任。在探策寻略中,多媒体成了我们提效的工具,当然也成为了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语文教学,谈谈多媒体在提升学生能力素养中的有效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人发展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也是开展其他学习的必要前提。因为不论是合作学习还是探究学习,都是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开展的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质疑、解疑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学生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多媒体的运用,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多媒体的一些功能,特别是网络技术提供的平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我们知道,多媒体不仅是一种辅助教的工具,更是提供学的工具,在多媒体网络中,不仅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方式,更多的学习内容,还能优化内容和学习方式,这是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任何一个知识难点,我们都可通过网络找到相关的图片资源、文本资源和视频资源,甚至练习题资源等,这些资源的辅助,我们自学自然会有效果,能增强我们自学兴趣,提高我们自学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想象力
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多媒体的运用,就是用更好的手段,使语文学科优势更加明显,更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教学中,学生通过画面展开联想,能领悟内容,发展思维。古诗内容反映的年代久远,语句精炼,很多古诗课本中没有辅助插图,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和认识肤浅,教师有时也难以讲清。因此,我们利用CAI课件,将诗的内容转换为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如学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展示一位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的生动画面,让学生想象苏轼的面部表情、动作以及当时内心的活动,就会使学生的脑海中栩栩如生地再现一位具有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诗人形象,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目标,新课标要求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审美观和审美情绪的培养,逐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创美能力。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要在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因此,教学时巧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目观其形、耳闻其声,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如《黄河颂》一课,若单就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很难领会到黄河水声和形的难伟壮丽,教学时,可利用计算机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计算机动画片,加上配乐诗朗诵。这壮观的景象、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全神贯注地听朗读,尽情欣赏雄伟壮丽的黄河画面,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了强烈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里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学文、悟道、审美的三大功效。
(二)运用多媒体的文本功能,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是指审美者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有意识地对审美对象进行观察品味,从中获得美感和教育。语文教学中审美者为学生,审美对象为教材,教者应根据语文教材语句丰富、生动形象、词义多变、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运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章为什么美,美在何处。如在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一课,介绍祖国的过去和现在时,我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处理文学信息的独特功能,把这样两部分诗文采集祖国过去和现在的不同画面,让学生对比、分析、理解比喻句的作用,从而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句子描绘的优美、形象,从中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能使学生从中体验美、发现美、表达美,创造想象出一幅幅美的画面。
四、运用多媒体增强学生记忆力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电教手段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句的印象,增强记忆力。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课要求全文背诵,让学生按正常方式背诵,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有机使用《唐雎不辱使命》一课录像带,再由学生演出课本剧,使学生目睹具体的场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到一定程度,让学生试背,由于画面形象,声音传真,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学生便能很快地把这篇课文背出来。
总之,多媒体作用巨大,不仅能帮助语文教学提高效果,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素养中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真不愧是提效增质的良好工具。但在实践中我们也要注意,不可过渡依赖,要注意科学合理这个使用原则,才能让多媒体的作用更好的辅助于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郭佳,多媒体在培养学生语文鉴赏评价能力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