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杨 愚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小佛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学生学习主体这一思想的重要性,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配合教师讲解,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学习、思考、质疑、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不断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和提高历史修养。
多媒体教室又称为电子教室,是由传统的电子教室发展而来的,多媒体教室是由配备一台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投影仪和其他录放设备为一体的教室。多媒体教室能够把音频、视频、声音、图像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师生更好的服务。
1.多媒体运用在初中教学上的优势
1.1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
教师讲述是传统初中历史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一支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偶尔增加简单挂图就组成旧有历史教学全部形式,模式比较单一,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成为被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将传统教学模式予以打破。学生能够从大量的历史资料中寻找信息,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可以扩宽学生知识面,逐渐培养起学生探索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吸引学生注意,增强其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新思维的能力,将学生具有的潜能予以挖掘。
1.2能够增强教师专业素质
历史知识具有无限发现性和延伸性,初中历史教师的知识面一定要宽广,并不断研究和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但是历史知识不断变化、逐渐丰富,而教师更新知识的能力比较有限,经常感觉力不从心。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够让教师更加快捷的得到教学需要的历史资料和信息,进而增强教学效率和教师备课水平。
2.多媒体课件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应以详尽的教案为依据
在《中古时代的欧洲》课件制作前,通过精心地研究教材、大量地搜集资料以及耐心、细致地筛选,笔者首先编纂出了详尽的教案,将这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比作一部浩繁的史书,教材中天然的四个子目就化为史书的四则篇章,以此为主线,带领学生逐次展开对“骑士、教会、城市、拜占庭”四部分内容的学习。相应的,课件的主体也分为四个部分即“西欧?骑士篇、西欧?教会篇、西欧?城市篇、西欧?拜占庭”。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内容教授前,分别展现相应的幻灯片,有助于学生把握这堂课的总体框架和基本脉络,有助于知识整体性的构建。再如,在新课导入部分,教案设计为由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欧洲的相关知识后,在师生互动中引领学生回顾罗马帝国分裂的相关史实:师:让我们首先把时间定格在公元395年,那一年,辉煌一时的罗马帝国发生了怎样的沧桑巨变?生: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师:首都分别为什么?生:君士坦丁堡和罗马。师:此后,东西两个罗马沿着不同的轨迹前行,西罗马的命运如何?生:476年,在日耳曼人的入侵和本国人人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灭亡。师:此后,西欧步入了封建社会,即中世纪,也叫中古时代……根据这段文字,笔者设计了如下两张幻灯片,上面均绘有古代罗马地图。其中东西罗马的分界线,君士坦丁堡和罗马两座城市,以及“中古时代”字样和具体的起止年月,均在师生活动中依照相关语句经点击,以动画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在课堂上,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契合,表现为师生互动的水乳交融,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优化了教学效果。
3.多媒体课件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和,应给予学生以美的享受
首先,一套完整的课件,就整体布局而言,无论是模板的选择、色彩的搭配还是字体的式样都应体现和谐之美。本课四大篇章的模板式样保持一致,但是颜色有一定的区别,区别的依据在于相关内容所展现的主旨。比如,为了映衬中世纪教会的黑暗,这一部分内容的课件主色为暗灰色,因为中世纪城市争取自治的运动盛行,大街小巷流动着自由之风,这部分课件的主色便设定为明丽欢快的粉色,这样,随着相关学习内容的展开,学生感受到色彩传递给他们的情绪,无形中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至于每一张单独的幻灯片,除了所选择的文字、图片、音视频必须同所授内容契合外,整体的布局设计还应遵循简洁、清楚、美观的原则。所谓简洁,是指每张课件勿需太多的装饰,以防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谓清楚,就形式而言是指字体应该足够大,尽量不使用连笔字。选中的图画需经相应处理,以保证良好的清晰度。所谓美观,是指文字、图画等相对位置应有序、协调,彼此间的距离适宜。
4.结论
多媒体教学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应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要珍惜当代多媒体提供的便捷,但是我们也要认清自己,不能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做到有的放矢,制定出切合同学们的学习方法,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网络和书本知识,及时更新知识,综合利用传统媒体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多媒体教室又称为电子教室,是由传统的电子教室发展而来的,多媒体教室是由配备一台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投影仪和其他录放设备为一体的教室。多媒体教室能够把音频、视频、声音、图像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师生更好的服务。
1.多媒体运用在初中教学上的优势
1.1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
教师讲述是传统初中历史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一支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偶尔增加简单挂图就组成旧有历史教学全部形式,模式比较单一,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成为被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将传统教学模式予以打破。学生能够从大量的历史资料中寻找信息,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可以扩宽学生知识面,逐渐培养起学生探索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吸引学生注意,增强其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新思维的能力,将学生具有的潜能予以挖掘。
1.2能够增强教师专业素质
历史知识具有无限发现性和延伸性,初中历史教师的知识面一定要宽广,并不断研究和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但是历史知识不断变化、逐渐丰富,而教师更新知识的能力比较有限,经常感觉力不从心。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够让教师更加快捷的得到教学需要的历史资料和信息,进而增强教学效率和教师备课水平。
2.多媒体课件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应以详尽的教案为依据
在《中古时代的欧洲》课件制作前,通过精心地研究教材、大量地搜集资料以及耐心、细致地筛选,笔者首先编纂出了详尽的教案,将这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比作一部浩繁的史书,教材中天然的四个子目就化为史书的四则篇章,以此为主线,带领学生逐次展开对“骑士、教会、城市、拜占庭”四部分内容的学习。相应的,课件的主体也分为四个部分即“西欧?骑士篇、西欧?教会篇、西欧?城市篇、西欧?拜占庭”。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内容教授前,分别展现相应的幻灯片,有助于学生把握这堂课的总体框架和基本脉络,有助于知识整体性的构建。再如,在新课导入部分,教案设计为由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欧洲的相关知识后,在师生互动中引领学生回顾罗马帝国分裂的相关史实:师:让我们首先把时间定格在公元395年,那一年,辉煌一时的罗马帝国发生了怎样的沧桑巨变?生: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师:首都分别为什么?生:君士坦丁堡和罗马。师:此后,东西两个罗马沿着不同的轨迹前行,西罗马的命运如何?生:476年,在日耳曼人的入侵和本国人人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灭亡。师:此后,西欧步入了封建社会,即中世纪,也叫中古时代……根据这段文字,笔者设计了如下两张幻灯片,上面均绘有古代罗马地图。其中东西罗马的分界线,君士坦丁堡和罗马两座城市,以及“中古时代”字样和具体的起止年月,均在师生活动中依照相关语句经点击,以动画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在课堂上,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契合,表现为师生互动的水乳交融,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优化了教学效果。
3.多媒体课件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和,应给予学生以美的享受
首先,一套完整的课件,就整体布局而言,无论是模板的选择、色彩的搭配还是字体的式样都应体现和谐之美。本课四大篇章的模板式样保持一致,但是颜色有一定的区别,区别的依据在于相关内容所展现的主旨。比如,为了映衬中世纪教会的黑暗,这一部分内容的课件主色为暗灰色,因为中世纪城市争取自治的运动盛行,大街小巷流动着自由之风,这部分课件的主色便设定为明丽欢快的粉色,这样,随着相关学习内容的展开,学生感受到色彩传递给他们的情绪,无形中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至于每一张单独的幻灯片,除了所选择的文字、图片、音视频必须同所授内容契合外,整体的布局设计还应遵循简洁、清楚、美观的原则。所谓简洁,是指每张课件勿需太多的装饰,以防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谓清楚,就形式而言是指字体应该足够大,尽量不使用连笔字。选中的图画需经相应处理,以保证良好的清晰度。所谓美观,是指文字、图画等相对位置应有序、协调,彼此间的距离适宜。
4.结论
多媒体教学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应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要珍惜当代多媒体提供的便捷,但是我们也要认清自己,不能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做到有的放矢,制定出切合同学们的学习方法,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网络和书本知识,及时更新知识,综合利用传统媒体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