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如何指导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作者】 李素娟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小班的孩子很喜欢玩角色游戏,而娃娃家游戏是角色游戏的一种,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再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形象和活动,是培养幼儿交往兴趣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 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它是适合于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有着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可操作性。为了使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可以采取以下指导策略。
一、组织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进行游戏
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对于这一点,幼儿教师应该非常明确。为了调动幼儿做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尊重幼儿自由选择主题、情景、玩具、角色、游戏伙伴、评价自己的游戏。因此,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时,启发幼儿独立的提出游戏的主题、内容和规则等,让幼儿在一起商量游戏主题选择、角色的分配、规则的制定、材料的选择、环境的布置等。如果幼儿提出的意见有不足之处,指导教师应该以商量或转移的方式帮助他们完善不足之处,做到既不挫伤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也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指导教师还应该直接向幼儿提供参考和建议,但是不宜过多,甚至不能强迫幼儿接纳自己的观点,尊重幼儿的选择和意愿。
二、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角色游戏离不开想像和模仿,幼儿模仿和想像的素材来自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并运用到角色游戏中去,能够丰富角色游戏的主题、情节和内容,反之,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积累的经验也能对其适应生活、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作用。所以,一方面,教师要采用参观、讨论、阅读等多种方式丰富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促进游戏深入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及时发现、归纳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如在游戏中如何与同伴合作、如何大方自信地表演等,引导幼儿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使游戏的功能得到更充分地发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三、以角色身份介入游戏
以角色身份参与幼儿游戏,是教师指导角色游戏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可以扮演一个适宜的角色,如“娃娃家”的客人、“蛋糕店”的顾客、“小医院”的病人等,用角色的语言、动作等参与游戏,了解幼儿的想法和游戏的情况,还可以设置疑难情景,帮助幼儿扩展情节或者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以角色身份介入游戏,易于幼儿接受,也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把握指导时机
游戏时幼儿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中,自由且极具个性地表现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常常忘记周围人和事的存在。这时,教师要用一颗童心去欣赏孩子们的游戏,用一双专业者的眼睛去观察孩子们的游戏,了解孩子们的游戏情况,在最恰当的、孩子们最需要的时刻给以支持,否则对孩子们的游戏就是一种干扰。通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教师要把握好指导时机,适时介入。
1、在出现不安全因素时,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介入指导。幼儿如果使用危险物品进行游戏,或者在游戏时出现危险动作,都有可能受到伤害,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说明利害,确保幼儿的生命健康。
2、在幼儿兴趣减弱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指导。有的幼儿刚参与一个新游戏时,兴趣十足,但很快兴趣就减弱了,细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游戏玩法单调重复,孩子觉得没意思;二是孩子们不知道该怎么游戏了,游戏难以深入。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及时介入指导,激发幼儿进一步游戏的兴趣。
3、在幼儿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发生纠纷、寻求帮助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指导。如,“医院”里来了一位病人要求住院,可是没有床位了,医生让病人下次再住院,可是病人说病情严重,要立刻住院,否则很危险,大家都不知该如何解决……这就是教师介入的时机,协助幼儿解决问题,将游戏进行下去。
4、在出现不健康内容时,教师也要及时介入指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可以自由表达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体验和感受,因此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健康或不适合幼儿的内容,如打麻将、赌博、烧香拜佛等,教师应及时发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五、角色游戏结束时的指导
1、结束游戏
在游戏快要结束时,教师引导幼儿做好思想准备。用语言提醒幼儿,如“吃饭的时间到了,理发店下班了,”然后用简短的语言评价总结游戏,完成游戏的结束工作。还可以用一个固定的小游戏或歌曲结束游戏,或提前几分钟播放音乐,让幼儿做好游戏结束的准备工作。教师以角色的身份提醒幼儿“下班的时间到了,请各位病人将体温计拿出来,”并且帮助其他医生登记体温。
2、整理环境
游戏结束时教师鼓励、引导幼儿整理游戏材料、摆放游戏玩具、打扫游戏场地,以此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珍惜玩具的责任心,达到教育幼儿树立互帮互助,责任意识的教育目的。老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时要减少对幼儿的控制,做到仔细观察游戏过程,选择合适的身份和时机介入游戏中并及时的给予指导建议,从而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总之,角色游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采取适当的指导策略不仅能让幼儿获得强烈的游戏性体验,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还能增强幼儿的社会性意识,提高语言表达、合作、创新、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因此,教师应不断研究实践指导策略,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增强指导效果。
【关键词】 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它是适合于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有着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可操作性。为了使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可以采取以下指导策略。
一、组织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进行游戏
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对于这一点,幼儿教师应该非常明确。为了调动幼儿做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尊重幼儿自由选择主题、情景、玩具、角色、游戏伙伴、评价自己的游戏。因此,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时,启发幼儿独立的提出游戏的主题、内容和规则等,让幼儿在一起商量游戏主题选择、角色的分配、规则的制定、材料的选择、环境的布置等。如果幼儿提出的意见有不足之处,指导教师应该以商量或转移的方式帮助他们完善不足之处,做到既不挫伤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也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指导教师还应该直接向幼儿提供参考和建议,但是不宜过多,甚至不能强迫幼儿接纳自己的观点,尊重幼儿的选择和意愿。
二、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角色游戏离不开想像和模仿,幼儿模仿和想像的素材来自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并运用到角色游戏中去,能够丰富角色游戏的主题、情节和内容,反之,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积累的经验也能对其适应生活、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作用。所以,一方面,教师要采用参观、讨论、阅读等多种方式丰富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促进游戏深入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及时发现、归纳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如在游戏中如何与同伴合作、如何大方自信地表演等,引导幼儿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使游戏的功能得到更充分地发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三、以角色身份介入游戏
以角色身份参与幼儿游戏,是教师指导角色游戏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可以扮演一个适宜的角色,如“娃娃家”的客人、“蛋糕店”的顾客、“小医院”的病人等,用角色的语言、动作等参与游戏,了解幼儿的想法和游戏的情况,还可以设置疑难情景,帮助幼儿扩展情节或者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以角色身份介入游戏,易于幼儿接受,也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把握指导时机
游戏时幼儿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中,自由且极具个性地表现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常常忘记周围人和事的存在。这时,教师要用一颗童心去欣赏孩子们的游戏,用一双专业者的眼睛去观察孩子们的游戏,了解孩子们的游戏情况,在最恰当的、孩子们最需要的时刻给以支持,否则对孩子们的游戏就是一种干扰。通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教师要把握好指导时机,适时介入。
1、在出现不安全因素时,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介入指导。幼儿如果使用危险物品进行游戏,或者在游戏时出现危险动作,都有可能受到伤害,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说明利害,确保幼儿的生命健康。
2、在幼儿兴趣减弱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指导。有的幼儿刚参与一个新游戏时,兴趣十足,但很快兴趣就减弱了,细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游戏玩法单调重复,孩子觉得没意思;二是孩子们不知道该怎么游戏了,游戏难以深入。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及时介入指导,激发幼儿进一步游戏的兴趣。
3、在幼儿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发生纠纷、寻求帮助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指导。如,“医院”里来了一位病人要求住院,可是没有床位了,医生让病人下次再住院,可是病人说病情严重,要立刻住院,否则很危险,大家都不知该如何解决……这就是教师介入的时机,协助幼儿解决问题,将游戏进行下去。
4、在出现不健康内容时,教师也要及时介入指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可以自由表达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体验和感受,因此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健康或不适合幼儿的内容,如打麻将、赌博、烧香拜佛等,教师应及时发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五、角色游戏结束时的指导
1、结束游戏
在游戏快要结束时,教师引导幼儿做好思想准备。用语言提醒幼儿,如“吃饭的时间到了,理发店下班了,”然后用简短的语言评价总结游戏,完成游戏的结束工作。还可以用一个固定的小游戏或歌曲结束游戏,或提前几分钟播放音乐,让幼儿做好游戏结束的准备工作。教师以角色的身份提醒幼儿“下班的时间到了,请各位病人将体温计拿出来,”并且帮助其他医生登记体温。
2、整理环境
游戏结束时教师鼓励、引导幼儿整理游戏材料、摆放游戏玩具、打扫游戏场地,以此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珍惜玩具的责任心,达到教育幼儿树立互帮互助,责任意识的教育目的。老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时要减少对幼儿的控制,做到仔细观察游戏过程,选择合适的身份和时机介入游戏中并及时的给予指导建议,从而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总之,角色游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采取适当的指导策略不仅能让幼儿获得强烈的游戏性体验,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还能增强幼儿的社会性意识,提高语言表达、合作、创新、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因此,教师应不断研究实践指导策略,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增强指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