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让语文可以“快乐”些
【作者】 朱清桃
【机构】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振兴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年后,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可见,要使学生愿学、善学、乐学,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种快乐。在教学中,我有以下体会:
一、来一些幽默语言
就是借题发挥,不时给学生开开玩笑,讲讲笑话,说说故事。我的课一般不会没有笑声。我上课总是微笑面对学生,我个人认为:不时让学生笑,特别是下午的课,有助于学生提神醒脑,有助于在轻松、宽心的情境中学习。
有一次上课,看见第一组有个学生跟第三组同学在挤眉弄眼,还互相打招呼,我马上送给他一句:“忙着给谁打电话呢?再打也要也顾学习呀!”评讲练习时,也时常引用一些流行语,如:“ 这道题我已经讲了N遍了,怎么还错?”比如学生回答对了问题时,我除了兴奋地说:“对,好,太好了,非常棒,精彩极了!你的见解很独到,你的知识很渊博。”等等外,还会一本正经地说:“难道你的回答不是正确的吗?”或者神秘莫测地说:“ 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反义词。”或者假装生气地说:“谁敢说这个答案是正确的,那他就猜对了。”学生虚惊一场后,马上爆发出一阵笑声。那些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的同学则感到莫名其妙,心想:他们在笑什么呢?看来我也应该认真听讲,享受其中的乐趣了。
二、插一些美的名言、诗句
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我经常在导课、授课或者小结的时候,恰当地穿插一些名言警句和精美的文学性的语言。这些美丽的文学性句子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如淋春雨。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妙处。我要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一次愉快开心的旅游,精彩的课文内容犹如名胜古迹,语文老师就是最好的导游。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欣赏语文的精彩魅力,穿插一些精美的解说就显得很重要了。这些精彩解说既能激发学生爱好文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还能起到良好的写作示范作用,可谓是一举多得。
例如:我在教学诗歌《行路难》的时候,在开头我设计了简洁而美丽的导语:“李杜诗篇万口”,可见李白的诗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同学们喜欢李白的哪些诗句呢?李白的诗歌中既有“笔落惊风雨,诗歌泣鬼神”的气势”,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所以杜甫称赞李白的诗歌是“白也诗无敌,飘然卓不群”。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名篇《行路难》。这样文学性的导语,既概括了李白诗歌的特点又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象一块磁铁一样深深吸引了孩子们。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兴趣很浓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又比如在讲《行路难》这节课的说话训练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练习:“李白,我想对你说-”。教师首先做出示范:李白,我想对你说:青山碧水,是你灵魂的栖所;九宵青云,是你翱翔的长天;大江奔流,是你不尽的豪情;清风朗月,是你可诉的知音。你绣口一开,就是鸿篇巨制;你傲骨一挺,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你长袖一甩,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之挂云帆济沧海” 。可叹你“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可敬你“踏遍青山情不老,笑傲风云诗更狂”,所以我要对你说:“李白,我爱你!”。在老师激情的精彩示范下,学生深深得到感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于是在接下来的说话练习中,同学们的回答精彩不断,好戏连台,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恰当的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文学性语言,要求教师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在平常的学习中首先自己要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才会信手拈来,才会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美,欣赏语言美,享受语言美,创造语言美。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用一点真心的小评价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故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师给予学生的评价显得尤其重要。让孩子们在老师的评价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教学《春笋》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并把自己喜爱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当一个学生读第一段第二句话“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时,把“冲破”、“掀翻”读得很响亮,在读“冒”这个字时,身体甚至做了个向上钻出来的动作。全班同学看到他这样朗读课文,一个个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做起动作来。看到这情形,我马上微笑地说:“从同学们跃跃欲试的动作中说明你读得很不错,你读出了春笋那股顽强向上的精神。感谢你为大家做了个这么好的示范,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大家在读这句话时肯定能读得更好!”于是在这个学生的带领下,一个个“春笋”们都生机勃勃的从地里“冒”了出来。另一个同学读“一节,一节,又一节。”这句话时,用手从下到上一次一次的指着。我翘起大拇指说:“听了你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竹林,春笋们正在你追我赶的生长着,哎呀,你的朗读真是太棒了!”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文本有着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在入学时是带来渴求知识的火花的,但是这点火花很快就熄灭了,而产生了教学上最凶恶、最可怕的敌人——儿童对学习的冷漠态度。”所以,在孩子阅读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给予正面性的评价,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的这份用心的呵护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说文本是学生精神得意寄托与憩息的殿堂,那么课堂就应该是学生施展才智的乐园。在乐园里,身为教师就一定要用我们的真心让学生笑得更甜,读得更美,让学生的心灵沐浴春风,其乐融融,努力使学生能把读书当成一件好玩的事。
四、添一些多元化作业
成功是最大的快乐,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快乐的关键。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盖茨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的努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其次,要多创设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提问和练习,布置弹性作业。如:有的学生概括能力强,可让他做总结性发言;有的学生习题做得又快又好,可让他来进行经验介绍,有的学生学习又困难,我就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上台做练习时,也挑容易的让他们做……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使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每堂课都有新的收获,从而更加喜欢学习。
五、设一个收获快乐平台
“春播种、夏培育、求收获。”这是农民种庄稼的流程。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种庄稼一样,由开始的懂得学习是一种快乐到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只有这两个过程还不够,还需要有“收获快乐”来总结为了让学生收获快乐,我经常搭建平台。比如学完一课,我会有的放矢地提几个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这节课的收获。如果学生回答得好,就有奖励。有时奖励他们一个有趣的或寓意深刻的故事。有时奖励他们一段笑话,有时奖励小红花,有时奖励一节读书看报课,有时甚至提前几分钟下课,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的同时产生一种自信感,在以前后的学习中会更加努力!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让课堂插上“快乐”的翅膀,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体验童年的欢乐与幸福。
一、来一些幽默语言
就是借题发挥,不时给学生开开玩笑,讲讲笑话,说说故事。我的课一般不会没有笑声。我上课总是微笑面对学生,我个人认为:不时让学生笑,特别是下午的课,有助于学生提神醒脑,有助于在轻松、宽心的情境中学习。
有一次上课,看见第一组有个学生跟第三组同学在挤眉弄眼,还互相打招呼,我马上送给他一句:“忙着给谁打电话呢?再打也要也顾学习呀!”评讲练习时,也时常引用一些流行语,如:“ 这道题我已经讲了N遍了,怎么还错?”比如学生回答对了问题时,我除了兴奋地说:“对,好,太好了,非常棒,精彩极了!你的见解很独到,你的知识很渊博。”等等外,还会一本正经地说:“难道你的回答不是正确的吗?”或者神秘莫测地说:“ 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反义词。”或者假装生气地说:“谁敢说这个答案是正确的,那他就猜对了。”学生虚惊一场后,马上爆发出一阵笑声。那些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的同学则感到莫名其妙,心想:他们在笑什么呢?看来我也应该认真听讲,享受其中的乐趣了。
二、插一些美的名言、诗句
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我经常在导课、授课或者小结的时候,恰当地穿插一些名言警句和精美的文学性的语言。这些美丽的文学性句子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如淋春雨。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妙处。我要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一次愉快开心的旅游,精彩的课文内容犹如名胜古迹,语文老师就是最好的导游。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欣赏语文的精彩魅力,穿插一些精美的解说就显得很重要了。这些精彩解说既能激发学生爱好文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还能起到良好的写作示范作用,可谓是一举多得。
例如:我在教学诗歌《行路难》的时候,在开头我设计了简洁而美丽的导语:“李杜诗篇万口”,可见李白的诗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同学们喜欢李白的哪些诗句呢?李白的诗歌中既有“笔落惊风雨,诗歌泣鬼神”的气势”,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所以杜甫称赞李白的诗歌是“白也诗无敌,飘然卓不群”。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名篇《行路难》。这样文学性的导语,既概括了李白诗歌的特点又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象一块磁铁一样深深吸引了孩子们。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兴趣很浓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又比如在讲《行路难》这节课的说话训练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练习:“李白,我想对你说-”。教师首先做出示范:李白,我想对你说:青山碧水,是你灵魂的栖所;九宵青云,是你翱翔的长天;大江奔流,是你不尽的豪情;清风朗月,是你可诉的知音。你绣口一开,就是鸿篇巨制;你傲骨一挺,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你长袖一甩,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之挂云帆济沧海” 。可叹你“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可敬你“踏遍青山情不老,笑傲风云诗更狂”,所以我要对你说:“李白,我爱你!”。在老师激情的精彩示范下,学生深深得到感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于是在接下来的说话练习中,同学们的回答精彩不断,好戏连台,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恰当的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文学性语言,要求教师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在平常的学习中首先自己要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才会信手拈来,才会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美,欣赏语言美,享受语言美,创造语言美。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用一点真心的小评价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故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师给予学生的评价显得尤其重要。让孩子们在老师的评价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教学《春笋》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并把自己喜爱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当一个学生读第一段第二句话“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时,把“冲破”、“掀翻”读得很响亮,在读“冒”这个字时,身体甚至做了个向上钻出来的动作。全班同学看到他这样朗读课文,一个个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做起动作来。看到这情形,我马上微笑地说:“从同学们跃跃欲试的动作中说明你读得很不错,你读出了春笋那股顽强向上的精神。感谢你为大家做了个这么好的示范,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大家在读这句话时肯定能读得更好!”于是在这个学生的带领下,一个个“春笋”们都生机勃勃的从地里“冒”了出来。另一个同学读“一节,一节,又一节。”这句话时,用手从下到上一次一次的指着。我翘起大拇指说:“听了你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竹林,春笋们正在你追我赶的生长着,哎呀,你的朗读真是太棒了!”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文本有着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在入学时是带来渴求知识的火花的,但是这点火花很快就熄灭了,而产生了教学上最凶恶、最可怕的敌人——儿童对学习的冷漠态度。”所以,在孩子阅读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给予正面性的评价,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的这份用心的呵护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说文本是学生精神得意寄托与憩息的殿堂,那么课堂就应该是学生施展才智的乐园。在乐园里,身为教师就一定要用我们的真心让学生笑得更甜,读得更美,让学生的心灵沐浴春风,其乐融融,努力使学生能把读书当成一件好玩的事。
四、添一些多元化作业
成功是最大的快乐,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快乐的关键。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盖茨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的努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其次,要多创设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提问和练习,布置弹性作业。如:有的学生概括能力强,可让他做总结性发言;有的学生习题做得又快又好,可让他来进行经验介绍,有的学生学习又困难,我就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上台做练习时,也挑容易的让他们做……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使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每堂课都有新的收获,从而更加喜欢学习。
五、设一个收获快乐平台
“春播种、夏培育、求收获。”这是农民种庄稼的流程。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种庄稼一样,由开始的懂得学习是一种快乐到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只有这两个过程还不够,还需要有“收获快乐”来总结为了让学生收获快乐,我经常搭建平台。比如学完一课,我会有的放矢地提几个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这节课的收获。如果学生回答得好,就有奖励。有时奖励他们一个有趣的或寓意深刻的故事。有时奖励他们一段笑话,有时奖励小红花,有时奖励一节读书看报课,有时甚至提前几分钟下课,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的同时产生一种自信感,在以前后的学习中会更加努力!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让课堂插上“快乐”的翅膀,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体验童年的欢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