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探寻

【作者】 易 华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鼓匠乡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加强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培养是我们充分发挥他们主体性的前提。教学中,我们应创新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学生兴趣激发,使之乐于科学学习。
  【关键词】 小学科学;学习兴趣;培养

  小学科学是一门复杂的综合学科, 它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知识, 但是小学科学又是充满神秘色彩和趣味的学科, 神奇的大自然尽显其中, 给学生带来了诸多全新的体验。应该说,这样的学科教学,能够让学生兴趣倍增,有强烈的探究欲。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这样强调动手操作学习的学科并不感兴趣,还没有其他学科那样学得得心应手。原因就在于,我们很多学生也习惯于被灌式接收,没有主体学习意识,就善长于“背科学”,以应付考试。当然,学生这种学习习惯与我们教师“教以应试”取向是分不开的,是我们亲手“培养”出来的,我们很多教师为了考出好成绩,把科学知识要点单列出来并打印成册,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教学,学生怎能有学习兴趣?在全面践新课标,倡导学生主体性的今天,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科学学习,就成为我们科学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结合多年小学科学教学,谈谈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途径。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教学中,我们应抓住兴趣与情感之间的密切联系——往往是学生对那个老师有感情,就对那个老师教的课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科学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让他们爱屋及乌。首先,教学时,把微笑带进课堂,做到教态亲切、说话和蔼、辅导耐心,让学生倍感亲切。其次是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和挫折,不随意批评学生,更不能挖苦讽刺学生,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还应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并和他们一起去实践科学作业。特别是课外活动中,我们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实践难题,如帮助学生做“土电话”、电动船等。有一次,一个学生做风筝,他的风筝虽然做出来了,但飞不起来,我就和他一起分析其中的原因,帮助他改进。由于师生感情融洽,学生愿意把老师看做朋友,不仅使原来学习兴趣浓的学生能持续下来,而且也带动了原来学习兴趣不够浓的一些同学,也积极地参加了课外的科学研究活动。因此,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持久兴趣。
  二、灵活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学习新颖有趣的前提,也是我们激发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要求。因为,教学方式决定了授课知识将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也决定了学生是否可以高效吸收所学习的科学知识, 这对于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来说非常重要。科学课程中虽然有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 但更多的是有趣的故事和实验, 学生本应该在快乐中完成科学的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一些学生并不喜欢上科学课, 他们有的抱怨科学知识太难懂了, 根本想象不出来;有的学生抱怨教学的形式太古板, 接受起来非常困难;更有的学生直接表示出对科学学习的反感, 可见这门神秘有趣的课程却带给学生如此不堪的感受, 实在是教师教学的失误。我认为在新时期教学中, 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方式, 以全新的面貌来呈现学科知识, 让学生爱上科学, 爱上探索。
  比如,在教学到“液体混合前后体积变化”有关内容时, 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两种液体混合后体积会小于混合前两种液体体积的和。”我想学生一定不会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感兴趣吧。其中涉及到的密度等较为抽象的问题也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这时, 教师不妨换一种教学形式, 以“激疑”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去主动探究和学习。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一个问题:“同学们, 老师现在手里有100毫升的水和100毫升的酒精, 你们猜一猜如果将这两种液体融合在一起, 会有几百毫升呢?记住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哦。”虽然教师一再提醒学生不能用数学思维来解答这个问题, 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还是会认为答案应该是200毫升, 在学生肯定的眼神中, 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分别装有100毫升水和酒精的烧杯倒进同一个大烧杯中, 然后将液体充分摇匀, 奇迹出现了, 大烧杯中的刻度并没有到200毫升, 学生表示不敢相信, 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再尝试一遍, 结果还是出奇的一致。这样教学,学生兴趣就会大增,在惊奇中感受到科学知识的无限魅力。
  三、搭建实践活动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平台,更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以科学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展动手探究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传统教学由于受条件、模式影响,很多课堂都是讲得多,学生自主实践的少。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于是就出现了昏昏欲睡的现象,对科学课没有多少激情。现行的科学教材是以科学活动为途径,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探究。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制订简单实验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来感受科学知识和参与科学研究带给他们的快乐。为了让孩子喜欢科学和乐于探究,如精选活动内容和联系我们农村小学的实际,如和孩子们一起养小猫、养小兔、种花、采落叶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孩子们更加喜欢科学课了。他们不但学到了书本的知识,而且联系到了生活的实际,这样就更喜爱科学研究,情感也得到了熏陶。
  总之,要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就需要我们创新教学策略,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灵活课堂教学方法,搭建实践平台等方式来进行,从而让学生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杨玉富,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
  [2]罗声堂,怎样培养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J].小学科学,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