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策略

【作者】 田 武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坪滩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借助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为了有效促进初中体育教学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成效,不少教师采取了一些举措,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着眼于这一主题,本文从初中体育教学入手,分析和探讨了初中生个性发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个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重要时期,保持身心健康,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学校进行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让学生能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活动
  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只有他们有了较强的内在的学习主动性,才能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好地体现出教学的目标需要,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设想变成现实。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来说,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落后观念,要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在课堂之上既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又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自己与课程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课堂规则的制订也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加入进来,学生能够参与到课程规则规范的制订过程中,他们在遵守这些规范的时候也会更加自觉。
  所以,当教师建立了开展个性化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后,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就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点。同时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面也要紧随其后,既要关注学生最终的考评成绩,更要关注到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尤其要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发现他们在思想上出现的一些波动,尤其当发现他们出现一些消极情绪的时候,要及时干预,让学生能够理性地看待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能够从完善的角度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自己的现有水平。理论考试除口头进行外,也可以举行体育知识竞赛,如体育基础知识、卫生保健常识问答,教师可以根据竞赛的成绩进行打分。基本技术、技能考试也可多提供几个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
  二、实行有效激励,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众所周知,女生不喜欢体育课的数量比较多,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实行有效激励,激发全体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构建学生个性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体育老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差异并给予不同的支持。就拿七年级的第五章《田径》教学来说,体育老师在开展准备活动时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为基础划分为两个小组,一组同学进行蛇形慢跑准备活动,一组同学进行高抬腿准备活动,两组同学进行小比拼,先完成准备活动的一组获得选择球类游戏的资格,调动男生和女生都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例如,体育老师在进行足球课的教学时,一些女生甚至是部分男生对足球的兴趣不高,可以组织学生们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健美操、篮球活动,让学生以个人兴趣为基础组织体育活动。
  三、引进新课内容,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
  大部分初一学生是热爱体育课且期待体育课的,这门课程和其他以教室内教学为主不同,其教学平台就是户外活动的场所,理论知识讲解少于课外活动时间。但经教学实践发现,在操场、篮球场和足球场这种较大的场地影响下,一些学生犹如刚刚被放飞的“小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思绪也比较混乱。为有效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老师要从课堂导入环节着手,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兴趣。首先,体育老师要注重对一些不爱运动的学生的引导,提升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次,体育老师要做好对新知识的导入,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为开场白,探讨各种体育赛事新闻,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例如,在和学生讲解百米冲刺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在导入环节讲解中国骄傲,讲最近的赛事状况以及他保持的亚洲纪录,或者可以讲解世界飞人博尔特的传奇故事,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播放让人血脉偾张的百米冲刺视频,让学生深深陷入本节课的教学当中,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实践练习。
  四、创新教学方式,延续学生的个性发展
  现阶段的初中體育教学中,因课程时间、教学场地和设施等多方面的限制,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极为散漫。为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初中体育老师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与其他老师交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着手,用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推动初中体育发展。七年级的体育教材中包含的运动项目是多样的,除了有一些基础田径类和球类运动项目之外,还有健美操、武术等等柔和的项目,体育老师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学生在某一项目的才能,激发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增强认识,以此促进其更加广泛的个性发展。
  五、科学训练安排,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
  体育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一学期的课时也比较短,大部分学生难以在课堂时间完全掌握某一项目的运动技能,这也是影响学生对运动兴趣的因素之一。基于此,体育老师要在注重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学生运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的意识,引导学生保持对体育活动的激情,养成随时锻炼的意识。就拿篮球技能的学习来说,体育老师可以用NBA中的球星科比、詹姆斯和库里等人传递体育精神,让学生在热爱篮球的同时也能在课余时间练习篮球,或者利用课余时间自主组织小型的篮球比赛,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体育老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小型的投篮比赛,让学生在游戏活动里掌握篮球技能,学会投篮的同时学会传球助攻,构建学生的大局意识,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素质教育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教师要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出发,在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给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多的自由,让学生合理地处理好自己与集体的关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收获更好的成绩,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更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