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作者】 李碧兰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李渡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课程标准》反映的正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国家对课外阅读增加量与提高质的要求。阅读应该成为学生终身的习惯。小学正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课外阅读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关注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时,也应当注重课外阅读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外阅读的设计和优化,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积极快乐地进行课外阅读。故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优化策略进行探究。
一、营造氛围,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对于孩子来说,读书是需要氛围的。没有浓厚的读书氛围,贪玩好动的小学生是很难培养起捧卷阅读的兴趣的。如何营造氛围,让校园弥漫书香气,是课题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课题之初,我校举办了以“书香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师生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在师生中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其次,在“红领巾广播”中设置“书香心语”。开辟宣传栏,以班级为单位选送名人读书故事、好书推荐、读书随想等方面的稿件及作品,让“多读书,读好书”的观念深入每个孩子的心灵。第二建设校园文化。学校提出了“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的总口号,随后,各班也都设计了自己的读书口号,张贴于各教室的醒目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声朗朗,伴我成长”……一句句口号鼓舞人心。各班还设立了图书角,号召每个学生参与“存二读百”活动,班级书柜里图书琳琅满目,每个书柜都设计了自己响亮而动人的名字,“知识屋”“智慧泉”、“书香阁”、“金钥匙”、……每个书柜的名字都意蕴深刻,饱含着浓浓的书香,充分显示了小书柜的大作用。“好书推荐台”,“每月新书排行榜”、“好书大家读”、“让我告诉你”等主题的阅读专栏也在每个班学习园地中闪亮登场。第三、引导家庭文化。我们利用一切机会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通过发家长报、编印相关材料等形式,将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信息传递给家庭。在家长会上,我们大力宣讲课外阅读的意义,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坚持每天半小时左右的课外阅读。
二、如何创造条件,促进课外阅读
1、首先要拓宽渠道,丰富书源。为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学校开展“存二读百”活动,号召学生将个人书籍暂时存放在班里,建立班级图书角。各班对图书角进行美化,让图书角变成班级最温馨的一个活动场所。教师组织学生对图书角的所有图书、杂志登记造册,统一管理,设立了班级图书管理员,保证图书借阅的有序实施。此外还建立了班级虚拟图书馆,统一印发表格,登记学生家中现有藏书,作为班级虚拟图书馆的藏书目录,平时学生之间通过查阅可互相交换图书。另外,采用“流动图书箱”的方法,实现班级之间的互借图书。2、建好图书室。学校注意图书资料的及时更新,要求各班一学期进室阅读不少于8次,并可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向学校借阅图书。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油田大型图书馆的藏书资源,组织学生到馆阅览。和油田各书店取得联系,获取新书信息,及时向学生推荐。3、搭建家庭“小书架”。为了营造家庭读书氛围,我们开展“搭建家庭小书架”活动,号召全校学生和家长一起在家中选定地方,一起设计、布置读书角。对家长的购书行动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孩子们的“小书架”朝着多科目、多类型且又不乏个人特色的方向发展。四、引导网络阅读。教师利用网络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向学生推荐阅读站点、利用集团网页组织学生在微机室进行电子阅读、网上阅读,使学生的阅读量得到最大限度地扩展。
三、开展阅读活动,优化阅读体验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具有一定的形式感,可以让学生在思想上提起一定的重视。所以,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外活动时应当注重学生的体验,从知识性、丰富性和趣味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精心挑选阅读内容,设计阅读流程,让学生能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理进行课外阅读,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展示机会,切实优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和《猴王出世》这一单元的教学结束后,学生对古人和名著中的人物非常感兴趣,基于此,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课外阅读活动。具体来说,我让学生选择一个与本单元相关或者自己之前特别感兴趣的历史人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来了解这个人物的一生,最后用人物简历的形式给这个人物进行书面介绍。这个课外阅读活动的亮点在于最后的人物简历设计和书写,学生对此很用心,有学生专门打印了历史人物的二寸图片粘在简历上。在活动结束后,我特意在教室中做了一个简历展示墙,将优秀的人物简历进行展示,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和创新。通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学生会越来越喜欢课外阅读。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的选择性和自由性相对较高,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学到很多语文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对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当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进行课外阅读的优化。
一、营造氛围,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对于孩子来说,读书是需要氛围的。没有浓厚的读书氛围,贪玩好动的小学生是很难培养起捧卷阅读的兴趣的。如何营造氛围,让校园弥漫书香气,是课题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课题之初,我校举办了以“书香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师生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在师生中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其次,在“红领巾广播”中设置“书香心语”。开辟宣传栏,以班级为单位选送名人读书故事、好书推荐、读书随想等方面的稿件及作品,让“多读书,读好书”的观念深入每个孩子的心灵。第二建设校园文化。学校提出了“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的总口号,随后,各班也都设计了自己的读书口号,张贴于各教室的醒目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声朗朗,伴我成长”……一句句口号鼓舞人心。各班还设立了图书角,号召每个学生参与“存二读百”活动,班级书柜里图书琳琅满目,每个书柜都设计了自己响亮而动人的名字,“知识屋”“智慧泉”、“书香阁”、“金钥匙”、……每个书柜的名字都意蕴深刻,饱含着浓浓的书香,充分显示了小书柜的大作用。“好书推荐台”,“每月新书排行榜”、“好书大家读”、“让我告诉你”等主题的阅读专栏也在每个班学习园地中闪亮登场。第三、引导家庭文化。我们利用一切机会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通过发家长报、编印相关材料等形式,将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信息传递给家庭。在家长会上,我们大力宣讲课外阅读的意义,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坚持每天半小时左右的课外阅读。
二、如何创造条件,促进课外阅读
1、首先要拓宽渠道,丰富书源。为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学校开展“存二读百”活动,号召学生将个人书籍暂时存放在班里,建立班级图书角。各班对图书角进行美化,让图书角变成班级最温馨的一个活动场所。教师组织学生对图书角的所有图书、杂志登记造册,统一管理,设立了班级图书管理员,保证图书借阅的有序实施。此外还建立了班级虚拟图书馆,统一印发表格,登记学生家中现有藏书,作为班级虚拟图书馆的藏书目录,平时学生之间通过查阅可互相交换图书。另外,采用“流动图书箱”的方法,实现班级之间的互借图书。2、建好图书室。学校注意图书资料的及时更新,要求各班一学期进室阅读不少于8次,并可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向学校借阅图书。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油田大型图书馆的藏书资源,组织学生到馆阅览。和油田各书店取得联系,获取新书信息,及时向学生推荐。3、搭建家庭“小书架”。为了营造家庭读书氛围,我们开展“搭建家庭小书架”活动,号召全校学生和家长一起在家中选定地方,一起设计、布置读书角。对家长的购书行动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孩子们的“小书架”朝着多科目、多类型且又不乏个人特色的方向发展。四、引导网络阅读。教师利用网络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向学生推荐阅读站点、利用集团网页组织学生在微机室进行电子阅读、网上阅读,使学生的阅读量得到最大限度地扩展。
三、开展阅读活动,优化阅读体验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具有一定的形式感,可以让学生在思想上提起一定的重视。所以,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外活动时应当注重学生的体验,从知识性、丰富性和趣味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精心挑选阅读内容,设计阅读流程,让学生能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理进行课外阅读,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展示机会,切实优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和《猴王出世》这一单元的教学结束后,学生对古人和名著中的人物非常感兴趣,基于此,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课外阅读活动。具体来说,我让学生选择一个与本单元相关或者自己之前特别感兴趣的历史人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来了解这个人物的一生,最后用人物简历的形式给这个人物进行书面介绍。这个课外阅读活动的亮点在于最后的人物简历设计和书写,学生对此很用心,有学生专门打印了历史人物的二寸图片粘在简历上。在活动结束后,我特意在教室中做了一个简历展示墙,将优秀的人物简历进行展示,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和创新。通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学生会越来越喜欢课外阅读。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的选择性和自由性相对较高,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学到很多语文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对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当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进行课外阅读的优化。